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土拨鼠》教案、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歌曲《土拨鼠》教案教学内容歌曲《土拨鼠》教学对象六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土拨鼠》是贝多芬在1789~1792于家乡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这首歌是根据大诗人歌德同名诗而谱写的,表现了流浪者和土拨鼠相依为命的情景。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有四个乐句组成,没据四小节,双局势单据的重复,即a+a’+b+b’,弱起节奏,6/8拍子。第一乐段为小调式,旋律平稳。第二乐段的连个乐句前半部分调性有效调转成大调,,旋律上行,情绪略显激动,但后半句即作下行,转回小调式,音乐复归平静。歌曲的感情真挚纯朴,歌唱时也应朴实、自然,勿作过于繁琐的处理。教学目的1、感受音乐略带悲伤的情绪,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2、用优美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唱出歌中主人公孤独寂寞和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3、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文化。教学重点柔和连贯的声音和略带悲伤的情绪表现歌曲主题,唱好弱起歌曲中的大跳。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感的体验;2、弱起节奏;3、歌曲中的大跳。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引入二、复习上节课所学乐曲,并为乐曲起名,导入新课。1、口琴吹奏;2、齐唱曲谱;3、讨论:如何唱好这首曲谱?(换气、弱起、大跳)4、再唱;5、为乐曲起名,师生共同点评。6、导入:请大家欣赏一首歌。三、新授1、师言:这首歌原来就是我们为它起名字的那首乐曲,原来他的名字叫《土拨鼠》。(教师板书歌曲名)2、跟琴唱歌词,教师订正;3、完整演唱;4、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和问题;“土拨鼠什么样?歌曲为什么叫《土拨鼠》?为什么歌曲中的主人公带着土拨鼠流浪?”等问题;5、投影片:介绍土拨鼠这种小动物;6、听同学们寻找的音乐资源:一小动物命名的曲子,后讨论:以动物的音乐的特点(比较形象),进一步讨论这首歌曲情绪比较悲伤,可为什么要用土拨鼠来命名和主人公为什么要带土拨鼠流浪?(19世纪的欧洲有带土拨鼠流浪的习俗,用土拨鼠来命名更能突出主人公对土拨喜爱之情和主人公当时寂寞孤独的心情。)7、简单介绍歌德与贝多芬;8、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两遍);9、加力度记号演唱;10、学生即兴加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三、小结在探究学习中,感受音乐——《土拨鼠》课后小结可以说,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更好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我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了以下三个环节:一、导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我一开始只把乐谱写在黑板上,没有告诉学生歌曲的名字,唱熟乐谱后,再让学生给音乐起名字。孩子们起的名字有:《蓝色的海》、《浪漫樱花》(乐谱中有很多la、ti,听起来有些日本歌曲的特点。)、《忧郁》等,不难看出,在这一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已经体会出了这首歌曲的情绪,并为下一环节做好了铺垫。二、引导学生围绕歌曲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我在《土拨鼠》教学中涉及的不出现歌曲名,而让学生为歌曲起名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歌曲的情感体验,同时,当学生打开书发现这首歌曲的名字是《土拨鼠》时,一定会问这么一首让人感到忧伤的歌曲为什么会用《土拨鼠》来命名?当他们熟悉歌曲后,还提出了:“什么是土拨鼠?为什么要带着土拨鼠流浪?贝多芬和歌德写的这首歌曲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等一系列问题。以后的教学内容,将围绕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启发式教学很难做到的,因为启发式教学需要将问题分得很细,每个问题的探究空间极为有限。而探究学习让我们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学生,随着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得到答案,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在演唱歌曲的时候,也就能表现的更到位。三、抓住拓展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探究学习本身也很重视合作学习,这种合作不仅是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也可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看作一种教学资源,因为学生的渠道式多方面的,我发动学生学找了很多用小动物命名的音乐,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寻找的音乐加以分析和讨论。让他们把从其它渠道获得的东西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合作的探究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并让音乐教学得到了延伸。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