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件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丽水学院人文学院王闰吉Email:wangrunji@gmail.comTel:15990451993丽水学院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古代汉语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含义:广义地说,就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2.汉语发展的分期(1)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2)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3)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4)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现代汉语:《在水一方》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3.古代书面语分为两个系统(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2)古白话:六朝以后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近古书面语。二、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对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而言,学习目应该包括两个方面:1.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2.培养对古代汉语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前一个目的与普通高校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相同,后一个目的则反映了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1.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2.有助于提高理解与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3.有助于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4.有助于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四、古代汉语的教学主要内容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由文选、常识和常用词三部分组成。1.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2.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理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修辞学3.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五、古代汉语学习方法1.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2.科学的方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感性认识指阅读文言作品(文选);理性认识指学习古汉语各种知识与理论(通论)。(1)多读(古代作品)——学好古汉语的基础(2)多记(常用词)——学好古汉语的关键(3)勤练(运用)——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4)勤查(工具书)——阅读古书的重要基本功第二章汉字的构造魅力汉字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正、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汉字,你舒展高贵,气度雍容;汉字,你身姿轻盈,飘飘欲飞;汉字,你龙蛇行走,曼妙莫测!汉字,中华文明在你千年墨韵中飘香,五千年辉煌历史在你中间静静流淌,五千年灿烂文明在你身上熠熠生光。丽水学院人文学院王闰吉Email:wangrunji@gmail.comTel:15990451993猜谜语对对联猜谜语三百六十五里路,越过了春夏秋冬(猜一字)王岳伦(猜周杰伦的一歌名)对对联上联:小翰林,穿冬衣,拿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下联:纪晓岚的下联老太监生南地住北方,那个东西还在吗?是狼?是狗?(侍郎是狗)上竖是狗(尚书是狗)遇屎吃屎(御史吃屎)back王岳伦李湘back叠字诗叠字诗(苏东坡)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数字诗数字诗——咏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连环诗连环诗谜象诗谜象诗9.字形游戏:字形游戏:字形游戏:字形游戏:关于汉字造字的几种传说结绳说图画说仓颉说八卦说书契说传说可信否?结绳说《周易·系辞下传》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朝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记事用的结绳)书契说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记事用的刻木)八卦说《周易·系辞传》:“(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仓颉说《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粟雨,鬼夜哭。”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图画说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有了“书画同源”的观念.宋代郑樵《通志·六画略》中说:“书与画同出.”(“书”即字)意思是:汉字和图画共出一源。普遍学者接受的观点图画并不等于汉字原始表意文字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视频欣赏传统观点(汉字的“来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画文字画图画文字文字文字画文字画是由由原始绘画向文字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文字画具有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文字画还是画,而不是文字。因为它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没有固定的读音,看画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图画文字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它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关于汉字起源时代的推测贾湖文化、大地湾文化、大麦地文化—前8000……汉字起源上限新石器时代始—前6000—前5000仰韶文化—前4000(前5000-3000)大汶口文化—前3000(前4500-2300)龙山文化—前2100(夏代始)……汉字起源下限(前2900-1800)小屯殷墟文化—前1600(商代始)……汉字体系形成上限(前1600-1100)—0(公元始)一、“六书”概说1.