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羊祜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0页)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羊祜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12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qí)诘.责(jié)迁徙.(xǐ)油光可鉴.(jiàn)B.匿.名(nì)不逊.(xùn)容臭.(chòu)深恶.痛疾(wù)C.解剖.(pōu)教诲.(huǐ)骈.死(bìng)抑.扬顿挫(yì)D.绯.红(fēi)凄.然(qī)缥.碧(piǎo)杳.无音讯(yǎo)2.(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B.将全副精力集中到一件事头,一点不旁务,便是敬。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D.慢慢的你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辄。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B.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C.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中对》)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世家》)D.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陈涉世家》)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4.(2分)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建设速度也不多见。(假设复句)B.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条件复句)C.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因果复句)D.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转折复句)5.(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第2页(共10页)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共享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D.看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的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6.(2分)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鱼我所欲也》)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C.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西北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D.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混着青草味儿,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朱自清《春》)二、(8分,每小题8分)7.(8分)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A.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B.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C.我知道她并非学者D.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形象地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之情。B.形象地写出了阿长对“我”的理解和关爱使我非常感动。C.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惊讶、害怕的神态,觉得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第3页(共10页)D.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3)对第⑥自然段中作者称这四本书为“宝书”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四本书是“我”最初得到的,图文并茂,内容深刻。B.这四本书是由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C.这四本书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D.这四本书使“我”对长妈妈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段主要写了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及对我的震动。B.“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是指神灵的力量。C.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对长妈妈感激、尊敬、怀念的思想感情。D.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轨迹是:不抱任何希望﹣﹣惊讶﹣﹣﹣震动﹣﹣心生敬意。三、(6分,每小题6分)8.(6分)阅读《敬业与乐业》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第4页(共10页)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本段中具有统领作用的一句是A.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B.第二要乐业。C.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再客观的事。D.这种生活,真算的人类理想的生活了。(2)本段主要论证方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A.因果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B.因果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C.正反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D.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3)综合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B.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要讨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最后谈出反之也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这段文字论断严谨。C.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法。D.选段结尾处作者引用了孔子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四、(8分,每小题8分)9.(8分)阅读《小石潭记》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子对仗工整的是第5页(共10页)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D.隔篁竹,闻水声(2)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子明写游鱼,暗写潭水的清澈,这种衬托的笔法极其巧妙。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衬托出了作者那种渴望热闹的心境。(3)对于本文的写作手法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B.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C.本文的语言简练、生动,运用了大量的形象的比喻将景物刻画细腻、逼真。D.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柳宗元,其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总称为《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C.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幽深冷寂的环境和气氛,意在表现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五、(6分,每小题6分)10.(6分)渡荆门送别(1)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2)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3)流。月下飞天镜(4),云生结海楼(5)。仍怜(6)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第6页(共10页)【注】(1)选自《李太白全集》.荆门,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楚国的门户。(2)楚国:楚地,(3)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4)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5)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6)怜:爱。(1)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B、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C、“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广阔无际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D、“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变化,这是作者立足荆门,以静态的角度写远望之景:“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是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C、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D、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3)与本诗感情基调不一致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六、(10分)11.(3分)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燕”的句子,你知道哪些?请写出三句。12.(3分)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1)芝麻开花﹣﹣﹣(2)十五个吊桶打水﹣﹣﹣﹣第7页(共10页)(3)卒子过河﹣﹣﹣﹣﹣。13.(4分)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左右),然后写出新闻中议员和政务司司长共同强调一个重要词语。本报香港5月3日电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财委会以37票赞成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