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开放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一、考核知识点(一)封闭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二)开放经济的价格与产出(三)供给冲击和供给政策(四)发展中经济的宏观稳定政策第一节封闭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从IS-LM关系中推导出来)1、识记:(1)总供给曲线。(2)总需求曲线。2、领会:封闭经济的总供求均衡的内容。一、总供给曲线(As曲线)1.总供给含义:是指一个经济在其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既定时,所有厂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意欲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2.总供给曲线反映了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3.总供给曲线与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状态相关。4.如果考虑时间因素,则总供给曲线可以区分为长期总供给(LAS)曲线和短期(SAS)曲线。长期内,生产要素市场是一个完全市场,长期总供给曲线由一个经济中有效的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决定,而与价格无关。反映在供求曲线图上,LAS曲线是一条与自然产出水平Yn(即充分就业产量)相对应的垂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明短期内价格上升导致产出增长。当价格为PE时,短期产出等于自然产出Yn;A(或B)所代表的产出水平只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会回到自然产出水平。5.长期供给曲线与短期供给曲线的这种关系也可以从理性预期学派的总供给模型中得到相当有力的说明。理性预期学派强调预期对于经济行为的重要性,并且认为从长期来看,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即预期值与未来的实际值趋于一致。根据简化的卢卡斯总供给方程:上式中,P为实际价格,Pe为预期价格,当P=Pe时,Y=Yn,实际产出等于自然产出,若PPe,实际工资W/P下降,增加就业和产量,反之若PPe实际工资W/P上升,减少就业和产量,但从长期来看,理性预期最终会导致预期价格和世纪价格趋同,产出会达到自然产出水平。下图便是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图;AS(pe1),AS(PE2)是不同预期价格所提供的产量。A(或B)所度量的产出水平只是短期的现象,在长期内,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一致性促使产量回到自然产出Yn。二、总需求曲线(AD曲线)1、总需求是指在其他变量既定条件下,人们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意欲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总量,总需求曲线所衡量的是一个经济的总支出水平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2、总需求曲线描绘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收入与价格的组合。一般地,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即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总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总需求增加。根据IS/LM模型可以对此作出解释.3.AD曲线的推导:在IS/LM模型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价格水平的变动并不影响商品市场的均衡,即不影响Is曲线,价格变动会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因为价格的升降会引起实际货币供给的变化。4.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和收入的变动状况。斜率值越大.一定的价格变动引起的总需求和收人的变动就越小。5.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化是通过实际货币供给来影响总需求的,因此,AD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实际货币供给变动对总需求的效应.具体而言,影响斜率值的因素包括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支出乘数等。考虑两种极端情形:其一,斜率为零.代表古典主义的假说,价格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最大;其二,斜率为无穷大,代表凯思斯的“流动性陷阱”。6.如果价格保持不变而货币供应量或政府支出有所变化,则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如扩张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导致LM(Is)曲线向右移动,AD曲线也右移。三、封闭经济的总供求均衡鉴于总供给曲线在短期与长期内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而封闭经济的均衡有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之分。如图E经济既处于长期均衡也处于短期均衡,价格为PE,收入为Yn。注意:当一国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任何意图扩大需求的举动长期内只能是带来通货膨胀。第二节开放经济的价格与产出领会:财政、货币政策与开放经济的价格和收入的关系。开放经济的总供求模型可以看成是封闭经济模型的扩展,另外总供给变动是一个与长期经济增长相关的问题,短期性的政策分析一般不考虑总供给的变动。因此,这节我们暂且只考虑开放经济对总需求的影响。一、开放经济的总需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曲线同样可从IS/LW/BP模型导出,仍考虑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形,假设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即BP曲线较之LW曲线乎缓。以下区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一)固定汇率1.在开放经济且汇率固定条件下,国内价格上涨还可能削弱国内出口竞争力,经常账户恶化,导致IS曲线向左移到IS1,同时,因经常账户赤字需要通过吸引资本流人来弥补,故BP曲线也向上移到BP1.2.AD曲线具有负斜率,并且比封闭经济的总需求曲线更有弹性,这是因为开放经济的总需求还蒙受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影响。进出口对国内价格变动越敏感,AD曲线就越富有弹性。3.开放经济汇率固定的AD曲线的推导(二)浮动汇率AD’曲线向右下倾斜,面且,与固定汇率下的总需求曲线AD相比,浮动汇率下的总需求曲线AD’更平坦、更富有弹性。二、财政、货币政策与开放经济的价格、收入1.