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83)(1/20)、在广州的茶楼喝茶,结帐时应对服务员说:(B)。(3分)A、卖单B、埋单C、买单D、结单(2/20)、“桑基鱼塘”是(A)独有的农业经济形式。(3分)A、珠江三角洲B、客家山区C、潮汕平原D、雷州半岛(3/20)、自汉代起,(C)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3分)A、潮州B、雷州C、广州D、阳江(4/20)、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D)进入岭南的。(3分)A、华南巷B、百越巷C、十三巷D、珠玑巷(5/20)、岭南地区以(D)为主。(3分)A、丘陵B、平原C、山地D、山地和丘陵(6/20)、“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3分)CA、韩愈B、梁启超C、苏东坡D、黄遵宪(7/20)、岭南可以成为广东的代名词,是因为(A)。(3分)A、岭南大部分的地区是在广东省内B、岭南一半的地区是在广东省内C、岭南全部的地区都在广东省内D、ABC的说法都对(8/20)、近代历史名人丘逢甲是(C)。(3分)A、潮州人B、雷州人C、梅县人D、新会人(9/20)、汉代所置的(B)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清远一带)、龙川、四会和揭阳六县。(3分)A、桂林郡B、南海郡C、象郡D、广府郡(10/20)、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B)声,而该声调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这是最具特色的。(3分)A、上B、入C、平D、去(11/20)、秦代时,秦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如今的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B)。(3分)A、象郡B、南海郡C、桂林郡(12/20)、(A)是广府人与其地方人相比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3分)A、经商意识B、贵族意识C、平民意识D、农民意识(13/20)、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最后是在(B)赴海而死的。(3分)A、广东雷州的徐闻B、广东新会的崖门C、广东的伶仃洋D、广州湾(14/20)、号称祖先曾是“中原望族”的是(C)。(3分)A、广府人B、潮汕人C、客家人D、雷州人(15/20)、南越国是被(A)灭亡的。(3分)A、西汉武帝B、波伏将军C、秦始皇D、南海郡尉任嚣(16/20)、潮汕话的声调有(A)。(3分)A、8个B、9个C、6个D、10个(17/20)、文白异读是(C)的特色。(3分)A、客家话B、广府话C、潮汕话D、壮侗语系(18/20)、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B)遗迹。(3分)A、河姆渡B、马坝人C、大汶口D、客家人(19/20)、秦汉以后,因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中原战祸、天灾等因素,引发中原地区汉人多次大规模向南迁徙,最终在岭南形成了今天的(B)。(3分)A、潮汕民系B、客家民系C、广府民系D、谅雷民系(20/20)、岭南的“岭”,是指(D)。(3分)A、骑田岭B、都庞岭C、大庾岭D、南岭(1/5)、广府民系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通行广州话。(2分)AA、错误B、正确(2/5)、客家民系的形成以西晋末和北宋末迁徙的规模最大,以宋末和明末清初迁徙的目的地最集中。(2分)BA、错误B、正确(3/5)、广东的河源有“世界客都”之称,广东的梅州有“客家古邑”之说。(2分)AA、错误B、正确(4/5)、广府民系指的大体上就是以上地区使用越方言的汉族居民。(2分)AA、错误B、正确(5/5)、广东借助其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交流时,粤语成了除普通话以外的最重要方言。(2分)BA、错误B、正确(1/10)、一个民系成熟的标志是(ABCD)。(3分)A、具有共同的文化心理B、具有共同的喜好C、具有共同的语言D、具有共同的生活习惯(2/10)、宋元初时期,潮汕民系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ABCD)。(3分)A、闽人的大量迁入B、闽人风俗的影响C、朝廷官员的影响D、闽地望族的影响(3/10)、客家人迁徙的主要动因有(BCD)。(3分)A、求学外迁B、从商务工外迁C、避难外迁D、官府组织外迁(4/10)、客家方言主要在以下地区使用(ACD)。(3分)A、兴宁B、徐闻C、河源D、韶关(5/10)、所谓“四头四尾”即家头窖尾、(ABD),是对客家妇女吃苦、勤劳、持家的真实写照。(3分)A、灶头灶尾B、针头线尾C、地头屋尾D、田头地尾(6/10)、汉代所置的南海郡,管辖(ABCD)、中宿和揭阳六县,有近两万户人家,人口近十万人。(3分)A、龙川B、四会C、番禺D、博罗(7/10)、一个民系民性的形成是与其所在的(ACD)等和文化要素有关。(3分)A、地形B、人口C、疆域D、气候(8/10)、现在公认的代表潮汕文化特征的民俗事象是(ABCD)。(3分)A、木雕B、游神C、潮州菜D、工夫茶(9/10)、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是(BCD)。(3分)A、崇尚经商B、吃苦耐劳C、不忘祖宗言D、归根认祖(10/10)、从民族民系来看,岭南文化可以大致分为(ACD)。(3分)A、潮汕文化B、琼雷文化C、广府文化D、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