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的初探──以人教版为例广州市第六中学地理科简豪光袁中华内容摘要:在学习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基础上,高中地理教材体系又安排了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必修3”的学习,但地理“必修3”在教材的编写、教材案例的选编、案例教学的评价上与现实的教学存在着较大矛盾。基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文试图从人教版地理“必修3”的整体实际教学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以便于地理“必修3”教学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切实符合课标要求。关键词:知识铺垫教学策略地理分析方法学生评价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必修3”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由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内容在过去的旧版本教材和过渡教材必修中较少出现,教师对此感到陌生。所以,对比“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的教学,教师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很好地把握好“必修3”的教学,就需要对“必修3”教材作通盘的考虑,并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创新。一、高中地理必修3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教材内容编排与学生现实的基础知识储备间存在的矛盾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对“必修3”内容的编排,主要是在“必修1”的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的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来探求和说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和以“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探求区域经济发展是以“我国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和“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例等等。要分析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生必须对这些具体区域的基本地理知识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作为教材编写者,他们认为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区域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所以教材并没有也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去重述相关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而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由于初中地理课程两年学制(初一和初二开课)的设置,初中和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存在明显的断层;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弱势学科,学生往往并不重视,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不牢固的。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必修3”教学的顺利开展。2.不同版本教材对案例的编选与教师的教学选择存在矛盾新课程的实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课标的情况下可以出现不同教材。目前高中地理就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山东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排和选择案例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材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人教版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的;湘教版是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入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的命题来概述的,而北师大版却在教材中注重对案例研究的落实。(2)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却往往出现不同的案例。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人教版选择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来阐述河流的综合开发的,山东版是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为例来阐述的,而北师大版却是以案例探究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来阐述的;人教版是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来阐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而湘教版是以德国鲁尔区作为案例来阐述的。(3)虽然这样的现象在“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学中教师都曾经遇到过,但由于这两个模块主要是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教师在教学处理上还相对容易。但由于“必修3”教材的编写基本都是围绕不同的案例进行,各种教材中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也存在差异。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在编写思路及选择案例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上则更显困难。3.教材的教学与行之有效地开展学生评价之间达成协调存在挑战人教版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为主线,贯穿了整本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自然离不开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但在具体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并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来反馈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中始终还是很多教师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二、对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策略的探究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教师在教学上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教学上存在的挑战:(一)作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面对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欠缺以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以人教版地理“必修3”为例,教材选择的大多都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因此,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就是对中国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进行知识铺垫要注意好两个方面:一是知识铺垫应该与教材本身内容有机结合,把握好补充的时机。如对中国地理概况的知识铺垫,可安排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教学中进行。因为教材是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对比”的内容,作为教师,可以把两个地区的对比进行扩展,如扩展到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对比,以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为契机,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知识的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基本的认识。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在上述第一章中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补充,可以看作是对整个“必修3”学习进行知识的铺垫。但如果落实到具体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做好区域地理知识的铺垫,对必修3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1.铺垫的内容有利于地理“必修3”的整体教学以人教版为例,教师在第一章可以从我国各个自然区的地貌、降水、气温、水文特性、资源、土壤和植被等等自然角度给学生作好铺垫,学生能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基本地理特征有了了解后,教师就不必要在后面章节案例的教学中每次都要作区域知识的讲解,从而使教学能顺利进行。如铺垫好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学生对后面章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出现的自然原因能做到心中有数;如铺垫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和地形特征,对后面章节“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优劣势分析就能够顺理成章;如铺垫好我国各个自然区的资源知识,学生对后面章节“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开发”的背景和条件就能很好地理解。2.铺垫内容本身就是对教材中知识的有力佐证在人教版第一章中铺垫了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出发,推导各个区域发展的差异,比如从农业的角度可以推导出三大自然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方式等差异。教材中是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区域对比,但学生如缺乏相关区域知识,比较难以接受,即使能够认识二者的基本差异,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掌握,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从中国各自然区出发,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区域之间的差异,而且能很自然地从各个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各区域发展的差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案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综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各条标准,基本都要求“以……为例,分析……”来进行范例教学。在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和不同案例时,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各种教材中的所有案例拿出来进行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方法的培养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1.注重学生对地理分析方法的掌握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能从分析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在掌握相关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中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的,而在其他版本出现或与此相关的例子有“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等。在教学中,教师无需对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最终使学生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这一高度上来。例如,在人教版中“我国的西气东输”一节中,教材首先是简单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然后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西部发展带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把教学的设置大致按照以下环节考虑:要实施西气东输,前提和现实的条件是我国的资源在区域分布不均,即我国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而我国东部地区却相对缺乏;其次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在区际之间存在差异,即我国中西部对能源的消费量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却非常大;再次是在区域间实现资源的调配需要有技术的可行性给予支撑,即我国能够在西部和东部之间实施油气资源的调配,是我国目前的科技技术足以支撑这项工程的实施,最后的关键是实施资源的调配输出地和输入地需要实现双赢,即我国实施西气东输最终对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两个区域之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西气东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在分析资源调配时,能形成以下的基本分析方法:对于资源分布不均与需求的差异,在教学中就需要从地质、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要实现双赢,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输出地和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分析同类型的案例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加以很好地分析和解决。2.加强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地理“必修3”的教学,应该是以典型的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和“必修2”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案例的教学要加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例如,在人教版的“产业转移”一节,要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该产业往往是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