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上海同濟大學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1地域建築與建築史研究的時代意義-以臺灣地區傳統建築為例-*簡聰敏淡江大學土木研究所建築組博士生**閻亞寧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摘要全球化與國際化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要發展趨勢,網路與通訊科技的蓬勃,宣告地球村時代的來臨,當人們坐享取手可得的便捷資訊時,原來駐足的在地文化(localculture)正藉由地域的跨越路徑,進行文化輸出的活動。自二十世紀初的包浩斯(Bauhaus)到後起爭峰的國際樣式(TheInternationalstyle);乃至於後工業、資訊時代的數位建築,引領了一股對現代建築的革命思潮;卻遺忘了既往地方文化活動所駐留的軌跡。國人研究中國建築史的進程甚晚,海峽兩岸至今僅六十、七十餘年的歷史,研究成果仍顯不足。面對中國建築地域性與文化特質研究的再延續,及受制於跨國文化融合與衝擊的牽動;引起對中國建築史學的研究定位、重要性及未來走向為何?進行提問,其意義與看法如下:一、相關史料文獻資料的陸續出版,學者雖已注意到中國,區域建築史研究的重要性,唯仍多停留在地域尺度較大的課題,不易彰顯地域建築的文化特質。反觀,在臺灣,由早期對單體建築研究逐漸將研究尺度放大,藉田野調查、訪談、踏勘等第一手史料,作為建構地域建築史的研究基礎,累積的研究成果,逐漸形成地域建築的論域;可充實在建築史學的內涵。二、全球化,拉近了空間距離與增進文化的重疊與流動;並驅使文化建構在跨知識領域上。因此,跨地域空間、知識論域的地域建築與建築史研究,預見將成為未來中國建築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臺灣是傳統漢文化移民社會的一支,經衍化後逐漸形成具東西文化複合及多元特質的體系。藉史料相關文獻的回顧及長期對地區建築文化活動的體察紀錄;辯証臺灣由移民社會,將中國原鄉建築型式移入臺灣,經基型(prototype)演化並轉化為地域衍化下的「新基型」(new-protype)過程。本研究論述的重點如次:(一)藉二十世紀重拾七十年代興起的研究觀點,以歷史地理學及西方批判地域建築史觀,說明中國地區,由文化流動現象產生的地域建築與建築史研究的前瞻性與時代意義。(二)藉臺灣地區傳統建築地域特質研究為例,辯證文化流動下,地域特質與建築文化的互動關係,並說明臺灣地區地域建築史研究的價值與意義。關鍵字:全球化、地域建築、地域文化、文化流動第四屆上海同濟大學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2壹、緒論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流動的時代,所有物質與文化的流動,在全球化效應中快速的生產。代表歷史的時間軸與地理的空間向度,在這股文化流動中,產生了多元與混沌的文化融合現象。既往多以形式、表徵意義及二元結構論作為科學論證的研究論述基礎,與現代追求物質真相的研究態度逐漸悖道而馳。因此,本研究立足全球化觀點下,所產生物質與文化的流動現象,以臺灣地區傳統建築為對象,探究地域建築與在地文化在交互作用下,所呈現隱含的文化特質與真相;並藉由地域聚落地理及地域文化紋理所織成的地域文化譜系,論證大木作匠派、匠師及傳統建築空間符號及語意類型系統,於臺灣傳統建築地域性文化的演化過程與特質,並進一步探討臺灣傳統建築所處的史觀定位與意義。回溯歷史,自西元1661年起,臺灣即由一個傳統漢文化為基礎的移民社會,繁衍過程中受到西洋風交錯影響,逐漸形成具東西文化複合多元特質的體系。相對於中國文化移轉下的臺灣,承襲自中國南方的傳統建築式樣,即被視為原鄉對照的「基型」。這股文化移轉下的原鄉移民現象,在臺灣逐步生成了新傳統的建築式樣,稱為衍化後的「新基型」,如圖1、2所示。臺灣地區傳統建築文化脈絡紋理及匠師譜系,亟待藉跨領域論述推論旁證,及自諸多田野文獻、訪談、手稿、方志圖版驗證;方可進行描述性推論;藉以建構出臺灣地域建築史支脈。圖1西元1926年來臺漢人原鄉遷徙路線示意圖(資料來源:黃為雋、尚廓等,《閩粵民居》,1993,p.135)臺灣:係指臺灣本島、澎湖列島及金門地區。