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基于经验证据、建构理想模型、利用数学工具、形成抽象理论,研究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基本粒子等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的这一“基础”特性,决定着它始终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的制度规范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然哲学,到十七、十八世纪的经典物理学,直至近代的相对论和量子论等,皆体现了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也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探索和深入认识。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高中物理课程立足于促进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联,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物理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与发展性,既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又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选择空间。(二)基本理念1.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117高中物理课程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特征,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应用、科学态度、科学责任等方面深入发掘和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独特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2.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高中物理课程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升学或就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的时代性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注重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课程致力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整体认识自然界,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重视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方面的作用,重视体现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致力于创建一个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重视结果亦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提倡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提升科学素养。二、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一)课程目标高中物理的课程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118“成和发展。学生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掌握终身发展和应对社会挑战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解释物理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物理概念、方法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利用科学术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保持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好奇心,形成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遵守科学伦理和道德规范。(二)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集中体现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主要由“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1.物理观念与应用“物理观念与应用”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能量和相互作用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维度主要包括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以及实际应用等要素。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基本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近代物理的时空观念及量子化观念,能用其进一步说明自然界的一些现象。2.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思维与创新”是从科学视角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119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已有观点或结论进行质疑、批判,并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此维度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基本具有构建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使用不同的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3.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探究与交流”是指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测和假设,利用科学方法获取和处理信息,形成结论;具有对探究的方法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此维度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具有设计科学探究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的正确态度及责任心;具有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创新精神,以及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能尊重自然,遵守科学伦理和道德规范。此维度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乐于参与,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成果时,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120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与原则1.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比较研究美洲、欧洲、亚洲、澳洲等若干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中学物理(科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系统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内容,梳理其共性与特点,汲取其精华,使我国高中物理课程设计站在更高平台,具有当代国际视野。通过对我国各阶层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以及对我国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研读,深入剖析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优势及问题,使高中物理课程设计符合中国国情、接中学物理地气。2.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分别从“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提炼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标准等,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这样的顶层设计,能有效引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使立德树人的要求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内容得到全面落实。3.继承课改成功经验,促进学生素质提升通过十年课程改革实践,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科学探究等得到普遍好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应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坚持已有的改革方向,并进一步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基准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调整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内容。充分汲取《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4.强调基础性、选择性与时代性,满足多元发展需求121通过专题研究,梳理高中物理课程的核心概念,设计从初中到高中、从必修到选修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进阶。在必修课程设计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现代公民生活对物理科学技术的需求,加强现代科技的融入,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此共同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构建选修课程Ⅰ和选修课程Ⅱ,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应用和高等教育的内在联系,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二)结构及特点高中物理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Ⅰ系列和选修Ⅱ系列构成,图1展示了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主题等。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含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选修Ⅰ系列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由选修1-1、选修1-2和选修1-3构成。选修Ⅱ系列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由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及物理基础深入拓展三个模块构成。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1)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体现课程的综合性。例如:在“能量转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综合机械能、内能、核能、太阳能等多种能量形式,让学生综合学习能量守恒及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侧重落实“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态度与责任”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2)注重现代科技纳入,体现课程的时代性。例如:在“机械运动与研究模型”中,从质点模型、宇宙大爆炸理论模型、基本粒子夸克模型等方面,加强对物理建模的学习,融入物理学科的前沿探索,体现对“科学思维与创新”“物理观念与应用”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3)注重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例如:加强核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内容,从核能利用、核技术开发、核泄漏、核污染等方面关注现代社会热点,对相关物理内容提出科普性要求,力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现代物理内容,侧重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122(4)注重共同基础,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分层设计选修Ⅰ系列,分类设计选修Ⅱ系列,增强物理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应用和高等教育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自主多元发展提供空间,全面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选修2系列特点:选修2系列(0-6学分)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业发展、社物技物深物职业倾向等需求设计选修Ⅱ,旨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满足公民现代生活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发展,为其进一步提升搭建平台。会理发与术理应与入理拓础高校自主选修1系列特点:(核心概念的循环深入,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提升)①物理观念与应用②科学思维与创新选修1-3(2学分):光的波动性与微粒性,分子物理与统计规律,原子核与基本粒子选修1-2(2学分):电势能与电势差,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③科学探究与交流④科学态度与责任必修课程特点:①整合内容,建构物质运动观念;②注重实验,培养科学思维习惯;③纳入现代科技,体现课程时代性;④加强应用,关注公民生活需求;⑤融合STSE,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图1选修1-1(2学分):曲线运动与太空探索,动量与碰撞现象,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必修2(2学分):静电场及其应用,电路与电器使用,磁场与场的观念,光学技术及其应用。必修1(2学分):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及可持续发展。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等级考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