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源国际一期7栋1~5单元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四川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测量放线与沉降观测方案一、施工准备(一)、熟悉和审查图纸1、熟悉和审查图纸(1)熟悉总平面布置和设计说明,了解工程所在位置与场区范围,周围环境以及原有建筑物、道路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场地形等。(2)了解建筑红线桩的位置及坐标,水准点的位置及绝对高程,±0.000与绝对高程的相互关系,建筑物的定位依据和条件。(3)了解建筑物的坐标方位,主要轴线之间的间距及夹角,室外地坪的布置,道路和各类管线的安排。(4)熟悉建筑施工图,以便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形状、尺寸和构造有全面了解,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审核图纸重点审核各轴线尺寸,并对各轴线尺寸进行累计,以校核建筑物的总尺寸。检查各类图纸的尺寸有无矛盾,标高是否一致。(5)熟悉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结构施工图和有关大样图,它是结构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应着重掌握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墙宽、柱断面、梁断面与跨度等)。(二)、制订测量放线方案1、确定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测量人员不少于2人。2、在现场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时,要与各方协调一致,选好点位,以保证控制网中主要点位能长期、稳定的保留。3、测量放线方案应包括:对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场地测量准备工作;起始依据的校测,现场控制网的测设;建筑物定位和基础工程测量放线;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的要求与测法;验线工作;编制测量放线工作进度,仪器需要量及测量人员安排等。4、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的要求与测法。5、轴线采用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方法。(三)、测量原则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及设计图纸上制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精密的光学经纬仪、激光铅垂仪,水准仪、钢尺进行轴线网点和工程标高的测设。2、施工时,根据所提供的具体坐标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控制网的测放方案,并严格遵循。3、测量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先测准各主要轴线和基准标高点,再测设细部尺寸定位和构件标高。4、使用精密光学经纬仪进行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测量应采用往返测量,不少于一个测回,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四)、测量仪器的检定、检校与选用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测量仪器及其用途风下表。主要测量仪器及用途以上所列的主要测量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定期到市计量检定站,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仪器、工具定期清洁保养,经纬仪、水准仪等检测仪器按照检定规程规定,在其检定周期内,要对仪器主要轴线进行校核,保证观测精度。检测仪器定员使用,不得随意使用,严防损坏。1、测量中所用仪器和钢尺,必须根据国家《计量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送当地计量器具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2、根据经纬仪与水准仪检定规程规定,在其检定周期内,每月还需对主要轴线关系进行检校,以保证观测精度。(1)经纬仪的检效:经纬仪有四条主要轴线:视准轴(CC)、横轴(HH)、度盘长水准器轴(LL)和竖轴(VV),它们之间应具备的几何关系是:LL⊥VV、序号仪器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经纬仪TDZ2GCL台1放线2激光铅垂仪DZJ6台1精度1/2万3线锤10kg个2放线4水准仪DSZ2(蘇州)台1沉降观测5英钢尺个2沉降观测6钢卷尺50m把2测量、放线7钢卷尺30m把1测量、放线8游标卡尺个2测量9对讲机500m台6测量、放线CC⊥HH和HH⊥VV。(2)水准仪的检校:水准仪有视准轴(CC)、长水准器轴(LL)、圆水准器轴(L′L′)和竖轴(VV)四条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具备LL∥CC和L′L′∥VV。二、控制点的布设由于柱基部分已施工完毕,楼层控制点已布设好,故要求仔细复核甲方提供的控制点,无误后利用并加以保护。1、轴线控制点的布置:轴线控制点分别布置在1-Q轴交1-15轴;1-A轴交1-15轴;3-1轴交3-P轴;5-1轴交5-A轴;7-Q轴义1-16轴处。轴线控制点布置详后页附图1~5页。2、沉降观测控制点的布置:沉降观测控制点布置详后页附图6。三、建筑物定位和放线1、在±0.000以上控制轴线的传递采用内部控制天顶准直法,首先将控制轴线的交点投放在首层楼板上,并弹出墨线。在控制轴线的交点上埋设钢板(200×200×5mm)刻“+”字定位,并砌砖保护。从首层顶板起,每层相应位置预留控制轴线交点传递孔(200mm×200mmm),洞边用砂浆砌砖做300mm高挡水带,然后用激光铅垂仪将轴线铅直向上投测,并经闭合校对无误后,作为放线依据,轴线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参见附图1-5页。2、控制轴线投测的精度要求轴线交点检验时,其精度应满足:测距对中误差1/20000,测角对中误差<4”;每一控制轴线的直线度限差在180度在±4”以内,夹角的限差应在α±4”以内,所有用角度控制的控制轴线均应以长边为基线,两测回确定。3、采用垂准仪向上投测时,应严格对中,激光接受靶上的红色光斑应控制在D<4mm以内,并且按转900递增投点四次,取其交点作为投点。投点确定后,就严格按控制轴线投测精度进行角度与距离的校核,无误后,即可放出该层控制轴线;误差超限时,应找出原因,并重投,以保证测量精度。四、建筑物轴线的投测1、主控轴线的引测根据甲方提供的轴线位置及坐标体系,用经纬仪引测主轴线控制网。根据本工程特点,由1-15轴与1-A(2-A)轴、3-1轴与1-A(2-A)轴、5-1轴与5-C轴形成直角轴线,作为楼层平面控制轴线,根据已有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特别是±0.000层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做标记。以后每完成一层楼面用锤球或经纬仪(铅垂仪)把±0.00层的控制轴线从现浇板上是先预留的200×200的空洞处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分别弹出细部轴线。