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头晕目眩.(xuàn)啜.泣(chuò)吮.吸(shěn)B.采撷.(xié)倔.强(jué)潸.然(shān)C.扼.制(è)不屑.(xiè)繁衍.(yǎn)D.枯萎.(wěi)栖.息(qī)擎.天撼地(qíng)2.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陡峭竟赛问心无愧B.懊悔蹂躏坚持不懈C.酿蜜娴熟七窍生烟D.侥幸清澈一尘不染3.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对那些专心欣赏好音乐的人们,一看见他们那一幅专注而感动的神情,我就肃然起敬....。B.每天晚上我走到这个地方,总是心惊肉跳....,不晓得会遇到什么东西。C.每次捧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都会被感动潸然泪下....。D.会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昂然挺立....地走进比赛场地。4.下列诗词和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B、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涘。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D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5.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校门口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B.牧童牵着牛在吃草。C.李明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D.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水边)。(《诗经﹒蒹葭》)B.万钟则不辩.(辩论,争论)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C.会.(定将)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D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8.诗词搭配有误的一项()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水调歌头》——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过零丁洋》——文天祥——清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D.《饮酒》——陶渊明——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阅读《谈生命》,完成9—12题。(8分)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穿危岩,破险阻,曲折迂回,奔流入海……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阳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更多的了。9.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10.对“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B即使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C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D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勇往直前,不断进取。11.下面对这篇散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作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B.文章借小树长成大树,最后落叶生根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C.文中说“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流露出人生苦短,应珍惜光阴,及时行乐,3享受今生的思想。D.本文结构严谨,注意前后照应,如末段中“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前文江流入海、叶落归根的叙写相照应。12.“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或语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B.“生命像什么”,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C.因为作者不能够回答有关“生命”,的问题,所以作者只能用“生命像什么”来回答。D.关于生命和生命的意义,原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但作者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三、阅读《变色龙》选段,完成13—17题(10分,每小题2分)“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13.上文写奥楚蔑洛夫运用的手法是()A、对比B、铺垫C、反衬D、象征14.文段所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A、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C、对话描写D、心理描写15.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典型的社会意义是()A.揭露走狗奴才的丑恶灵魂。B.抨击腐败无能的沙皇统治。C.说明变色龙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变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特征。D.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影射沙皇专制的虚伪和专横。16.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时,有一条准则决定他“变色”,这条准则的是()A、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脑子上哪去啦?B、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C、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D、这是他老人家的狗?17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反复无常,但始终有一点是不变的,这就是()A、欺压原告的语言。B、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C、狗仗人势的奴才本性。D、只有一个随从。四、阅读《蒹葭》,完成18—21题(8分,每小题2分)蒹葭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8.对这首诗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B.这首诗写出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C.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D.这首诗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但不能说有很强的感染力,并且重复过多。19.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蒹葭》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C.《蒹葭》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伊人”,为贵族“小姐”。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20.对《蒹葭》和《关雎》的比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差别。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2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托物起兴的手法,也就是比兴手法。B.这样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C.这样写出了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D.这样能够营造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但与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不大相衬。五、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22-25题。(8分,每小题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5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