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飘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组员负责调查的情况:黄萍:吴川飘色的来历雷桂香:吴川飘色图片收集蓝晚梅:为什么叫飘色吴巧:吴川飘色的发展历程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为取胜其他村庄,他与乃父别出心裁地搞了技巧化装游人,在一个扁方形的木箱上,设计出《哪叱出世》戏剧片断:一个身穿红绫兜,手执红缨枪的小孩,立在可以开合莲花上。因为莲花是向上翘起的,所以称作翘色。小哪叱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又称为飘色。这套飘色展出后,游遍黄坡,轰动全县。人们都觉得很奇怪,一根手指般大的花梗上开着花朵,怎么能站立个小孩?后来,陈寿全又相继制作了二十板飘色,在各地展出,大受民众欢迎。从此,飘色之花就遍开在吴川的沃土之上。飘色活动在吴川据可考的时间至少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他的影响不仅在粤西,就在整个东南亚都名声在外。从历史源头说,飘色也是农民祈求神灵镇邪去病保平安,企盼丰年的原始祭神求福活动。今天的飘色,既有舞龙、舞狮之类的神州大地处处可见的传统艺术形式,还有在中国,甚至东南亚地区华人所独有的以傩戏徒刑队伍组成的飘色阵营。这些傩戏造型的题材多取自于历史典故和传说中的故事以及人物,多表现农民的扬善惩恶、安居乐业、传颂英雄、鞭挞恶人的朴素、善良心理。近年来,现代文明健康的内容也不断容于其中。•吴川飘色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过程,先是由原来的“转色”演变为“板色”,再发展到现在的“飘色”。吴川飘色的发源地是吴川市黄坡镇沙岗村,它产生于晚清,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吴川飘色以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带动和促进了周边地区飘色的创作和表演水平的提高。吴川飘色先后到茂名、中山、江门、深圳、广州、海南省海口、云南潞西等地参加当地举办的文化活动展演。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特别奇妙的是,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在行进间手舞足蹈,给予人们一种神秘感。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特写镜头。现时飘色一般由2至6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并由过去的一板一层飘色发展到如今的的一板两层或三层飘色。一板飘色也由过去的一“屏”一“飘”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一“屏”十多“飘”,甚至多“屏”多“飘”。在柜台上的小舞台或坐或立的称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为“飘”,2月8日正月十七是吴川市梅菉头社区的年例期,当日梅菉头社区在吴川城区梅菉举行了庆赏元宵飘色大巡游活动,时隔多年之后,梅菉再现吴川飘色风采。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闹元宵,吴川飘色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场面十分壮观,令观众大饱眼福,叹为观止。1.各村各镇各乡的飘色队伍相约在一起陆续通过街头,以比试高低,过去飘色中的很多造型队伍均由人或牛马来拉,现在多用机动车,把它外型巧妙装点一番,看上去很自然和谐,不注意还看不出车体的外形。2.有一大批能工巧匠,有善做泥塑的、有善化妆点彩的、有善制作各种道具的等等,他们中有许多是世代相传的艺人,就连飘色中扮傩戏造型的孩童都是从几岁就开始参加的。3。人物的造型动作和组合在整个飘色活动中都由真人装扮,并保持一个姿势和动作不变。所有造型动作和组合均由钢条铁管焊接成造型需要的结构,人物的动作则依靠在这些起承受与支撑作用的钢铁框架上,这些框架因人肢体的结构而设计,当造型人物穿服装时,其结构框架也被隐入服饰中,从外观看,不留意是看不到支撑的钢铁结构的。4.如今,飘色活动在吴川市政府的有意识地引导改造下,已成为一项健康的民间庆典活动,农民们普遍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影响,每次飘色活动中,少不了宣传计划生育、水利、环保、储蓄等与农民相关的内容。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闻名遐迩.尤其是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吴川飘色是吴川民间艺术“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之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吴川飘色,是一门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以其高、精、险、奇、巧而闻名于世,被外国友人誉为“隐蔽的东方艺术”。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