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常用德育原则导向性,疏导,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因材施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长善救失,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1,导向性原则概念: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概念:又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概念: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基本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的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严格认真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概念:是指进行德育教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相互连贯地执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加以的要求发展基本要求: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5,因材施教原则概念:是指德育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以及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基本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概念:是指德育教育要引导学生把课堂道德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养成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该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德育不应单纯寄望于课堂道德理论教育,而是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基本要求: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7,长善救失原则概念: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基本要求: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概念: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录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青少年缺乏一定的行为自控能力,这就决定了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必须加以必要的纪录约束基本要求: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概念: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两者辩论地结合起来基本要求: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1,说服法概念: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通过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分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基本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概念: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基本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要多选择那些具有道德智慧的榜样3,锻炼法概念: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委托任务、组织活动等要注意哪些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检查和坚持4,陶冶法概念: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注意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概念:表扬激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一般分为赞许和奖励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个等级: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几个等级基本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