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十九)——李白第4单元第2课要点链接课文内容述评艺术赏析作者介绍译文思考练习背景介绍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教学目的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古风》(其十九)的写作背景。二、通过欣赏《古风》(其十九)独特的艺术特点感受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才气与笔力。三、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性格,通过本诗体会李白出世与入世、独善与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返回教学重难点2.教学重难点作者的人生经历本诗的构思特点用典的含蓄贴切诗人的矛盾情感返回课文3.课文古风(其十九)——李白(唐)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返回作者简介4.引子——《寻李白》朗诵视频:作者介绍寻李白作者:余光中——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二十五岁离蜀远游天宝初,引荐应召,供奉翰林,不久遭馋去职。安史乱起,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于当涂(今安徽)接你回传说里去、•“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黄鹤楼搁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后,我国诗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特点诗作尤以古体和绝句见长。大多率性而出,自然成章,诗意简捷古朴,语言通俗流畅,用诗人自己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返回背景简介5.背景简介李白的《古风》是一组拟古诗,系诗人在长安期间及离开长安后的数年里所作五言古体的汇总,共有五十九首,既非作于一时一地,题材、内容也不相连属,大都认为诗人藉托古人故事讽喻时事政治或抒写人生感慨。安禄山在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发动叛乱,攻占了东都洛阳,次年正月称帝,大封伪官。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洛阳陷落之后。其时,李白寄身于安徽宣城一带。返回译文6.译文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返回内容述评7.内容评述前十句为一层:写诗人想象登上西岳华山的主峰莲花峰,看见了寓居的线女明星;明星霓裳广带,手持芙蓉,凌空飘升,并且邀请诗人去云台峰拜谒另一位神仙卫叔卿;诗人神思恍惚,与之同行。后四句为一层:诗人飘然升天之际俯视地界,只见洛阳一带的原野上到处是安史叛军,人民惨遭杀戮,血流遍野,而那些杀人如麻的禽兽却衣冠簪缨,坐列朝廷。内容述评a)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游仙诗,即古代借歌咏仙境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抒发情怀志向之诗。而李白此诗的主旨在表现求仙遁世的同时,还流露“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浓烈感情。c)本诗写巨大的变乱给予诗人精神上的震撼,使得他从超脱现实的心情中猛醒过来。诗用游仙体,前面写幻想中遗世独立的情趣,结尾从幻想回到现实,对叛军的残暴表示愤慨,对人民的苦难寄予同情。b)在这首《古风》里,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诗歌情调从悠扬到悲壮的急速变换,风格从飘逸到沉郁的强烈反差。d)总之,作者用用游仙体、卫叔卿的故事暗合自己的遭遇,虚构了一个莲峰插天、明星闪烁的仙境,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强烈的对照表现出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返回艺术赏析8.艺术赏析用典贴切含蓄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李白用此典故,不仅暗合着自身出入京城的遭际,含蓄地表示了对唐玄宗不知重用的失望,还隐隐然透露出“用则行,不用则藏”的怨艾和“欲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意味。构思新颖奇特诗意的突变是本诗整体构思的主要特点。这一突变,一则形成了飘渺美丽的仙境和血腥污浊的人世两个世界的强烈对比,二则造成了全诗情致从悠扬飘逸到沉郁悲愤的急剧转变,三则反映出诗人心中求仙遁世与治国安民的矛盾与冲突。返回思考练习9.思考练习返回一有人认为,这首诗重在“飘拂升天行”,主要是李白崇信道教、意欲避离乱世的思想体现。你怎么看二此诗从“驾鸿凌紫冥”到“俯视洛阳川”的突转,令人联想到屈原《离骚》的结构特点。试比较两者在精神上和艺术上的异同。三李白《古风》大多率性而出,直抒胸臆,人或讥其言意具尽,艺术上不含蓄,你是否想为他做些辩解?这首诗除了表现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求仙姿态外,同时又表达了诗人对尘世混乱的现实关切。这是它与其它求仙诗的区别所在。因为,求仙的本来含义是要抛弃尘世而“成仙”。但李白不可能真的弃人世而去,作为盛唐历史精神的体现者又怎会弃他的盛唐而去。诗人在遨游天空的居高临下中,又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怀,这是一种李白式的求仙诗。既有着道家的超越精神,又有着儒家的忧患精神。在这种矛盾的夹缝中,成就了李白。李白诗作大多率性而出,自然成章,诗意简捷古朴,语言通俗流畅,用诗人自己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作注脚,再恰当不过。急转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灭,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伤世哀生、无比沉痛的爱国心情。本课完以下是补充资料资料链接拓展阅读相关评论相关图片与其交好且并称“李杜”的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相关评论贺知章誉之为“谪仙”(《本事诗》)。返回拓展阅读鲜为人知的故事名字来历第一种说法: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父亲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李白的父亲回到蜀中先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才给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而得取得。拓展阅读道术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拓展阅读剑术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可见,李白是多么地钟情于剑了。返回相关图片相关图片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