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解协调模型的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作者:单松波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方生.陈秀玲关于黄淮海东部平原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地下水2002,24(3)黄淮海东部平原是旱涝碱咸灾害俱存、水资源最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最为恶化、南水北调受水的重点地区.这个地区如何做到先节水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是南水北调前期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路、措施及科学研究与示范的建议.2.学位论文崔志清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模式研究2008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使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缓解河北省严重缺水状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受水区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管理模式研究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从需水结构调控、污水资源化利用、多种水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在需水结构调控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比例合理性的判断方法,得出河北省产业结构比例总体看比较合理,但第二产业比例偏高、第三产业比例偏低的结论。按照shift-share分析法,计算得出河北省产业总体竞争力较弱,特别是第三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的结论,给出了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巩固第二产业主导地位、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竞争力等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设性意见。基于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建立以供水效益最大、产业增加值最大、区域失业人口最小、COD排放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水资源和环境为主要约束条件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和工业结构优化模型。在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方面,系统分析建立了污水排放量预测的统计外延法、排放系数法、数据加载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等污水排放预测方法及其使用条件,并计算预测了不同水平年总的污水资源量。系统分析了灌溉回用水、工业回用水、生活杂用水、市政用杂用水和地下水人工回灌水质指标及标准,预测了污水资源处理量和可利用量,提出了污水回用原则、回用范围和污水回用模式,为受水区多种水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依据。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中水、微咸水等多种水源并存状况。从受水区的水资源系统实际出发,提出了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以供水条件、水源条件等基本相似为原则,把受水区水资源系统划为18个分区,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从各分区子系统优化配置入手,利用大系统优化的分解协调方法,建立了复杂优化问题的时空分解与耦合求解方法,求出最佳协调解。根据当地地表水与中线来水量之间的互补性,确定了九种组合来进行水资源配置模拟计算,给出不同情景下的计算成果,为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在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方面,根据国家确定的“政府宏观控制、准市场机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总体思路,参考国内外大型调水工程以及南水北调主体工程水资源和建设运营体制,确定了制定受水区水资源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受水区水资源管理和工程建设运营的模式,即“省级统管、按行政地域分管和省级统管与地方分管相结合”的三种模式,并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提出了采用模式三的推荐意见。对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水价形成机制、水费征收等制度体系和水权管理进行了探讨。3.期刊论文严军.胡建兰.苗卉.丁占稳.孙东坡.YANJun.HUJianlan.MIAOHui.DINGZhanwen.SUNDongpo南水北调对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水力发电学报2007,26(3)南水北调工程规模空前、影响面广,对促进华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是很有利的.但调水也将对水源地的水资源状况产生各种影响,水环境承受压力的增加会降低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并可能制约长江流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本文在肯定南水北调巨大经济、环境效益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调水工程,分析了调水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长江流域调水后水资源承载力因子的变化,并提出了减小负面影响的对策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4.期刊论文苗红昌.YANZhen-zhen.MIAOHong-chang.YANZhen-zhen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河南省受水区将形成一个由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城市中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供水系统.针对南水北调来水过程不均,受水区水缺乏必要的调蓄工程等特点,分析制定了水资源配置原则,建立了多水源、多目标联合调算的水资源配置模型,通过长系列供需平衡计算,合理确定了不同受水区域和不同部门间的供需水量,并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和当地水资源的建议和措施.为保障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5.期刊论文牛文娟.王慧敏.NIUWen-juan.WANGHui-min基于CAS理论的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水资源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此,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简称CAS)理论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并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优化配置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除个别省份外,其他各省和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协调度都随着调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个别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协调度与调水量的非完全正比例关系,是子系统在调水量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6.期刊论文吴泽宁.左其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探讨-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2,23(3)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特点及其在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系统的工程和空间范围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系统的构成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研究内容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7.学位论文王海潮跨流域调水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2006跨流域调水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论文在研究跨流域调水受水区水资源系统特点、需水情况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受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利用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需水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并与需水预测的指标分析法进行了对比,表明其在需水量预测上是可行的,为需水量预测建立了一种新的算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来水与当地水进行了频率分析,显示出中线来水与当地地表水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表明中线来水与当地水联合配置具有较大潜在效益。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受水区的水资源系统由多水源、多调蓄工程、多用水户和多排水系统构成的特点,在水资源系统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受水区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利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多目标决策一理想点法、递进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计算成果表明,所建立的配置模型与求解方法是合理的,优化配置结果可行,对同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8.期刊论文李颖智.许广明.吕科建南水北调后石家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节水灌溉2007,(8)南水北调中线实施后,石家庄市将获得外调水资源,这在缓解当地水资源匮乏现状的同时,也给石家庄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带了新的问题.在对石家庄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外来调水量进行分析基础上,预测了2010年石家庄市的水资源供求关系,利用目标规划法,建立了石家庄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用GLPS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2010年,石家庄市在保证满足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农业用水量将短缺7.795×108m3,占总需水量的20.6%,缺水形式依然严峻.9.期刊论文董贵明.束龙仓.陈南祥.田娟.DONGGui-ming.SHULong-cang.CHENNan-xiang.TIANJuan基于ArcEngine网络模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开发-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35)把ESRI公司的ArcEngine(ArcGISEngine)组件库中的网络模型应用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开发过程中.重点介绍了ArcEngine网络模型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开发步骤.以ArcEngine网络模型在南水北调中线河南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开发中的应用为例,对具体功能的实现做出了分析.开发实例表明,ArcEngine网络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开发中充分发挥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系统中GIS模型和专业模型的耦合.10.学位论文刘卫国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机制研究2008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受水区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多种水源供水格局。由于调水成本的不同,一般而言,调水的水价会高于当地水源的水价。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供水公司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多用当地水源的水,继续超采地下水。这不仅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还会造成南水北调工程投资的浪费,使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不能全面实现。在受水区多水源供水的情况下,调入水源水价和当地水源水价如何确定,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好发挥南水北调工程预期的功能和效益,实现受水区多水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合理的水价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采用多学科融合交叉的研究思路,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科学、水利科学、概率统计等基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南水北调工程两部制丰枯水价模型和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并对南水北调工程水价模型进行了具体应用。首先,论文针对水资源的多重属性,探讨了南水北调工程水价的本质,分析了水价对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其次,论文对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制定原则,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成本的内容,设想了两种供水两部制水价模型:①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两部制丰枯水价模型;②基于定额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两部制水价模型。第三,论文对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两部制模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成本分摊和受水区用水定额问题。第四,论文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存在多种水源的特点,建立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边际成本水价模型和改善水资源保护的完全成本水价模型这两种多水源水价模型。第五,论文按照构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两部制水价模型,分别测算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各省(市)口门水价;按照构建的多水源水价模型,测算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最后,论文从改革政府水资源管理体制、设立南水北调工程价格管理委员会、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水市场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四个方面论述了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的运行保障机制。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aeac4a6-376e-4ff7-9ef8-9dc60159b52b下载时间:201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