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和。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另一类是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基本特征上。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三项基本原则。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二、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A.选题和提出假说B.设计研究方案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描述心理事件B.揭示心理规律C.探明心理结构D.确定心理机能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A.刺激变量B.中介变量C.反应变量D.机体变量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A.变量的因果关系B.负相关C.相关的强度D.正相关三、名词解释1.认知过程2.意志过程3.心理状态4.心理特征5.心理结构四、简答题1.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2.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3.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4.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5.什么是实验法?五、分析题1.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3.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4.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5.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六、论述题1.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2.怎样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3.怎样才能做到使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公开接受检验?4.阐述心理学研究中对主客观资料进行科学整合的含义。5.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特点。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是由巨量神经细胞形成的神经组织与结构的总称,可分为和。2.脑是主要部分,在构造上,按部位的不同分为、和三大部分。3.后脑(hindbrain)位居脑的后下部,其中包括三部分:,和。4.中脑(midbrain)位于之上,是与的反射中枢。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5.前脑(forebrain)是脑的最复杂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前脑主要包括五部分:,,,,。二、选择题1.脑的三个主要的机能系统是(),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分工和协作。A.感觉机能系统B.运动机能系统C.联络机能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2.下列哪些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A.细胞体B.树突C.轴突D.髓鞘3.大脑皮质的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感觉投射有()特点。A.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交叉的B.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倒置的C.感觉不灵敏的部位,所占的代表区域较大D.感觉灵敏的部位所占的代表区域较大4.能应用与人类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有()。A.选择性繁殖家谱分析法B.群体调查分析法C.家谱分析法D.双生子研究三、名词解释1.中枢神经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3.选择性繁殖4.遗传5.表现型四、简答题1.什么是全或无定律?2.什么是内分泌系统?3.什么是功能磁共振成像?4.什么是双生子研究?5.什么是事件相关电位?五、分析题1.分析各大脑皮质投射区的主要特点。2.分析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机能特点。3.分析大脑皮质联络区的主要特点。4.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机能。5.分析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六、论述题1.试述心理脑机制的研究方法。2.讨论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3.论述神经系统各部及其主要机能4.论述脑的运动机能系统的主要特点。第三章心理的环境基础一、填空题1.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基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需要具备三个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5.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称为__________。6.风俗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二、选择题1.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提出的重要环境理论是()。A.行为环境理论B.社会生态系统理论C.动力场理论D.心理社会发展论。2.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下列属于亚文化的是()。A.人种文化B.年龄文化C.郊区文化D.学校文化。3.“口服心服”和“口服心不服”反映的心理现象是()。A.从众B.服从C.听从D.盲从。4.在现代社会中,多数手机用户的铃声都采用彩玲,这反映的社会心理现象是()。A.舆论B.服从C.风俗D.时尚。三、名词解释1.心理环境2.社会影响3.从众4.舆论5.群体人格四、简答题1.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什么意义?2.从众的原因有哪些?3.高社会密度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哪些?4.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哪些类型?五、分析题1.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老师也经常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教导学生,你认为这些做法合理吗?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2.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但人们对网络的作用却是褒贬不一,对此你如何评价?3.2007年山西洪洞黑煤窑非法用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山西黑砖窑事件早在02年就有所曝光,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连总理也做了批示的,但却没有根治,事隔四五年后,经记者一再报到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效应,这种事情最终在相关部分的干预下得到了有效解决,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事件得以解决的原因?六、论述题1.试述心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理论2.试述拷贝世界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式。3.试述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影响的主要表现。4.举例说明舆论、风俗和时尚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一、填空题1.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个体生长和发育中非常繁忙、最引人注目的阶段是____________。3.脑的发育在个体早期相当迅速,约在__________岁时就几乎达到成人水平。4.现代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5.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6.青少年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的到来。二、选择题1.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维果茨基C.柯尔伯格D.埃里克森2.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A.访谈法B.对偶故事法C.实验法D.两难故事法。3.依据皮亚杰的观察发现,儿童认知发展中形成“守恒”观念的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难过,通常停止探索活动;等与母亲重聚时受到抚慰,很容易回到探索活动中,这反映出的婴儿依恋行为是()。A.安全性依恋B.不安全-回避型依恋C.不安全-抵抗型依恋D.无定向型依恋。5.个人一生发展中,在家庭生活及职业上的创造力感和成就感的高峰期属于()。A.青少年期B.成年早期C.中年期D.老年期三、名词解释1.毕生发展2.横断研究3.依恋4.自我同一性5。年龄特征四、简答题1.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2.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有哪些?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4.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分析题1.现代教育中,同一批入校的学生在年龄上相近,但学校往往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把他们分成A、B、C班三类,分别进行教学和管理。对此有的学生很不满,社会和家长也多有怨言,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学家,你该如何看待这种做法呢?2.现在,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城市目前几乎为100%,全国农村也在70%以上,独特的先天和后天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孤僻、社会交往不良,焦虑退缩等。请你从依恋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3.假如有个学生要打扫教室卫生,因为没有工具,就去后勤处借,而后勤处借口工具都发到每个班里了为由不借给他,这个学生在打扫卫生和偷工具之间徘徊了良久,觉得偷工具来打扫卫生以避免第二天的惩罚。请你站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角度来对这一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2.比较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3.试述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特点。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一、填空题1.__________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2.动机具有三种功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4.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5._______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是()。A.动机B.需要C.信念D.世界观2.即使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导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A.需求的作用B.内驱力的作用C.诱因的作用D.强化的作用多项选择3.下列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有()A.依恋需要B.生理需要C.安全需要D.审美需要E.成就需要4.下列属于社会性需要的有()A.成就需要B.审美需要C.性需要D.交往需要E.权力需要5.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有()A.理想B.内驱力C.兴趣D.信念E.诱因三、名词解释1.需要2.动机3.本能4.内驱力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6.价值观四、简答题1.需要和动机如何分类?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关系怎样?3.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各有哪些表现?4.简述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5.简述内驱力降低理论6.简述期望理论五、分析题1.需要越强,动机就越强。试分析这句话的合理性。2.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避免向敌人暴露目标,邱少云同志任凭烈火烧身而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试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分析其原因。3.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严重,试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分析其原因。六、论述题1.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为什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价值观?3.请自己反思一下:我为什么上大学?第六章感觉一、填空题1.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方式代表或表示作用于机体身上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_____。3.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类。4.心理测量函数表明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5.光谱具有三维特点:波长、强度和纯度。这些特征分别与我们视觉经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6.颜色混合规律主要有下列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7.声波的频率决定着我们听觉的______。声波的振幅引起听觉经验的是______。8.根据波形和振幅是否有周期性的振动,可把声音分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