傳統建築:西元1949年以前,由漢文化為主體的臺灣建築,源自中國閩南、粵東地區的中國傳統建築南方式樣的建築原形,在研究時軸間因自變(新建、修繕)或因變(新文化與政治的活動)所產生的衍化形式。為使研究主體完整,將西洋風建築式樣亦視為一種特殊的「傳統建築」式樣。基型:相對於臺灣的中國南方閩、粵地區,為原鄉傳統社會中既成已發展穩定的傳統式樣,應視為一種基於中心文化思想與起源的原形(Architype),這些式樣隨著移民的過程投射到臺灣成為第一代的基礎形式,可視為一種基型(Prototype)。衍化:按說文解字,「衍」:為延長,繁盛之意。衍化即「演化」的延伸,意為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推演變化;存在著集體意識所達成的共同行為。本研究將這股地域文化移轉下的原鄉移民現象,在臺灣所移植生成的新傳統建築式樣,視為一種集體式的衍化現象。意指原鄉「原形」轉化成前述「基型」的過程,因臺灣移民社會產生的物質與族群文化流動的動態本質,所造成自變與應變型為謂之。文化投射線culturalmirror第四屆上海同濟大學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3圖2西元1926年:台灣漢族移民之原籍分佈(資料來源:陳正祥,1980:30)清代以後,自中國大陸移民原籍多偏於閩(福建)、粵(廣東)二省。閩籍者以泉州、漳州、汀洲、興化四府居多;粵籍者以惠州、潮州及嘉應州三府居多。按1926年陳正祥對原鄉移民人口的統計,各地移民總計人數約為370於萬人。泉州人來臺最早,多居於濱海ㄧ帶或港口,從事工商業;漳州人多居於離海較遠處的內陸,多從事農業,潮州的客家人來臺最晚只能佔有台地了。臺灣傳統建築,淵源於大陸地區閩南、粵東一帶,雖可依文化遷徙脈絡概分為漳州、泉州、潮州等三大建築支系;然而由建築史、移民開發史等文獻及相關史料研究發現,此種概略區分建築衍化背景與類型的觀點,仍有諸多細部亟待進一步研究與驗證。近代日本地理學者富田芳郎《臺灣地形發達史の研究》及《臺灣鄉鎮地理學的研究,1955》中,所論述台灣的村落居住形態,以濁水溪流域為界,南部為集居型,北部為散居型,中部為遷移型。形成此兩種村落居住形態的原因為主要受地形、氣候、原始景觀、移民開墾的組織關係、經營型態、自衛性措施等。因此,自南北村落集居形式所發展的聚落文化中,將可推論歸納出早期自中國原鄉遷徙來台灣路線與集居位置,由血緣關係、信仰及住居形式的地域性文化演譯,確立臺灣傳統建築在早期臺灣聚落空間文化中的構築意涵,及其對文化譜系脈絡之體現。這樣的觀點可自陳正祥《臺灣地誌,1959》,及西元1970-1988年間,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1987)、〈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1975)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1987)等,對台灣地域內社會1.左圖為西元1926年漢族移民定居分佈概況。移民系主要可區分為福建(閩)與廣東(粵)兩大原鄉祖籍系統。2.祖籍閩系原鄉移民分別以來自泉州、漳州、福州等三大族群為主;其中泉州人定居在沿海ㄧ帶,而漳州人則是分布定居在介於丘陵地及沿海之間的平原地區為主。3.粵系則以嘉應州、惠州及潮州為主,以丘陵地形為定居地,台灣花東、桃竹苗及台南以南地區一帶以嘉應州、惠州人分佈為主,中部地區以粵系潮州人零星分佈於八卦山系及台地一帶及嘉南平原北側。第四屆上海同濟大學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4組織及民間生活信仰中,祭祀圈與信仰圈的論述;及1939年增田福太郎的《臺灣の宗教》以專章討論土地公廟存在與信仰的諸相得到旁證。另於2005年,臺灣國科會《八卦山系傳統建築大木作形式與源流之研究》(NSC-94-2415-H-163-003),亦發現大陸漳南系統,在臺灣彰化地區八卦山系衍化的地域性特質。綜上,不同領域研究的論述,及近年相關文獻,可以瞭解臺灣地區由地理歷史、文化、人類、社會等跨學門領域,所建構臺灣傳統建築的空間地理,儼然構成臺灣地區傳統建築形成地域性特質的文脈;亦體現臺灣傳統建築為中國南方地區原鄉傳統建築構築系譜下之一支。