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绪,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建立的社会性感情连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一)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贝1969)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母亲有偏爱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3岁):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出现分离焦虑和怯生4.目标调整的参与期(2、3岁以后):与依恋对象的距离逐渐加大。鲍尔比(二)母婴依恋的类型艾恩斯沃斯:“陌生情境技术”(1978年):10—24个月儿童。一间不熟悉的观察室,室内划分为三块(品字形),椅子和玩具,儿童、母亲和陌生人。艾斯沃斯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依恋(占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2、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当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3、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第二节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交往是儿童走向社会化,纠正自我为中心的重要渠道。一、同伴的作用1、同伴是强化物2、同伴是范型3、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4、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5、同伴是社会化动因二、婴儿早期的同伴交往缪勒和白莱纳(1977)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分为三个阶段:(一)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个月—1周岁):单向社交;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2.简单互动时期(1周岁—2周岁)婴儿之间有了直接接触;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进行观察模仿3.互补性交往时期:2岁后单独游戏→社会性游戏(婴儿间合作的游戏、互补或互惠的行为)四、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赛尔曼把儿童友谊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3~7岁),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明显的功利性(“新疆枣”)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互诉秘密;强烈排他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友谊稳固。五、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赛尔曼“两难故事”:“霍莉爬树救小猫”赛尔曼把儿童角色采择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O是自我中心的观察者(约3~6岁);阶段1是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约6~8岁);阶段2是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约8~10岁);阶段3是相互的角色采择(约10~12岁);阶段4是社会和传统体系的角色采择(约12~15岁以上)。儿童心理学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韩宏莉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1)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年期人际关系的雏形。依恋的质量对于儿童日后形成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促进儿童社会适应。)(2)依恋影响儿童建立安全感,维护心理健康(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1)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2)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3)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分离焦虑依恋具有三个特点: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皮肤饥饿、依恋婴猴除了吃奶时间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布母猴一起度过的。哈洛推断,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接触抚慰与依恋正如哈洛所说:“作为一个感情变量,早期哺乳行为使婴儿与母亲之间经常发生亲密的身体接触。显然,人是不能仅仅依靠乳汁来生活的。”隔离与心理失调哈洛及同事在对小猴的研究中发现,隔离时间长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由母猴抚养并与其它小猴一起玩耍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前肢爪子紧握,表示害怕的怪相,走路身子摇晃,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这种失常行为与隔离时间的长短,隔离所选择的时间有关。为了确定这些由隔离造成的心理失调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萨克特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状况,发现这些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于“社交”。但是后来一些研究发现,早期未形成依恋的婴猴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恢复正常的行为。诺瓦克与哈洛将四只猴子分别隔离了整整一年,而后允许这些猴子彼此注视,然后又让它们注视未曾隔离过的猴子,接着又让这些隔离过的猴子一起玩,最后把它们带到那些比它们年幼的猴子里去。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病态的小猴子在与这些天真的年幼小猴子共同生活中竟恢复了常态。因此,只要条件适宜,异常的行为模式仍有可能逐渐恢复正常。有研究者认为,可以确信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从而将来成功的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如果一个人未能在早期形成与母亲的依恋,他将可能成为一个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甚至青年人需要寻找爱的对象,老年人想依靠年青人也是一种亲密的依恋,依恋根植于人的天性之中。