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散文专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一散文阅读专题一、明文体特征,知读文关注点(一)散文的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散文的“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或哲理;“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2.内容特征:题材广泛多样。其纵贯古今,横亘中外,表现人生社会,寄寓人生百态、家长里短,取材十分广泛。3.形式特征: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体;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写法自由,体式不拘。(二)散文的分类散文类别文体特点表现手法代表作品写景状物散文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荷塘月色》状物散文描摹刻画具体物件,托物寄意或赋予社会内容情感托物言志、象征《白杨礼赞》写人叙事散文选取一个侧面或片段记人叙事叙述、描写《背影》议论说理散文以议论为主,文笔灵活,寓哲理于形象议论、象征《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2.语言艺术(1)语言特点用词之美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叠词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叠词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叠词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叠词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词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化用富有文采,典雅优美句式之美(音韵之美)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修辞之美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描写之美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2)语言风格豪放与柔婉豪放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有激越昂扬地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柔婉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直露与含蓄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庄重与诙谐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诙谐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简洁简洁语势流畅,多用短句2与细腻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二、抓读文关注点,定解题信息区间步骤一(任务驱动1):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是线索,或表明主旨。关注标题能了解文章写作对象、文体类型、作者感情倾向等,为梳理文脉打好基础。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故事或事件,常称之为“由头”。抓住散文的“由头”,就抓住了议论抒情的起点,就能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步骤二(任务驱动2):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关系,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构思以及局部联系,进而也有利于解题时锁定信息区间。方法如下:步骤三(任务驱动3):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初步把握主旨意图,除通过以上两步感知外,还可从如下角度入手:1.依据题材特点寻主旨写景状物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景物意蕴写人记事散文→因人明品、借事明理→主旨即情感道理议论说理散文→托物说理、直接说理→主旨即情趣理趣文化游记散文→借景抒情、托物明理→主旨即精神意蕴2.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态度。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考虑,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如果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果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探知。通过以上3大步骤,我们就已经能确定文章的主旨所在或作者的情感趋向了,文本的内涵已经把握,思路已经理清,这就奠定了解答题目的基础。三、线索1、第一步:寻找线索——“四看”定线索看标题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如《白杨礼赞》标题所揭示的对白杨树的赞美就是文章的情感线索。看时空词语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有空间线索。看“物”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复出现,很可能就是线索。如《记一辆纺车》就是以“一辆纺车”这一常出现的物件为线索的。看议论抒情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表明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另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四、语段作用1.熟知句段作用夯基础关键句或段作用首句或段首段首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点明题旨;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或“奠定感情基调”)首段末句引起下文;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做铺垫首段写景结构上有铺垫作用;起烘托、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的作用中间句或段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表达上起衬托(正衬或反衬)作用;内容上扩展思路,丰富内涵结尾句或段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或前文,结构严谨;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回味中心句或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点睛句或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发人思考,读后给人以启迪情调句或段抒发强烈的内在情感,直抒胸臆3串联句或段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复句或段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情感的作用等;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表达上,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2.概括句段作用4角度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结构思路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做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表达技巧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读者情感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五、句子理解类(1)由表及里,理解含蓄句含蓄句或蕴含某些深层含意,或具有一定哲理、警示作用。它一般有“句表意”“句内意”和“句外意”三层含意。对“句外意”的理解通常是命题者考查意图所在,也是难点所在。理解时需要借助文章的主旨。理解句意时,一般需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借助“句表意”,联系语境,即可获取关键信息。(2)抓住位置,理解结构句理解时必须搞清楚其在文中的位置,明确其在文中的地位,由作用即可理解句意。(3)还原本意,理解修辞句首先,确定修辞手法,把握特点。如比喻的相似性、反语的讽刺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等。其次,将句子“还原”,即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比如,比喻句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突出了……特点”;排比句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表达了作者……情感”等。(4)立足全文,理解主旨情感句联系句子所处的语境,根据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对作者情感、观点态度的把握,结合主旨,整体把握句意。(5)分清结构层次,理解结构复杂句要分析句子结构,抓主干,理枝叶,合理切分,即可理解句子的含意。理解时特别注意修饰限制成分。2.答题模板句子含意=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六、语言赏析类角度1:修辞格的运用首先对修辞手法进行确认界定,然后借用该修辞格常规作用的有关套话作概括说明,最后结合文段语句展开具体分析。角度2:词语的锤炼这种考题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较高,有的题目会要求考生自主辨识用得好的字词,然后再加以分析。无论提示与否,都要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可以借助一定的套话,如准确生动、凝练传神、言简意丰等,更重要的是要联系文段揭示它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角度3:句式的选择对句式的考查目前还不算多,但也要注意加强积累,例如:感叹句情感强烈,疑问句发人深思;长句层层修饰、表意严密,短句节奏鲜明、简洁有力;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只有对各类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都了然于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角度4: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风格的分析还要注意三个特色:(1)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如“天天读”“斗私批修”“早请示晚汇报”等词语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风貌。(2)地域特色。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北京,他的《骆驼祥子》中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化的词汇。(3)语体特色。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前者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角度5:语言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技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甚至可以涵盖以上各类。虽未指明答题的方4向,但思考的角度更多,要点更容易遗漏。应该根据文段内容具体分析、深入挖掘,力争将全部要点都找出来。七、人称类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八、探究题解体要求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1、唯一型(有观点)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2、选一型(有观点)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3、融合型(有观点)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4、自创型(有观点)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三、答题格式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分析过程归纳为四种类型:1、观点+文本这种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注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进行分析。2、观点+事例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互融合。3、观点+理论答题中的理论常见的有生活理论、文艺理论、写作理论等,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理论精辟概括,理论与观点相互印证。4、文本+现实+观点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还要结合现实进行分析。九、标题1、常见题型:为什么取这个标题2、解题思路:有的散文的文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它对行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问“标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