因此,關於臺灣傳統建築地域性特質內涵之論述,與臺灣民間社會地域構成中的地域聚落空間(移民聚落、聚落文化、聚落紋理)、地域文化紋理(生活圈、祭祀圈、信仰圈)、地域文化譜系(大木作匠派、匠師、空間符號及語意類型系統)等三大體系與旁支所形成的地域性紋脈的涵構階層論述關係甚為密切。這樣的論述,亦可反映在臺灣過去百年宗教活動(神祇、遶境、定點定時的地方廟會及節慶),所形成以各移民系聚落為中心,所產生的大小不同的祭祀圈與信仰圈現象,如照片1所示。照片1日治時期台灣中元普渡祭禮。在台灣平原或海港、河港聚落中,皆有以廟為中心展開的聚落形式。(資料來源:賴志彰、張興國,《蓬萊舊庄-台灣城鄉聚落》,1997,p.23)日本學者岡田謙創用術語。認為對任意神祇的崇拜都有著一定的範圍,諸如對某ㄧ神祇的崇拜範圍就構成了一定的祭祀圈。人類學家透過祭祀圈的構擬,便可以測定區域或村落地範圍,同時還可以透過祭祀圈的形成,探求區域聯合體的形成過程。(陳國強,《文化人類學辭典》,2002,p.211);另外,師大地理系施添福:「祭祀圈指涉一定的地域範圍,以及這個範圍內所有居民義務性的共同祭祀組織與祭祀活動。」關於祭祀圈的概念各家學者定義接近,卻仍有些許差異;本研究以中研院民族所林美容的彙整定義:「指祭祀圈為為了共神信仰而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謂之。」(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2006,p.p.29-30)所謂信仰圈,是以某ㄧ神明或(和)其分身之信仰為中心,信徒所形成的志願性宗教組織,信徒的分布有一定的範圍,通常必須超越地方社區的範圍,才有信仰圈的可言。師大地理系學研究所高麗珍的碩士論文「朝拜場」(pilgrimagefield)的概念來描述到松柏嶺受天宮去進香及分火者的分布範圍(高麗珍,1988:70)。此一概念應更能切合沒有清楚界線,沒有固定組織且為跨地理區的信仰範圍。(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2006,p.p.33-34)第四屆上海同濟大學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5在臺灣,早期漳、泉兩族先民自大陸移民遷來,以西岸中南部沿海地區墾居為主,由北、中、南三個主要方向,朝縱深內地山麓平原或丘陵、盆地區域擴大各自文化領域的生活圈。因此,本研究依陳正祥近代在臺灣地誌中,將臺灣依地理區域區分為中部山區、北部丘陵區、西部平原區及東南丘陵區等四大地理區塊;從臺灣地區自1661年至1949年間,傳統建築與地域性聚落空間分佈現況,存在與中國南方閩、粵地區原鄉對應的關係及衍化現象的論述出發,以臺灣地區存有相似的地域性建築研究紋脈逐循彙整,主要研究對象以三大移民支系,及大木作匠派在臺灣傳統建築的聚居、營建行為等活動與聚落空間及文化紋理的關係為主。探討中國地區移民臺灣的聚落中心,從傳統建築大木匠派作品分布及移民遷徙路線、屯墾聚落區位的分布;進一步驗證臺灣傳統建築與移民聚落變遷過程的相關性;藉以作為描述推論臺灣地區由移民社會將原鄉建築型式移入臺灣,轉化為地域衍化成「新基型」的過程。以說明建構臺灣傳統建築史與史觀定位的立即性與重要性;及正視研究地域建築與文化相互作用下,地域性特質與歷史價值。貳、國內外相關文獻回溯及研究論述的時代意義建築史研究係以基本史觀論述出發,探究基礎研究的本質,並包含了人類學、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與政治學等知識範疇;各時期地域發展的建築譜系脈絡與形式風格特質,更為歷史與實證研究的真實性見證。臺灣地區傳統建築源於大陸閩南、粵東一帶,過去研究主因受制於政治與地域環境因素的干擾,成果相當有限;臺灣地區自解嚴開放後,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交流限制才得以疏解,兩岸傳統建築才得以溯本清源。相對地,對於臺灣地區傳統建築的發展研究,直至近三十年在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公布與專家學者引領鼓吹下,才逐漸受到重視。既往,研究領域多以狹義的單一建築類型個案作品,或個別匠師派別的研究分析為主,顯少由文化、歷史地理、人類、社會活動出發,從論述地域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