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行为·理念地理系吴攀升忻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教案的规范与编写教学语言规范与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我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人文地理》教学为例教材处理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以《旅游美学》教学为例教师教学方法培训计划第七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地理系吴攀升一、教师角色与功能二、教师能力与素养结构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四、教书匠型教师与教育家型导师比较一、教师角色与功能从狭义上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从广义上理解,教师是以传递文明,施行教化,造就人才为宗旨的专门职业,是联系古人与今人的桥梁,是沟通过去和未来的中介,是协调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亦称“教员”,向学生传授知识、执行教学任务的人员。(辞海,199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法》1、教师的概念2、不同历史背景下教师角色功能分析教师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从古到今,人们从未放弃过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到“教师是蜡烛”、“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再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背景下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期望。同时也折射出教师的价值和社会意义。(1)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与功能先生教员老师父母教书匠孩子王臭老九好大一棵树园丁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春蚕(2)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与功能--A教学行为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课堂活动的:导演、主持人教学过程的:体验者、评析者、研究者教学效果的:讨论者、反思者、研究者教学全程的:学者与学习者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辅导者课堂的管理者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疑问的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课堂的合作者成长的记录者(2)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角色与功能--C教学设计者教学组织者教学评价者教学研究者资源开发者促进者指导者知识传授者教师(2)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角色与功能---D二、教师的能力与素养结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1)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2)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教学论、教学法…(3)实践性知识理科实验、社会实践、外语、计算……(4)科学文化知识科学与人文交叉的、边缘的、新兴的学科知识1、教师知识结构吴攀升图2: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图解学科专业知识:40%普通文化知识:20%教育心理学知识:10%相邻学科知识:10%社会生活知识:10%科技社会前沿知识:10%2、教师能力结构①一般常规能力——认知、理解、记忆、思维、想象、评价、分析、综合、概括能力等……②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钻研教材的能力(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法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包括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掌握板书、板图、板画等教学基本功的能力;指导学习方法的能力;进行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的能力;野外实践能力。③教育教学管理能力.④宣传鼓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心理辅导能力等……⑤自我监控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经验+反省=成长)⑥创造能力——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创造方法、创造人格……⑦教育研究能力。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研意识、研究能力;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的探索和创造能力。吴攀升图3:地理教师能力结构图解亲和沟通能力:20%语言表达能力:20%课程驾驭能力:10%思维拓展能力:10%组织管理能力:10%教学方法创新能力:10%新理念、新知识接收、转化、应用能力:8%现代教育技术能力:6%板书、板图能力:6%专业理想——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专业情操——教师对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包括理智情操(光荣感、自豪感)、道德情操(责任感、义务感)专业性向——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3、教师的专业态度情感维度能力维度知识维度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实践知识基础能力职业能力自我完善能力思想道德素养专业态度教育信念自我发展意识教师素质结构图解吴攀升图1:地理教师品质要素结构图解人格魅力:30%敬业精神:20%教师能力:15%知识结构:15%心理素质:10%教师天分:10%2006年9月9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向获得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教师表示祝贺。当日,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教育报)记者修伯明摄陈至立强调:《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10日第1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陈至立希望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用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用自身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教育、熏陶和影响广大青年学生,做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潜心钻研、精心教学,不断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和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实行启发式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1日第1版“我看21世纪教师素质”笔谈征文(21)高素质的教师需三个条件《中小学各科教与学》理科主编乔际平文科主编王晨21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科技的规模化,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全球性的开放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取代了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21世纪高水平教师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我们办刊的经验和研究体会,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起码要具有这样三个条件:1.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要有正确的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即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是基础教育的宗旨。要有正确的基础教育的教学观,即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习,因而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形成合作的、良好的教学环境。