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惩戒学生,应三思而后行摘要: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戒教育是通过实施批评、处罚等手段使学生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从而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惩戒一定要合法合理,要充满爱心,要因材施教,要正确引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关键词:惩戒学生合法合理爱心自尊心因材施教绪论:惩戒教育,是通过实施批评、处罚等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从而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他的出发点在于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和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最终目的在于达到教育学生。惩戒教育表现为一种刚性行为,包含有罚的因素。在措施上带有一定程度的强硬性,在态度上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在要求上有一定的规范性。对教育对象是强制实施,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带给学生一定的痛苦,使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近几年来,农村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少。家长既希望孩子成才,又非常溺爱。我在办公室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又要成绩又不让严格管理,这可怎么办啊?根据我多年教学的经验,教育不能没有严格管理,不能没有惩戒。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而一个人在一生中,必定会遭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的面对,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进行反思,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对学生进行惩戒,就是通过批评和处罚等手段,使学生感到震动,但又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过失和缺点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的出发点是出于对学生的爱和关怀,不侮辱学生人格和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最终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惩戒教育是一种刚性行为,有惩罚的因素,在实施时有一定的强硬性,在态度上有一定的严肃性,在要求上有一定的规范性。伴随着新的课程改革,教师教学中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强调了教师和家长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孩子对话,给他们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对学生一定要多鼓励、多赏识,主张无批评式教育。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也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素质教育并不与惩戒教育相对立,关键是班主任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巧妙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惩戒一定要合法,合理。所谓合法就是班主任在运用教育惩戒的同时,必须切实保证和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家长的监护权。在平时教学中,有的班主任因学生犯错就简单的用罚款代替惩戒,让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公开曝光,让早恋的学生公开检讨等,这些惩戒教育的方式是不合分寸的,是不能提倡的,也是极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合理就是惩戒有因,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要适度惩戒。目前,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也是他们最敏感、最脆弱的时候,任何不当的惩戒都会对学生2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体罚不仅是对人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摧残;皮带不仅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情感和心灵麻木不仁。所以,面对有过错的学生,班主任的惩戒一定要恰到好处,在实施惩戒学生时一定要慎重行事,三思而后行。二、惩戒的出发点是要充满爱心。有一个叫罗曼的男学生,顽皮淘气,尤其不能另人容忍的是他好恃强凌弱,喜欢以玩弄他人取乐,屡教不改。一天,他无故殴打了同学,过会儿又故意弄脏了一个女同学的头带。老师认为不罚不足以警戒,应该让他体味一下丧失自由的滋味。他先严肃地对其将道理,然后和气地要他伸出右手来,紧紧地将他绑在衣袋里,接着说:“今天我们就这样生活,不使用右手,为了使你不感到孤独,让同学们把我的右手也同样绑起来。”罗曼流泪了,他难受不是因为自己受罚,而是悔恨自己的行为和这种行为伤害了老师的崇高善良的心。教师对学生要有满腔热忱的爱,并且应让学生感觉到。在平时教学中,有些班主任虽然对学生严格,但仍受到学生的爱戴,这是因为学生能体会出老师心中的爱。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截然不同。如果一个班主任要惩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的分数拖了全班的后腿,影响了班主任的业绩,那么,无论这个班主任采用何种教育手段,都是错误的。三、惩戒学生要因材施教。能被学生接受的惩戒教育方式,必然是能针对学生实际、走入学生心灵的方式。班主任应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作深层次的分析,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从对学生负责、对学生成长有利的角度去设计惩戒教育方式,力争实现对学生错误的有效矫正和对学生成长的真正促进。如同样是犯一种性质的错误,对缺乏耐心的学生可以罚拼七巧板,对缺乏亲情的学生可以罚写一封家书,对不爱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罚跑步,对不爱阅读的学生可以罚朗读一篇课文,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可以罚他背诵法律条文。四、要激发兴趣,正确引导。张雷是一个特别顽皮的男同学,好说好动,好制造小事端,虽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班级一些同学对他很不满,他却对大家的意见满不在乎。一天他在下课的时候抓了几十只蜜蜂拿到班级教室里放了出来,顿时班级乱做一团,女同学们吓的不知所措,男同学们多数在看热闹,班主任恰好来到班级,他看到这种情况,立即让同学把窗户都打开,让蜜蜂飞出去,班级立刻安静了,张雷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一声不响的站在教室的角落里等着受罚,老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什么也没说,让同学们准备上课。下午老师找到他,让他将功补过,写一份以介绍蜜蜂为主题的文章。三天后,班主任组织了一个以蜜蜂为主题的班会,张雷是主讲人,他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有关蜜蜂的习性、蜜蜂身体结构、成长过程等。同学们听到“一只蜜蜂一生中可采蜂蜜的量还不满1勺”后,深刻领会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蜜蜂、花与人类之间的互助融合等自然与生命的关系。张雷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这次活动后,他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不热衷于高恶作剧,特别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的他懂得生物知识越来越多,经常在课间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关于大熊猫、企鹅、海豚等等生物知识,同学们都称他为“生物小专家”,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学生是非观念不明,自制能力差又任性好动,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举动,这时班主任的举措要慎之又慎。一次特殊的惩戒,能激发起一个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每个人心中都有两条弦,一条是善,一条是恶,教师要拨动善的那条弦,让它弹奏出最美的乐章,最动听的曲子。教师3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用人格的魅力感化学生。真正的教育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五、惩戒学生要把握学生的自尊心理。学生有时难免做错事,做错的事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轻微的,有时却是严重的,甚至一犯再犯。这时我们必须对其错误严肃指明,劝说只是一方面,有时候还是需要批评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原则。如有一位学生多次在课间打闹,情况较严重,开始我真想怒斥他一顿,但转念一想,以前也曾严厉批评过他,为什么没有管用呢?这次我结合他的自身情况,告诉他打闹容易摔倒,造成碰伤,这样以理服人,他认真地听了,以后也认真地做了。学生的自尊心更多地表现在要求别人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来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接受学生所犯的错误,把学生当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切。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用好惩戒这把双刃剑,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暴力去惩戒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既不能放任自流,又要管得恰到好处,使惩戒在师生之间奏响和谐的乐曲。参考文献:1.钟启全:《班级管理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李建民,《班主任管理工作心理学》。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3.李学农,《班级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设,2004.44.毛乃佳,《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