财政、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下,财政和货币政策仍然是一国用来调节需求的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只要资本流动不是完全弹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紧缩性政策促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相比较而言,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的效力大于其在浮动汇率下的效力。类似的,扩张性(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推动总需求曲线右(左)移,但在浮动汇率下,其效力更为显著。2.开放经济中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价格和收人的影响依汇率制度的不同,当局的政策选择可能会有所区别:若采用固定汇率,则财政政策可能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若采用浮动汇率,则货币政策或许更有力。当资本流动具有完全弹性时,BP曲线变为水平直线.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AD曲线的效应亦有所变化。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高效率地影响总需求而货币政策无效;在浮动汇率下,情况恰恰相反。换言之.财政扩张可以在固定汇率下向右移动总需求曲线,而货币扩张可以在浮动汇率下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第三节供给冲击和供给政策领会:供给冲击及其调整的内容。一、供给冲击及其调整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影响可能是长期性的,供给冲击大多形成于重要工业原料的生产和贸易领域,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是发生在70年代的“石油冲击“。这里我们忽略总需求的移动。如图石油冲击带来了经济衰退和物价上涨。当然,经过一段时期之后,经济会随预期价格的下降(因收入下降)而自行恢复,但是,SAS1已不可能完全回核到sAs,因为油价上涨致使长期生产成本增加.并导致自然产出水平降低,长期总供给曲线LAS向左移动到LAS’,最终在E2点经济重新达到长期均衡。与初始均衡相比,产出下降而价格上升,这种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被称为“滞胀”。二、供给政策长期供给的增加依赖于长期性的经济增长。供给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拉法尔为首的一个学术流派.其理论发祥于70年代初到80年代,强调减税对刺激总供给的效能。供给学派最核心的政策主张是减税。减税的作用不在于扩大需求,而是刺激总供给。按照供给学派的看法,短期内减税只会提高产出,而不会提高价格,这意味着减税政策可以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促进收入的增长。减税政策的长期效应是推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从LAS向右移动到LAS’.供给学派认为减税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增加储蓄和投资,而非鼓励消费,故减税对总供给的影响大于对总需求的影响,至少在长期内如此。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一、考核知识点(一)经济民族主义(二)自由化顺序(三)可持续发展(四)国际经济新秩序二、考核要求(一)经济民族主义l、领会: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二)自由化顺序l、识记:金融压抑的概念。2、领会:经济自由化的顺序。(三)可持续发展1、识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领会:国际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四)国际经济新秩序l、领会: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1)贸易保护助手段趋于多样化,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联垒,而是非关税壁垒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并越来越具隐蔽性。(2)扩大对所谓“不公平贸易”实施报复措施的范围,频繁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行动。(3)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管理贸易制度的确立强化了政府在对外贸易领域的职能和作用。2.金融压抑的概念如果政府的干预造成金融市场的扭曲,则产生金融压抑。在金融理论中,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常用金融深度来衡量、一般地,金融深度指的是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占国内生严总值(GDP)的比率。此比率越低,表明银行体系提供的可贷资金流量越有限,而提高这个比率的过程就是所谓的金融深化。利率管制是构成金融压抑的最重要的因素。政府规定存款利率上限扭曲了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在高通货膨胀预期下,货币资产的实际存款利率常常为负值。3.经济自由化的顺序(1)经济自由化的首要步骤是平衡预算(2)第二步是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贸易体制的改革)(3)外汇市场的自由化(4)最后实现资本账户的可兑换性。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可持续性意味着人均福利水平不断增长或至少不下降。具体而言,若以时间为衡量尺度,则可持续发展可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如果进一步考虑空间尺度,那么,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还包括:特定区域的发展需要不危害或个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总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合理、最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和环境资源,满足人类发展的总体目标。5.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贸易条件,保证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2)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完成联合国关于官方发展援助的目标;(3)重新谈判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减轻由于以苛刻条件借贷而形成的外债负担;(4)改革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组织及其决策程序,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5)为发展提供技术援助,减少人才流失;(6)调节和监督跨国公司的活动,取消限制性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