要有正确的基础教育的学生观,即要尊重并承认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要发展、能发展是每个学生的自我天性,尊重并承认学生的差异,差异的存在是天然合理的。要有正确的基础教育的人才评价观,即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将来成为国家各级各类人才做准备,是“培根”而不是“选果”。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各项教学任务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的,现代教育要完成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任务,就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不断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今日教学的需要。3.具有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要想使丰富而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成为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需要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设计并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传统的影响,教学中形成了学生被动性、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方式,而不习惯、不选用学生的主动性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尽管接受式学习在系统传授知识方面有效率高的优势,但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今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而教师必须具有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各自优势,找准它的结合点,把线性的接受式学习与点状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过程的培养、教育功能。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反映教师成长发展的,就是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品格的提高和成熟,以及教育教学的工作成绩凸显与成果的积累。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化和外化。奠基阶段(师范生)储备、武装、学习、追求准备阶段(新任教师)主要关注自己取得任职资格。适应阶段(合格教师)作为新教师主要关注点是熟悉钻研教材。注重:规范化、教学常规、技能训练。发展阶段(骨干教师)主要关注点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的不同,多样化,适应不同学生与情景,分类与总结积累,形成某种教学风格。创造阶段(专家教师)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个性化,研究问题与改革,成为教学专家。1、教师成长发展的五阶段性说(1)模仿性教学阶段教学艺术发展的起点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立教学能力对周围教师、对教参的依赖性心理的随从与随众状态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与“目中无人”消极模仿与积极模仿2、教师成长发展三阶段说(2)独立性教学阶段教师教学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自立意识与能力增强独立设计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教学鲜明的节奏感成功吸取他人经验,有意识地研究语言艺术,组织的有效性,教学的技巧性关注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开始外显。(3)创造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自信心增强不固守现状,赶超与突破他人,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教学特点明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节奏调控体现出新颖独特的创新研究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新手阶段(2—3年)(2)胜任阶段(3—4年)(3)熟练阶段(5年左右)(4)成熟阶段(8年左右)(5)专家阶段(10年左右)3、教师成长发展的时间说教育哲学过程教育智慧过程教育艺术过程教育技术过程教育规范过程4、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过程①工作3~5年左右②工作8~10年左右③工作20~25年左右5、教师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高原期”6、影响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因素外在因素①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②教师的社会地位③学校教与学的环境④学校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⑤教学对象(学生)内在因素①师德修养:职业态度与敬业精神②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质量与水平;知识的广度、深度、系统性③思维品质:独立性、广阔性、敏捷性、流畅性、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④教师的个性与人格特征6、教师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①战胜自己,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不断调节情绪,保持正常心态。②克服由于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负向发展”。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是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力。④教师的人格力量、文化底蕴、业务水平、教学能力、艺术表现,是构成教师的魅力所在,也是自我完善的最高追求。“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丰捷光明日报2006-09-27寒来暑往,三尺讲台,“名师”是怎样锤炼出来的?或许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他们的教学之道各具特色,但听听他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和心得,其中透露出的他们“为人、为学、为师”的态度和精神,有许多是共通的。(全国高校教学名师)?一、爱学生满腔热情蒋绍愚(北京大学教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不是把教学看作科研之外的附带工作,而是看作教师的天职;不是要求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要求学生大胆创造超过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学术传承的远大目光,懂得“薪火相传”的道理,这样才能甘愿为学生作出奉献。陈孝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学工作是艰辛而又默默无闻的,它需要的是“安贫乐道”的治学态度。无论是每堂课前准备教案的呕心沥血,编写教材时的字斟句酌,还是与学生谈话时的语重心长,都需要无私地付出。然而,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当看到学生做出成就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王玉凤(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学生的事情不能等,不能马虎,不要埋怨。学生可能无意,教师必须有心。每每当学生们围在我的身边问这问那、无拘无束地和我探讨问题时,那样的信任、那样的融洽、那样的满足——我感到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项昭(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师能是教师使命和责任的两块基石。王雪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教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常存着育人之责任,也要常思为师之道,常怀有爱学生之心,才能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董常生(山西农业大学校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奉献和育人。我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我深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多年来,在充满刺鼻的福尔马林和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