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讲义.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科学技术哲学讲义关于本课程的几点说明:一、课堂纪律和要求: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做其他事;作好笔记;到课情况要不定期抽查;2次缺课无成绩。二、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法。三、课外完成一篇≥3000字的课程论文。选题要求是课程论文对本专业的一些哲学思考,主要围绕以下5方面:1、本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与经济社会的种种关系。2、本专业发展史(尤其是转折点的影响因素:社会需求,基础学科,相关学科的重大突破,技术手段的重大进步)3、本专业的方法论研究、手段方法、理论及其变革,思维方法的特点。4、学科前沿问题综述,学科发展展望。5、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技术管理方面的哲学思考。2绪论一、科学技术哲学的含义、对象、内容和地位1、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以及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哲学。或者说是关于科学技术自身和哲学和由科学技术引起的哲学。2、对象(1)自然界的哲学问题(2)科学技术研究和探索中的哲学问题;(3)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宏观规律等哲学问题3、内容(1)自然观。系统论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自然)观;(2)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的本质要素、基本方法、理论进化、真理评价等。(3)科学技术观。技术创新的本质、过程、方法等;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一般关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一般联系。4、科学技术哲学的地位和作用(1)科学技术哲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然产物(2)科学技术哲学是人们对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反思的结果。3(3)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哲学的迅猛发展。①关于世界本身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如时空、宇宙(宏观、微观两极)本身的系统性等;②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刻化。③对于科学本身和技术本身的反思日益精致与深入。④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演变1、古代科学技术哲学的思想萌芽在古代,科学技术尚处于萌芽状态,人类缺少实验变革和观察的有效手段,不能精细分析世界的微观层面,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一般联系(即世界基本要素、单元、结构、功能等)。除了力学和数学这两门基础性的学科建立起粗糙的理论体系外,其他知识领域只有朴素的经验积累。对自然界的深层本质和联系的认识只能借助于直观的猜测,以弥补事实上的不足。(例如古代原子论,地心说等都只停留于直观猜测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由于基础研究的肤浅,研究者们只好把兴趣投向广泛的宏观领域,研究能力的欠缺与宏观世界显著的运动性质,导致了古代科学技术哲学的两大特点,即①简单直观性,缺乏科学的论证;②具有丰富的辩证性质。例如:古希腊安培多克勒的观点:宇宙间有两种基本力——爱和恨,有四种基本元素——水、火、土、气。在这两种基本力的作有下,四种基本元素分离、组合,促使着万物的不断的转化。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赫拉克里特说:“整个世界是一团火,一团不断燃烧、又不断熄灭的活火。”列宁赞之为“对辩证法原则4绝妙的证明。”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应该说是在世界古代哲学辩证法史上达到了极致。例如,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互为因果。阴阳说认为阴、阳二气为万物之母,为万物的基本结构。阴阳消长为万物变化的基本动因,阴阳相互偶合,相互转化是世界本质。阴阳无间,阴阳无界。八卦学说认为天、地等八种要素是世界的基本成分,八种要素的对立统一是万物生灭变化的基本动因,其相互作用与衍生变化有普遍的规律性。2.机械论科学哲学思想时期文艺复兴之后,因对宗教的反叛而兴起对科学与实证的崇尚;因有对科学的崇尚而有对科学的执著与迷信,因有科学的成功而有机械论的自然观念。——相信世界可以拆零,相信事物有其确定性质,相信事物之间有其不变的关系。世界运动有其永恒的规律,相信世界可以认识,有其终极的始因,有终极性的真理,相信实证方法是唯一可靠的方法。机械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形而上学)有如下五个特征:1.机械构成论。——认为万物类似机械装置,可以拆零,可以分析。生命个体也不例外;2.简单始基论。——认为万物及整个世界有其基本要素、单元,这些要素、单元有其不变的性质,这些要素、单元是世界的始基;3.作用外因论。万物变化之因在于外力,而不在于自身的矛盾性。牛顿力学第一定律是这种观念的经典表述;4.线性运动论。——一切运动可解析为单体运动,复杂运动是单体的均衡连续的运动之复合,一切运动可以精确计算和预言;5.崇尚分析方法(A→A)。割断历史与联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永远是瓜,豆永远是豆。3.唯物辩证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的形成(1)唯物辩证的科学哲学思想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成果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前半叶,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转入“整理材料”的5阶段。A:天文学:康德1755年《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55年到1798年,康德拉普拉斯(打开形而上学第一个缺口)B:地质学:莱伊尔出版《地质学原理》,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批判了居维叶的灾变学说。C:物理学:热学19世纪20年代伦福德对热质说的否定。(比热概念建立)。19世纪50年代以后经卡诺、开尔文、克劳休斯等人的努力,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电磁学: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25年,安培提出右手定则;1831年法拉第提出磁场概念,认为感应电流的产生不是磁的原因,而是磁通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指出非运动不能导致磁通理变化,电流其实是作功的结果。70年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终于建立D、化学:1772年拉瓦锡提出燃烧氧化学说,否定了燃烧脱燃素说的机械论观点。1803年,道尔顿建立原子说:原子按一定比例形成复杂的原子;30年代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分析与检验的概念与理论。