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砥柱: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1937-194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砥柱: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1937-1945)1921年—1949年,28年的续火征程。1949年—2011年,62年的呕心建设。1921年—2011年,90年的奋斗历史。一条让民族腾飞,一条让人民族富足,一条让世界瞩目,一条伟大的道路。第四集砥柱: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1937—1945)。一、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的东北全境。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国民党当局却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不断妥协退让。日本侵略者气焰更加高涨,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这就是著名的《八一宣言》。《八一宣言》的发表,标志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基本形成,获得全国人民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支持。在国民党统治区,发生了巨大政治影响,有力的鼓舞和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2月9日,北平的进步师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群众抗日救亡斗争。这些情况表明,中国已处在政治大变动的前夜。把各种要求抗日的力量汇合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这是一项事关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在关键时刻,这一历史使命,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的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瓦窑堡会议分析了日本侵略中国之后,社会各阶级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就是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下发生的。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共产党人的高度民族责任感和大智慧的体现,促成了时局的转换。国内的主要力量,开始集中到民族抗日的伟大旗帜之下,为全面抗日战争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8月13日,日军又对上海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战。8月14日,面对全国汹涌的抗日怒潮,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历史走进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新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周恩来等再赴卢山、南京同蒋介石等进行谈判,就红军改编、陕甘宁边区体制等问题达成了协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次催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9月22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进步党派、抗日团体和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热烈欢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并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有重大意义。1937年8月下旬,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财政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这是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纲领所阐明的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却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1937年8月25日起,陕北的红军主力和南方的红色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红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1937年9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三、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洛川会议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会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任务是,到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和扩大人民军队,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既服从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总体战略,又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优势,在政治上保证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而是人民军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八路军刚开赴抗日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和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按中共中央的部署,在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敌后抗战的艰难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军队同群众结成血肉相连的关系,最初依托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牵制、打击日军,取得巨大成绩。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人,先后创建晋察冀、晋西北和大青山、晋冀豫、晋西南、山东、苏南、皖中等抗日根据地。战斗在白山黑水的东北抗日联军也十分活跃,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打击敌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大批爱国青年和抗日志士涌向延安,经过培养训练后,又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全面抗战开始之后,人民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和前途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亡国论”、“速胜论”等等不正确判断一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澄清这些错误观点,指明抗日战争的基本走势,成了指导抗日战争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洞察力,清晰地描绘出抗日战争发展过程的完整蓝图,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同时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也产生了影响。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终究没能抵御日军的疯狂进攻。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继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徐州之后再度失守,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四、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日本侵略军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策略,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而将主要力量用于打击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持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析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参战部队有105个团,约20万人,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作战1824次,沉重的打击了日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同时新四军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1941年至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极为猖狂,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中国共产党分析形势后,明确指出:人民抗战面临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是日益接近胜利的暂时困难,要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在党的领导下,敌后军民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创造和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卧袭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有效的歼敌法。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和反蚕食斗争,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敌后抗战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支持。五、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运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方面也开始转变其内外政策,将重点由对外抗日转向对内反共,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并且制造了一系列摩擦,如博山惨案、平江惨案、确山惨案和著名的皖南事变等。在不断制造军事冲突的同时,国民党还发动所有的宣传机器进行思想攻击,国民党大肆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等混淆视听,令很多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产生了迷茫和困惑。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全局出发,明确指出:整个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始终是第一位的;各阶级的利益,必须服从全民族的利益,针对国民党政策的逆转趋势。党鲜明的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揭露打击卖国汉奸汪精卫,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从根本上向全国人民阐明自己的理论和路线,给中国人民指明前进的道路和方向。1939年到1940年,毛泽东接连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理论著作,有力地批驳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荒谬言论,丰富和完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时候中国共产党还十分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开展了整风运动,进行了全党范围的普遍马克思主义教育。整风运动普遍提高了全党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六、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4月23日,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系统总结了24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全面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个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和党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制定了党的路线,规定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动夏季攻势作战,对日军占领的点线包围得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在行动上取得主动地位,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沦陷区城市党组织积极开展瓦解日、伪军工作,组织地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里应外合,配合反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