(一)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贝1969)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母亲有偏爱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3岁):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出现分离焦虑和怯生4.目标调整的参与期(2、3岁以后):与依恋对象的距离逐渐加大。鲍尔比(二)母婴依恋的类型艾恩斯沃斯:“陌生情境技术”(1978年):10—24个月儿童。一间不熟悉的观察室,室内划分为三块(品字形),椅子和玩具,儿童、母亲和陌生人。艾斯沃斯情节事件要观察的依恋行为1实验者、母亲、儿童进入房间2母亲在旁边看孩子游戏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3陌生人进入房间和母亲说话对陌生人的反应4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抚慰分离焦虑5母亲返回进行抚慰陌生人离开对重聚的反应6母亲再次离开分离焦虑7陌生人回来提供抚慰被陌生人抚慰的可能性8母亲再次返回进行抚慰陌生人离开对重聚的反应测定婴儿依恋反应的情境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如果婴儿过于痛苦,3,5,6段可以缩短,而4,7段有时可以延长。一般的情况是:(1)母、婴在一起时、有安全感的儿童以母亲为安全基地,自由自在地探究新环境;(2)陌生人进来,婴儿的探究活动被抑制,或更走近母亲一些;(3)母亲离去后,婴儿哭,很少探究和接近生人;(4)母亲回来后,婴儿接近母亲,期望被拥抱和抚慰;(5)母亲第二次离去,儿童的痛苦反应更强烈些。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依恋(占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2、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当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3、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母婴依恋的形成:母婴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先天遗传本能决定的,还是母婴交往的时间量或质决定的呢?母婴依恋的形成: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影响依恋的因素1、稳定的照看者—依恋的机会2、抚养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敏感性和反应性—不敏感(关键因素)、接受—拒绝、合作—干涉3、儿童的特点—不同的神经类型、气质类型4、文化因素敏感性和反应性敏感性指母亲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而反应性指母亲根据儿童所发出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一致地予以满足。根据儿童需求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对儿童的饮食、睡眠、躯体健康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对儿童寻求注意、感情、爱抚等心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亲子交往的文化差异Bronetein等(1990)对美、日母亲与5个月大孩子交往的比较研究对婴儿行为的评估表明,婴儿在环境中对外界刺激产生同样的反应,并寻求母亲对他们的反应亲子交往的文化差异母亲对婴儿的反应有差别:美国母亲在孩子探索环境中的客体时有更多的反应;日本母亲在孩子转向自己时有更多反应美国母亲的行为有助于孩子独立,日本母亲的行为有助于孩子建立对自己的依赖在陌生情境测验中,日本儿童所体验到的压力远远高于美国儿童所承受的压力第二节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交往是儿童走向社会化,纠正自我为中心的重要渠道。一、同伴的作用1、同伴是强化物2、同伴是范型3、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4、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5、同伴是社会化动因二、婴儿早期的同伴交往缪勒和白莱纳(1977)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分为三个阶段:(一)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个月—1周岁):单向社交;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2.简单互动时期(1周岁—2周岁)婴儿之间有了直接接触;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进行观察模仿3.互补性交往时期:2岁后单独游戏→社会性游戏(婴儿间合作的游戏、互补或互惠的行为)争执由于缺乏交往技巧,不懂得合作与分享,经常不欢而散。伊克曼1975年关于“同伴交往”的研究:10-12个月;16-18个月、22-24个月三组婴儿分别与母亲、陌生的同伴和同伴的母亲放在一起,结果表明,即使是10个月的孩子也喜欢和同伴玩。16-18个月,22-24个月的婴儿与同伴游戏的数量明显多过母亲。1.5岁是婴儿交往能力的转折点;2岁左右,社会游戏绝对超过单独游戏。多给同伴交往创造机会,有助于“去自我中心化”,有利于适应集体生活,适应社会。同伴交往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可了解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这样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四、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赛尔曼把儿童友谊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3~7岁),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明显的功利性(“新疆枣”)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互诉秘密;强烈排他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友谊稳固。五、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赛尔曼“两难故事”:“霍莉爬树救小猫”赛尔曼把儿童角色采择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O是自我中心的观察者(约3~6岁);阶段1是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约6~8岁);阶段2是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约8~10岁);阶段3是相互的角色采择(约10~12岁);阶段4是社会和传统体系的角色采择(约12~15岁以上)。2、交往技能的训练三种:(1)发现可供选择的方法。(2)预料活动结果。(3)理解原因和结果。认知技能训练有利于儿童处理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