70年代门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这使得化学科学能够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E、生物学方面:19世纪20年代,法国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但其机理是“用进废退”;施莱登1841年提出植物细胞说;1842年德国的施旺提出动物细胞说;1859年达尔文提出新的物生进化论,其基本理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唯物辩证的科学哲学思想是技术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18世纪的蒸汽机革命和19世纪的内燃机革命与电力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人类在利用自然力的历史上,迈出了巨大的两步,提高了生产的集体化程度(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社会生产体系,使社会的分工与合作达到空前的程度)。同时也扩大了社会的贫富差别,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这一系列变化对于唯物辩证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有三方面的意义。①.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使得社会发展变化的辩证性质日益彰显;③社会贫富分化,导致无产阶级的产生和队伍的壮大,社会矛盾的暴露激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中的主要观点①在自然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由于缺乏认识基础(实6验与定量研究)所造成的直观思辩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根据,批判了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我们考察自然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一幅生动联系的生动画面”;“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的运动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运动不变,运动的形式不变”;关于运动的原因:“不可追溯到比相作用更远的地方”)。②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培根经验论的形而上学的缺陷和笛卡尔唯理论中的唯心论倾向,把他们的归纳法和演绎法辩证地结合起来;批判了康德了“先验论”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唯心观点,并对他们,尤其是黑格尔关于思维的能动作用观点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改造;第一次把实践放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阐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认识发展的辩证法;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方法论。③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恩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基于比提出一系列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要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三、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和发展,先是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继之而来的是40年代之后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与信息革命。核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通讯技术、材料技术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科学革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拓展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更新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不是确定性的知识,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知识系统,科学有其内在的结构,存在着的自在的矛盾和动力)。另一方面,技术革命导致了世界性的产业革命,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改变着社会的基本结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切也导致了一系列重大的本体论的问题和重大的认识论问题,需要对之作出全方位的哲学回答。(一)由相对论引起的关于时空本质的思考1、狭义相对论7a在不同参照系列中运动次序性是不变的,但谈同时性无意义,列车实验1b时空特征的测定结果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3个公式(202221,1,10022VVVttllmmCCC),列车实验(2个)。c光速不变,①光速不衰减②光速为极限速度(2)广义相对论(前提:空间弯曲)即运动物体是沿一定曲率的空间行进a加速度,在本质上是引力(电梯实验)。b引力的本质是波,是一种长程作用力。c引力能使空间弯曲,能使物体内在过程减慢。(二)由量子力学对微观世界本质特征的揭示而导致的一些哲学问题1、量了世界的一些特征,分立性(由微波辐射表现出来,离散性、直接性不连续性、永恒性(电子验波永恒质子永恒)、不可预言性,测不准性)。2、由量子力学引起的一些哲学问题1)科学的可靠性与世界的可知性2)主观唯心主义复活,马赫:物是感觉的复合,当且仅当一个陈述的谓词能还原为知觉符号时才有科学的意义。知识只是一种约定,如欧氏几何学中以直线为最短,在非欧几何学中则以曲线为最短,万象唯心,万物唯识;因理论解释之需而假定的客体—理论客体越来越多,如电子、夸克、黑洞,地幔柱等。自然科学中普遍出现假说林立的景象,主客体之间的界线越来越不清晰;3)由实验干涉引起的哲学思考。观念、知识世界物理世界自在世界4)对逻辑的重视。科学表现出公理化、数字化、符号化、高度抽象化的新特征、新趋向5)对科学方法研究的推进。假设方法、公理化方法、模拟方法、系统论方法等方法论研究成为专门的知识体系。6)对科学内逻辑的思考(科学的本质、理论构建的程式、理论检验形式等)(三)由基本粒子的理论和宇宙理论引起的一些哲学问题。1、物质(世界)的可分性问题;2、世界的时空无限性问题;主体设置对象83、四种力场的统一性问题;(四)由系统理论引起的哲学问题①世界的系统性—非加和性,系统的普遍性;②世界的层次结构问题;③有序结构产生的机理问题,进化与退化的问题;④对世界复杂性的认识,对非线性方法的研究;(五)由现代技术革命引起的哲学问题1、由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引起的哲学问题1)对生命本质的揭示。生命的本质是蛋白体,蛋白体分为核糖和蛋白质,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核糖分为DNA、RNA。2)对生命起源的新认识。生命源于地表水体中的化学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3)对生物遗体机理的认识。通过DNA进行信息表达和信息传递。4)由生物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基因工程)引发的若干生命伦理问题。试管婴儿,亲情的丧失,伦理混乱;人的自主生产的工业化破坏了人类进化的自然规律。(被生者的权利,像机器生产一样;器管克隆—人能像机械装置一样,通过一件件零件的置换而青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