第四章《德意志意识形态》本书写于1845-1846年,直到俄国十月革命后才全文出版。本书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唯心史观,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卡尔·马克思弗雷德里希·恩格斯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概述了本书的基本观点,是该书的导论。1、创作过程“1845年秋天,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决定共同写这部著作,而真正开始写作是在1845年9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工作于1846年夏初就基本结束了。这时,第一卷的大部分,即批判鲍威尔、施蒂纳的观点的各章(“莱比锡宗教会议”),以及第二卷的大部分都巳脱稿。只有第一卷的第一部分(对费尔巴哈观点的批判)的写作工作,直到1846年下半年还在继续,而且也没有完成”(马恩全集(3),第695页题注)。一写作背景2、全书结构(1)分作两卷八章。第一卷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思辨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在批判过程中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第二卷集中批判了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及其哲学基础,即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论。(2)第一卷由一篇序言和三章书构成。序言简略地谈了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目的。三章:《费尔巴哈》、《圣布鲁诺》(批判布鲁诺·鲍威尔)、《圣麦克斯》(批判麦克斯·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章的标题是《费尔巴哈》,副标题是《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根据巴加图里亚考证,这个标题是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清理这份遗稿时加上去的。首先,这章书虽然也批判了包括其他青年黑格尔分予在内的整个德国哲学,但主要是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其次,批判历史唯心主义,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贯穿这一章始终。这一章是全书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它在全书中实际起着总导论的作用。理解这一章,就可以大体把握住全书的基本点。二内容分析本节共25段,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第一次明确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费尔巴哈》中第一节1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及其批判的实质。(1-5段)青年黑格尔派仍然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从来没有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面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仍把观念作为世界的决定者和创造者,认为只要改变或消除错误观念,世界就会改变;青年黑格尔派与老年黑格尔派都是精神的东西决定物质的东西,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青年黑格尔派脱离现实,在“纯粹的思想领域”活动。2人类历史的前提(教材1-5段,原文6-10段)(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前提:1)它是现实前提,只有想象才能撇开;2)它是纯粹经验的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3)它的内容: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创造的。(2)第一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一个肯定性的存在是个人的肉体及个人与其他自然的联系,包括生理特性、自然环境等。任何历史记载,任何理论都应当从人的自然基础及其在历史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开始。(3)生产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很多,如宗教、意识等,但是,人们一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就开始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1)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是由人的肉体决定;2)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个人的生活资料与物质生活的关系,物质生活是一个更高的概念)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个人=个人生活=个人生产——(取决于物质条件)(4)决定人们生产方式的因素:首先,人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产资料本身的特性;其次,个人肉体再生产是一个原因;第三,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活动方式——即生活方式,表现自己生活的方式。(5)生产与人口增长、交往、交往形式的关系;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而生产本身是由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11-13段)“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生产力与分工密切联系:分工是生产力是否发达的最显著的标志;分工与所有制密切联系: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3所有制的几种不同形式(14-20段)把资本主义以前的人类社会划分为三种所有制形式;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描述不够准确。4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教材6-10段,原文21-26段)(1)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现实中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着手进行论证);(3)新方法不同于德国哲学。批判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理论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4)新方法在于描绘出现实个人的能动生活过程。强调这种考察方法的前提是现实的、可以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唯物史观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为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方便;(二)《费尔巴哈》中第二节共30段说明他们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并进一步批评青年黑格尔派(包括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1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教材、原文的第1段);批评鲍威尔认为改变词句就能改变现实;马克思并不否定思想的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在费尔巴哈那里,唯物主义与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教材第2,3段,原文2-5段);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的论断;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把人看做“一般人”,即抽象的人;看不到现实历史的变化;费尔巴哈脱离了社会现实,仅仅把人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自然界不是自在世界,而是人们改造的自然界;“自然界和社会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发生改变和变化”;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总评价:“历史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之外”。3、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教材4-8段,原文6-10段)5个基本因素(1)人的基本需要和生产,它构成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及其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需要和再生产。(3)人自身的再生产,指人繁衍及家庭关系。(4)生产活动所结成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5)意识。意识最初并非独立的东西,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组成要素。“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是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依然是这种产物。”(马克思与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4——35页。)4、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教材9-14段,原文11-16段)分工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矛盾的发展——分工发展引起生产力、社会状况、意识之间的矛盾;分工导致私有制产生,导致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尖锐冲突;分工产生了国家,国家表面上维护社会利益,实际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分工存在着,人与社会的“对立”就存在着;5、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教材16-17段,原文17-19段)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给定的理想状态,而是一种变革现实、使现存革命化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的任务:作为一种现实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实质是要根本消灭阶级对立和私有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阶级对立和私有制,则必须扬弃异化、消灭分工。6、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20-22段)“市民社会”是构成国家、观念的基础;从“市民社会”可以看到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观念的变革在于现实的变革;社会变革源于一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群众觉悟7、历史——各个世代的依次更替和向世界历史的转变(23-25段)批评“目的论”,肯定历史是一个自然进程;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日益受到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8、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革命(教材第18段,原文第26段)共产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革命;9、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教材19段,原文第27段)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而不是相反;(2)历史的动力、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3)不只是认为人创造环境,而且坚持环境也创造人;(4)重视革命群众在历史变革中的决定作用;10、对过去历史观,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历史观的批评(28-30段)旧历史观的根本缺陷:忽视或脱离现实生活的生产来描述描述历史;青年黑格尔派只把历史看作是纯粹的思想发展史;鲍威尔:“批判和批判者创造历史”;批评费尔巴哈,“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类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三)《费尔巴哈》第三节共10段。论述社会意识产生发展的规律性。1、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物质关系的反映2、统治阶级内部成员在观念上存在分歧,但根本观念一致3、革命思想的出现以革命阶级存在为前提4、“思想独立化”具有必然性5、“思想独立化”是唯心史观的根源(四)《费尔巴哈》第四节大致有59段。介绍了唯物史观若干原理。1、两种生产工具的差异及对社会关系影响的比较(1-2段)自然形成的工具(如耕地、水、气候等)与文明创造的工具2、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3-29段)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与条件:城乡分离、无产阶级、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3、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0-31段)4、个人与阶级的关系以及个人和共同体的关系(32-43段)个人隶属于阶级“个性是由非常明确的阶级关系所决定和规定的”;只能在共同体中才有个人自由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从前各个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对于被统治阶级而言,“不仅是完全虚幻的”,“而且是新的桎梏”。5、共产主义的特点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44-47段)必然性:旧交往形式被新交往形式所取代的规律;6、征服和占领与历史发展(48-50段)“占领的性质是受占领的对象所制约的。”7、只有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占有生产力的总和,消灭私有制和雇佣劳动(51-59段)8、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共5段)所有制关系是现实基础。扬弃异化和消灭分工的宗旨是恢复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点。“在共产主义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38页。)三、历史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巨着。这部巨著不仅全面制定和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策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而且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方法论基础,甚至对社会历史科学其他领域的许多重要问题也有精辟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