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摘要:小学生在起步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未来爱学、好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教师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法一、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是传达书本知识的中心,小学生如果养成课堂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并积极参与其中,数学成绩就能稳步提高。学生专心听讲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能有效地锻炼思维能力。第一,老师要做到严格把关,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如果快要到考试前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就太迟了。教师对于那些开小差、交头接耳的同学要给予及时纠正,对于上课吃零食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更是要严厉地批评。低年级的学生就要求他们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动动手指数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要求人手一个笔记本,记重点和难点,记录习惯的养成能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看图表是学习数学最直观的方式。教师应该多在黑板上画图,利用课本图形把抽象思维变得具体。如一年级学生就可让其看看课本上的“数一数”,让他们自由观察,锻炼独立能力,然后教师可提问:“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只羊?”促使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更应及时表扬,从心理暗示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好习惯。老师也可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各自为其他同学当评委,认真倾听,发现不同的意见。教师要放手,偶尔让学生上台讲一道小练习,锻炼胆量,也能培养好的习惯。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新课标要求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在实事求是的态度上做到思维严谨。在当今社会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保持自我最需要的就是独立思考。数学是逻辑学科,学生教学是思维的培养,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对学生大有裨益。首先,从课本入手,课本安排与学生智力相当,积极调动学生阅读课本是前提,要把各个小节合理安排,充分结合,从低年级级开始就要教会学生看图、式、文,然后让学生了解专业术语和关键点,带动学生思考。对高年级的学生可要求课前预习,做到对课文的大体了解,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可做好笔记,先自己思考,不明白的等到老师讲课时再认真听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多阅读课外书籍,探知数学的更深层面。要做好思考务必选好材料,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要考虑周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思考时间。如启发学生17+8的意义,大多学生都是17加8等于25。但教师如果留下充分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再提出问题:17加多少得到25,;17与25的差是多少;17比25少多少等,这种不同角度的提问可有效带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三、培养质问的习惯疑问是最好的老师,带着疑问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好的方法。学生要大胆地向老师和同学提问。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站起来发言,不懂就问,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你对这道题的看法?”“这道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者“你是否接触过同样的题型?”等,这都是培养质问习惯的最好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头提问,如“被2整除的特征”“被5整除的特征”让学生自行发现,教师稍后指导,并进行提示”可不可以从位数上找规律呢?”“二者的相同点有哪些呢?”等,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产生了求知欲,自己也发出了疑问。带着问题学习是学生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养成问的习惯是积极投入学习的前提。四、培养合作帮助的习惯合作学习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放开手让学生小组谈论,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树立信心。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先发问,如三条直线可最多划分为多少个面?对于这种难度的题,要求学生思考后进行合作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如果最终能做对,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解不出也没关系,告诉他们:“这是高年级题目,你们已经很棒了。”合作学习要特别注意就是别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把合作当做聊天或者看热闹。要在成员划分上做到有针对性,从个人能力与成绩上分组学习。也可进行临近交流,如前后、同桌之间的交流。有些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同学一旦自主学习,就成了“哑巴”,无从开口,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发言,别让教师保持沉默。此外,学生动手习惯及自我进行知识梳理与构建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发现、多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数学习惯的养成能弥补学习能力上的欠缺,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不断督促与学生的努力相结合。教师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好习惯。参考文献:[1]许云平.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习惯[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4(9):60-61.[2]刘锡妃.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好习惯[J].教师,2011(24):69-69.[3]邵合燕.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