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声调-古代汉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上古声调1、陈第古无四声说。陈第说:“四声之辨,古人未有。”这种议论是站不住脚的。《诗经》一般都是以平协平,以上协上,以入协入。偶然以平上相协,那只是平上通押,像元曲和今天的曲艺一样。至于平去相协,则因那个去声字在上古本读平声(如“庆”本读如“羌”);上去相协,则因那去声字本读上声(如“济”)。2、顾炎武四声一贯说。所谓四声一贯,就是四声通押。通押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我们得承认古有四声,并且得承认,在《诗经》里,以同调相押为常规,以异调相押(通押)为变格。3、江永古有四声说。此说和四声一贯说不同。它不强调通押,而强调常规。江永说:“四声虽起江左,按之,实有其声。平自韵平,上去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章讽诵咏歌,亦自谐适,不必皆出一声。”4、孔广森古无入声说。孔广森是曲阜人,为方音所囿,以致斥入声为吴音。此说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必详加讨论。5、段玉裁古无去声说。他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中古的去声来自上古的上声和入声。什么字来自上声,什么字来自入声,可以拿谐声偏旁作为标准。凡从平声字得声,或此字作为平上声字的谐声偏旁者,应认为古上声。例如“怒”从奴声,《广韵》“怒”字有上去两读,应以上声为古读。“恕”字从如得声,“恕”字在上古应属上声。“顾”字从雇得声,“顾”字在上古应属上声。凡从入声字得声,或此字作为入声字的谐声偏旁者,应认为古入声。例如“代”从弋声,应以入声为古读。“极”从亟声,《广韵》“亟”字有去入两读,应以入声为古读。“察”从祭声,“祭”在上古应属入声。段玉裁的古韵十七部,所包括的声调有三种情况:(1)具备平上入三声者:之部、幽部、鱼部、脂部(2)只有平上两声音:侯部(3)只有平入两声者:侵部,谈部,真部、支部(4)只有平声者:宵部,蒸部,东部,阳部,耕部,文部,元部,歌部。段氏在这里有五个错误。第一,候部应有入声,段氏幽部入声字,一半应改属侯部;第二,侯谈两部的入声应该独立;第三,支部应有上声,宵部应有上声和入声;第四,歌元真文东阳耕等部应有上声;第五,真部应无入声,段氏真部入声字应独立成为质部,若依段氏的体系,也应改属脂部。6、黄侃古无上去两声说。他说:古无去声,段君所说。今更知古无上声,惟有平入而已。”黄侃的论据并不充分。段玉裁《诗经韵分十七部表》中,有六部是有上声的,确凿可据。黄侃说上古只有平入两声,等于否认有声调,因为入声字和平声字的差别只是有无塞音韵尾的差别,并不就是声调的差别。7、陆志韦长去短去说。他说:我猜想上古跟入声通转的那个去声正可以是这样一个短音……上古的短去声通入声,因为音量的相像。后来混入长去声,因为调子的相像。上古长去声通平上声,那是另一回事。这可升可降的短去声可以叫做上古的第五声。他把去声分为两类:一类是促音(短去),来自入声;另一类是舒声(通平上声),来自平上声。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的结论和王力也有不同之点。8、王力长入短入说。王力认为有四个声调,分为舒促两类(见下表),他的说法和陆志韦不同:第一,陆志韦认为上古有两种去声(长去、短去),王力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依段玉裁说);第二,陆志韦认为上古短去声通入声是因为音量相像,王力的意见正相反,他认为上古入声有两种,一种是长入,其音较长,后来变为去声;另一种是短入,其音较短,直到今天许多方言里还保存这种促音。王力认为上古四声不但有音高的分别,而且有音长(音量酌分别。必须是有音高的分别的,否则后代声调以音高为主要特征无从而来;又必须是有音长的分别的,因为长入声的字正是由于读音较长,然后把韵尾塞音丢失,变为第三种舒声(去声)了。(p73)王力体系(声调)舒声促声平声上声长入短入高长调低短调高长调低短调王力是受到母语粤方言的影响(主元音为a并带鼻音尾)。简评:1、中古去声来源有二:阴声韵来自长入,那么阳声韵呢?入声收尾是-p、-t、-k,那么阳声韵的-m、-n、-ng尾后是否各自带-p、-t、-k?2、长入、短入主要元音与韵尾相同,则与长、短矛盾;3、长入、短入均是入声,依名称应属于同一声调,只是调值不同,则是古为三声;如非同一调类,则是四声,与平上去入则无本质区别;4、依据王力先生的说法,长短是元音有长短,它是韵母区别,而非声调区别;5、既然中古的去声在上古为长入,有-p、-t、-k尾,那么与之相配的平上声是否也有-p、-t、-k尾呢?可是王力是反对将上古阴声韵拟成辅音尾的,似乎将声调与韵母混同一类了。(《广韵》兼有去入两读的字有430多个;《切韵序》秦陇则去声为入;)9、声调后起,起源于辅音尾说新派基本都持这种看法。上古有-m、-n、-ng尾各家没有争议。相对的塞音尾多数拟-p、-t、-k。俞敏先生(1984)发现汉魏时代多用入声字对译梵文-g、-bh、-v、-d、-r、-l,认为当时的入声应收浊塞音,同藏文一样是-b、-d、-g。郑张也持此说,认为这样可以说明以后-d-r(唐西北方音)、-l(朝鲜译音)更方便。他们都认为上古没有声调,一致采用奥德里古尔、蒲立本上声来自-、去声来自-s(-h)的仄声起源于韵尾的说法。声调及辅音尾(郑张体系)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置尾-○-q→--s→h鼻尾-m-n-ŋ-m-n-ŋ-ms-ns-ŋs塞尾-bs-ds-gs-b-d-g伴随调3335313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