2、主控轴线网的垂直引测施工首层楼板时,按拟定的控制线布设方案在首层测定控制网,在往上每层楼面的相应位置均预留200×200的方洞,利用铅垂仪往上投点,每次投测完毕后要检测它们的相互关系,要求距离误差小于2mm;每施工完一层后,均采用激光铅垂仪从一层控制点向上缶点,每施工完三层主体后均要采用线锤、激光铅垂仪和经纬仪重新再检查一次,通过三种方法复测,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建筑物的垂直总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本工程预留200×200的方洞位置及主控轴线网详附图1-5页,施工中用10kg的线锤(铅垂仪)往上投测。中间将第8层作为中间控制层,校核后以该层往上传递。3、主墙、柱垂直度测量柱、墙身模板支好后,用线锤检查柱子的垂直度。用钢卷尺检查墙、柱轴线,从而将墙、柱身的模板校正。方法如下:a.在已浇混凝土楼面上弹出墙、柱中心线及边线。b.在已浇混凝土楼面上根据墙、柱中心线及边线,作距墙、柱边线0.1m的平行线,便于检查墙、柱内角轴线。c.在柱子模板支设好后,先利用钢卷尺检查墙、柱脚轴线,再利用线锤和钢卷尺检查墙、柱垂直度,调整模板到垂直为止。d.墙、柱垂直度检查好后,再随层采用线锤测量一次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e、垂直度观测本工程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各层均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层间垂直偏差不得超过3mm。建筑物全高垂直测量偏差为3H/10000,且不大于20mm。为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除测量把关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以便及时调整,确保建筑物与地面垂直。(1)墙、柱的施工,做到柱模弹中线,吊线锤,对中后合模;拆模后,柱上弹中线,检查柱垂直度。做到柱柱有检查、层层有记录。(2)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4、柱中心线投点第一层墙、柱和楼面砼完成后,要将墙、柱中心线及标高引测到第二层楼面混凝土上,作为第二层墙、柱、梁板支模的依据,以此类推至以上各层。每一层都应校核一次总标高和总体垂直度。中心线引测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柱中心线端点上(距要投测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柱高的1.5倍),照准柱子下端的中心线点,仰视向上投点。若经纬仪与要测放的柱子距离太近,仰角大而不便投点时,将中心线端点用倒镜法向外延伸便于测设的地方。纵、横中心线交点偏差,当柱高在5m以下时为±3mm。5、梁、板轴线引测根据检测后的墙、柱轴线及楼层混凝土面上所引测的墙、柱轴线,先采用线锤和钢卷尺将外围梁轴线引测上去,与检测后的墙、柱上口对照,无误后将梁固定,再用钢卷尺复测总轴线尺寸,无误后再进行中间梁的轴线施测,如有误,必须进行检查复测,直到无误为止。6、外围细部构造轴线引测外围细部构造轴线控制根据检测合格后的梁轴线、标高进行引测。五、高层测量1、高程控制±0.000以上利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绝对高程换算成相对高程,把结构±0.000标高引测至现场周围的建筑物上,以便高程放样,施工过程中应配合沉降观测对±0.000标高进行定期复核,以保证其正常使用。±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采用检查合格的钢尺沿垂直方向通过轴线传递孔直接量至施工层,并上、下各设水准仪测设其准确的标高与水平线。各层抄平时应后视其水平线以作校核。考虑钢尺长度等因素,除此之外(±0.000顺高程控制线),在结构转换层和每隔五层增设高程控制线(采用标准拉力,进行长度与温度改正严格测定),接力向上传递高程,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层间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物的总高测量偏差不超过±10mm。当楼层模板钢筋定位后,测量人员用水平仪进行抄平,即在每根柱子钢筋上打两个比楼面设计标高高300~500mm的水平标高,在钢筋上用红漆做好标记,供施工人员使用。2、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布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按设计院出的施工图确定的位置安设。参见附图6页。(2)、沉降观测点和观测基准点均用φ16钢筋制作,并嵌固在结构中,观测点应离地500mm,钢筋伸出墙、柱面70mm,观测基准点应离受振动位置,并应加于保护,以保证沉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沉降观测点埋设详下图:○1、永久性沉降观测基准点永久性沉降观测基准点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绝对高程换算成相对高程,分别引测到建筑物四周无外界干扰的地方,位置不少于3处,永久性沉降观测基准点做法详下图:○2、结构上埋设沉降观测点:利用甲方聘请的施测单位所设置的沉降观测点。(3)、沉降观测原则沉降观测按照“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进行,做好沉降观测记录,绘制时间——沉降量与时间——荷载关系图等分析资料。水准基点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利用周围建筑物使用的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即可。观测前,应从水准基点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标准进行引测;每次观测均应作仪器I角检验(I<15”)。基点和观测点在使用过程中应严加保护,不得碰撞和破坏。观测按二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高程中误差±1.0mm,相邻点高程中误差±0.50mm,环线闭合差为0.6σn(n为测站数),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观测中应随记气象资料。水准仪采用精密水准仪DSZ2或同精度的水准仪。观测次数:主体施工阶段每施工两层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填写工作观测记录及校验记录签字表,以备查归档,如果观测到异常沉降,应及时通知设计院和有关单位会同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观测点和观测次数。(4)、沉降观测时间沉降观测时间:从±0.000开始埋设沉降观测点,主体施工期间,每施工两层,观测一次。主体施工完后,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直到至沉降稳定为止,如工程竣后仍需观测,应及时向甲方办理移交手续。竣工后的观测工作由勘测专业单位承担,具体观测次数及时间与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与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有关条文及设计要求执行,我单位有能力承担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5)、沉降观测方法○1、观测基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基点,另外引测两个工作基点各若干个联系点。○2、观测中一定保证“定人、定仪、定时”,同时确保每次观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