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九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解决这个课题的关键,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5月,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一、《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点1956年2月到4月,毛泽东先后听取国务院工业、农业、商业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问题,为八大召开作了理论准备。报告论述了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一方面是从总结我国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在大会最后一天,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批评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苏联方面还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如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等等。报告的历史背景:苏共二十大二、中共八大路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1956年9月15—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党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大会通过了“二五”计划(1958——1962)。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大会的基本任务:“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中共八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方针政策,史称“八大路线”。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功绩■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执政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初步探索。1956年9月27日,陈云主持中共八大闭幕会。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方面: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政策: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历史背景■国际上,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盘否定斯大林。同年6月、10月,波兰、匈牙利工人罢工游行骚乱。■国内,1956年冬到1957年春,全国先后有一万多工人罢工,一万多学生罢课,还有几十个地方农民闹退社、闹缺粮事件。2.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及政策。四、建设的转折中共八届三中全会:195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根据毛泽东提议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颁布后,发动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1957年中央统战部召集的第四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五、1957年反右派斗争:阶级斗争扩大化失误的开始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以开门整风形式,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号召党外人士对党员干部批评监督。1.整风期间的各种过激言论■攻击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党天下”思想;■肆意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黑暗”言论;■攻击矛头直指党中央、毛主席。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反右派”的标语赫然出现在1957年国庆游行的队伍中2.正式开始标志1957年6月8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反右派斗争正式开始。3.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全国划定的右派分子达55万人,其中99%属于错划。致使许多党的干部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受到长期压抑和打击,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既是个人损失与不幸,也是党和国家的损失与不幸。■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在理论上集中表现为修改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从而中断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使党和国家长期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56年,朱镕基与劳安在长沙的结婚照。此时,朱镕基年方28岁,在国家计委任职。然而,1957年“反右”开始,脾气倔强、性格率直的朱镕基“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从此陷入了长达20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蹉跎岁月。六、“大跃进”运动——超英赶美大跃进宣传画1958年到1960年,在我国历史上习惯称为“大跃进”的年代。发动“大跃进”,是我们党在50年代后期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大跃进”运动,是一种“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践,但因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因而只能是失败的探索。1.“大跃进”提出的历史背景1957年11月,64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趁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之机云集莫斯科。毛泽东亲自率领庞大的中共代表团来到了莫斯科。会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提出十五年赶超美国(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牛奶、牛肉和肉类生产方面);毛泽东舌战赫鲁晓夫,提出中国十五年钢产量赶超英国。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提出“大跃进”的先声。毛泽东1957年11月访问苏联原始照片1957年11月6日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发表讲话。1957年11月,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毛泽东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赫鲁晓夫亲自到机场迎接。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多快好省”,但强调“速度”是灵魂,“快”是中心环节。于是,盲目求快压到了一切。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从各方面开展起来。大跃进宣传画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与“大跃进”的发动1958年农业大跃进:各地竞放粮食高产“卫星”据新华社武汉31日电:全国最先大胆提出搞水稻亩产万斤试验田的湖北省孝感县长风农业社,29日收打了试验田的早稻,大大超过了原来的规划。他们在一点二一亩田里,创造了平均亩产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一斤的早稻记录。北京市居民把家里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浪潮中建立起来的土高炉群。1958年工业“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支持大跃进的游行3.“大跃进”的危害“大跃进”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七、人民公社化运动——天堂试验1950年代的大锅饭“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毛泽东在1958年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粮食多了可以搞供给制,吃饭不要钱。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如果说,“大跃进”运动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那么,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公社食堂大锅饭。(1958年11期)1958年8月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1958年8月初,毛泽东视察河南、山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并说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从此,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遍及全国。薄一波谈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据统计,1957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仅142元。农民生活水平虽比解放初期有很大提高,但温饱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轻言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和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显然是一种超阶段的空想,离我们国家的实际太远了。——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毛泽东与彭德怀八、庐山会议——纠“左”进程的中断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之初是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7月14日,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彭德怀上书毛泽东后,会议开始由纠“左”转向反右。会议认定彭、黄、张、周组成“反党集团”,开始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反右倾”斗争。1967年彭德怀被揪斗1959年“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后果■政治上,将阶级斗争引入党内乃至党的高级领导层,极大损害了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经济上,打断纠“左”进程,继续“跃进”。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广大人民因食物缺乏、营养不良而普遍浮肿。不少农村因饥馑死亡增加,据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九、“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文革”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2.“文革”导火线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1931-2005)姚文元,浙江人,1965年时任上海《解放日报》编委。3.全面发动标志■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五一六通知”),系统阐述发动“文革”主要论点,决定设立“中央文革小组”,隶属政治局常委领导。■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会上印发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为“文革”的指导方针。4.历史过程1966年8月18日,号召造反的“文革”动员大会。有上百万人参加,毛主席穿上军装,戴上了“红卫兵”的袖章。毛泽东的政治行为使红卫兵正式走上政治舞台。会后,红卫兵运动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城乡。全国大串联,大搞破“四旧”。(观看意大利导演贝托里奇的电影《巴黎梦想家》的片段,看看世界各国人民对文革红卫兵的看法。)毛主席接见红卫兵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取市委、《文汇报》、《解放日报》领导权,史称“一月革命”。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狂潮中,全面内乱形成。北京大学的大字报1967年4月27日,在省革委会的支持与指挥下,中共黑龙江省委七名书记被造反派押到此处站在椅子上,胸前挂上大牌子集体挨批斗。“文革”时期的“斗私批修”1967年彭德怀被揪斗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被红卫兵剃鬼头1967年彭德怀被揪斗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被红卫兵剃鬼头我们民族那份带血的记忆:张志新之死张志新,女,天津人,因在文化大革命中批评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极左而遭到迫害。她的监禁生涯从1969年到1975年一共持续了六年,直至被残酷处死。她后被平反,并被追认为烈士。张志新不过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普通干事。文革中因坚持真理,批判林彪、“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死党毛远新的罪行,并指出毛泽东晚年错误,1969年9月24日被捕入狱,于1975年4月3日被残酷割断喉管后枪决,时年45岁。张志新(1930-1975)《出身论》作者遇罗克在北京遇害1970年3月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一阵阵口号声中,一片片“红海洋”里,遇罗克被“宣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