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方法探究——诗言志鉴赏思想内容学习重点①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②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③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征及鉴赏方法。考纲解读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考点映射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知识储备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①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岳阳楼》②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③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④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⑤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一、写景诗二、咏物诗三、思乡诗四、边塞诗五、怀古诗六、感怀诗七、山水诗八、送别诗九、哲理诗十、闺怨诗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抒情诗鉴赏]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①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②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景物]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明确: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鉴赏要点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仔细体察物关情[咏物言志诗的鉴赏]鉴赏要点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人诗鉴赏]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鉴赏要点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妙喻传情:乡愁。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的鉴赏]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的这首诗前后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怎样的感情?一、二句写实景,描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的牧马的季节。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苍茫而又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虚实结合,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3、风格——雄壮豪迈。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夜郎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鉴赏要点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①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②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③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④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念天地之悠悠[即事感怀诗鉴赏]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①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②赏析“事”与“怀”的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③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鉴赏要点鉴赏要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田园居》煮酒把盏话桑麻[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③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欢聚悲散皆是缘[送别诗的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鉴赏要点季节时间地点景物送别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驿站、码头等杨柳、酒等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送别诗的特征无限风光在险峰[哲理诗的鉴赏]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鉴赏要点第一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第三要注意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我们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的鉴赏]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一个女子在漠漠春寒中走上自己的小阁楼,无边的晓阴浓厚似秋天。走进房间,看见“淡烟流水”图也很幽深。梦象自由自在漂浮的花絮,愁就像无边的丝丝细雨。夜已经很深了,月亮挂在窗帘上,她还没有睡觉。鉴赏要点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常见题型有人认为这首诗词(或某句、某联)表达了xx样的感情,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或某句某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常见题型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一看背景,二看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三看写景叙事涉及的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考题呈现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分析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②应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反映在边塞诗的创作中,虽有对塞外恶劣环境的描写,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豪情,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