“六书”的来源、称名、次第“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三家的说法有异: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清代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称名、班固的次第。2.“六书”例析(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特点第一、是独体字。第二、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示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位;部分象形字中有饰画。分类第一、独体象形。即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以表示该事物,如甲骨文日、月、鸟、鱼、鹿、羊等字。第二、合体象形。即借助于主体事物来帮助表义,否则就不知道所象何物。如眉、果、牟、瓜等字,用在目上,表示是眉;用在木上,表示是果,用在牛头上,表示牛角;用吊在藤蔓上,表示是瓜。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人、口、日、月、山、水、衣、目耳、石、田、火、车、牛、马、鹿虎、象、鸟、鱼、雨、贝、果、龟泉、卵、首、虫、舟、燕、门……(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特点第一、是独体字。第二、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分类第一、纯符号性的,如:上、下、一、二、三、亖、五。第二、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性的符号表示意义所在。如:本、末、亦、刃、甘、寸等字,分别表示树根、树梢、腋窝、刀刃、香甜和寸口等意义。指事朱、本、末、未、刃、中、回、寸、天、左、右、立、王、皮、上、下、旦、白、甘……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特点第一、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第二、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记录了一个新词。分类第一、同体会意。即用相同的形体构造新字,如:步、林、从、比等字。第二、异体会意。即用不同的形体构造新字,如:逐、莫、牧、取、休等字。会意兵、看、集、伙、尘、双、轰秉、初、伐、戍、休、告、哭步、品、难、林、劣、卡忐、忑、舀、甭、孬、歪、终泪、既、即、祭、解、鲜益、友、匠、淼、磊、森……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一个意义另一个意义新的意义组成的字草长于田手采摘树上的果实人关在笼子里两个人一前一后,紧紧跟随二木为林()()()()()苗采囚从林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一“木”是“树”,三“木”成“森”;一“火”是“火”,三“火”成“焱”;一“水”是“水”,三“水”成“淼”;一“石”是“石”,三“石”成“磊”;一“車”是“车”,三“車”成“轟”;一“魚”是“鱼”,三“魚”成“鱻”;一“羊”是“羊”,三“羊”成“羴”。三叠会意字大全鑫(xīn)森(sēn)焱(yàn)垚(yáo)犇(bēn)骉(biāo)羴(shān)猋(biāo)麤(cū)鱻(xiān)虫(chóng)赑(bì)众(zhòng)品(pǐn)掱(pá)劦(xié)晶(jīng)磊(lěi)奸(jiān)聂(niè)轰(hōng)毳(cuì)矗(chù)飝刕厽叒壵尛孨歮惢皛畾嚞舙譶雥灥飍馫飝厵靐龘芔䆐雦皛嚞晿歮孨掱(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如杞、问、物、江、裏等。特点第一、是合体字。第二、偏旁有表义的形符,有表音的声符。结构左形右声——江、梅、祈、维右形左声——放、期、都、颁上形下声——宇、芳、霖、箕下形上声——育、柴、照、怒外形内声——阁、衰、衔,圃内形外声——哀、辨、向、闽声占一角——旗、徒、寐、宝形占一角——疆、腾、荆、佞形声字左形右声:梭、蝗、河、惜、胸、材江、证、骑、秋……左声右形:攻、颂、削、剥、瓢、故鹉、雌、期、顶、欣……上形下声:管、露、爸、芳、崖、宵界、晨、草、宇、花……上声下形:架、裳、慈、斧、贡、忿、膏、凳、煎、盲…内形外声:问、闻、闷、辩、辫、班、斑内声外形:阔、阖、围、阀、街圆、匾、裹、进、病形占一角:载、腾、佞、颖、强声占一角:旗、旌、嵌、寤、婺形声字的声旁的表义功能王安石:坡、被、波、破、笃、好、驷苏东坡:、滑、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王圣美提出“右文说”:“古之字书皆从右文。凡字,其类在左,共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戈,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日钱,歹之小者日残,贝之小者日贱。如此之类皆以美为义也。”茎,《广韵》:“直波为茎。”径,《释名》:“水直波日径。”径,《说文》:“步道也。”言其道直。经、(说文》:“织也。”言纺织中之经线,有直义。茎,《说文》:“枝柱也。”言草木直立部分。痉,《说文》:“僵也。”指下肢肌肉抽搐,当然是纵向,自’然有直义。’颈,《释文》:“茎也,直而长,似物茎也。”言脖子直立肩上。胫,《说文》:“足胫。”言直立膝下。又如“仑”字含有“分析条理’之意:论、伦、纶、轮、沦等也含此义。《说文》主要是根据小篆的形体来进行分析说解的,而有些形体发展到小篆阶段已产生了较大的演变,失去了造字之初所表示的意义,因而书中难免有本义说解与字形不合的情况。例如:“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象”的本义是“作,干”。“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甲骨文、金文中的“行”皆象四通八达的道路之形。“元,始也。从一,从兀。”甲骨文、金文“元”皆从二(上),从人,因此“元”的本义是“人头”。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参证文献语言。运用“因形索义”的方法所探求出的字的本义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参证文献语言,有助于准确地确定词的本义,避免望形生训;有助于区分文字的字义和词的本义,从而准确地确定词的本义。“隻”(只),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都像右手捉住一只鸟之形。若就字形而论,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捕获”和“鸟一只”。《说文》:“隻,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这是从动作行为的结果角度来分析的。考之古代文献,甲骨文中“隻”作动词,是“捕获”之义。郭沫若《卜辞通纂》641:“隻鹿八,兔二,雉五。”由此可见,“隻”的本义是“捕获”。如果按照逻辑推理,手持一只鸟(隻)是“捕获”义,那么手持两只鸟(雙)也应该

1 / 4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