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ARCHITECTURALJOURNAL2010.9建筑学报1研究背景与目的汶川大地震灾后,一些农村地区灾民为满足过渡性居住需要,自发在原有宅基地和周围空地上,利用损毁房屋建材和简易材料搭建了临时住房,大部分是见缝插针利用边角场地建设,有些甚至形成了小规模的居住聚落。这种自建的灾后临时过渡住房,是一种“非设计”的生产物,切实反映了环境的影响和灾民对灾后恢复居住的需求。随着新的永久性住房在1~2年内的建设完成,灾民将逐步搬进新居,而这些应急搭建的临时过渡住房将会被拆除。国外对于灾后临时过渡住房的研究和指导十分重视,从1970年代就开始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探索。如乐施会(Oxfam)等非政府组织,以及IanDavis和FredCuny等学者的研究和实践。1971年,在救助孟加拉国战争灾民的过程中,FredCuny等第一次草拟出灾后安置营地(Camp)的规划指南1)。随后,在联合国有关机构和众多非政府组织陆续提出的应对灾害指导性文件中也将临时过渡住房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如1982年联合国救灾署(UNDRO)发布的“灾后庇护所(Shelter)救助指南”,以及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HCR)发布的“紧急救灾手册”,1998年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联合会(IFRC)以及众多慈善组织共同推动的“全球计划”(SphereProjects)发布的“人道主义宣言和灾后应对的最低标准”等,并随着经验总结的丰富不断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因此,如实记录、整理和分析、研究汶川地震后即将消失而起到重要作用汶川地震灾后农村自建临时过渡住房案例调研倪锋1张悦2薛亮3郝石盟2黄铮2ABSTRACT/Throughon-the-spotinvestig-ationintoself-builttransitionalsheltersinruralareasofShifangandMianzhuinSichanProvinceafterWenchuanEarthquake,thepapersummarizesthatself-builttransitionalsheltershavesomedisadvantagessuchasunsafesite,crudeconstructionandpoorsanitation,butalsohaveadvantageswhicharestrongindependence,lowcost,shortbuildingperiod,accessiblematerials,lowskills,clearpropertyright,preservingthelocalsocialenvironment,etc.Finally,itsuggeststhatthegovernmentshouldlearncreativeideasfromvictims,andmakemoreeffortonresearchandprovidingguidancefortransitionalshelteringafternaturaldisaster.KEYWORDS/Wenchuan,earthquake,transitionalshelter,self-built,disaster,ruralareas的自建临时过渡住房十分必要,不仅是资料保存具有一定价值,并且对于探索完善灾后临时过渡住房的规划建设策略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目的,对地震后四川省什邡和绵竹市农村地区的自建临时过渡住房进行了超过100户的典型调研,时间为2009年36月(地震后的10~13个月)。2关于自建临时过渡住房的定义根据联合国救灾署(UNDRO)的有关研究,针对自然灾害救助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灾前准备、紧急救灾、修复和重建[1]5。而对于灾后的过渡性居住安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UN/OCHA)的有关研究认为主要分为7种途径:原址搭建安置、寄住其他家庭、收容中心安置、规划建设设施齐备的安置营地、城镇地区自建安置、乡村地区自建安置、集体自建安置营地[2],其中3种途径均属于自建。从汶川地震灾后解决居住问题的过程看,第一阶段是灾后的紧急安置,主要是依靠帐篷和公共避难场所(比如绵阳的体育馆)等,居住环境只能提供给人们基本的起居条件,大部分日常活动暂停;第二阶段是临时过渡性居住,人们基本重新恢复日常活动,如做饭、洗衣、社交、工作、上学和娱乐等,主要依靠5种途径,一是租房居住,二是投亲靠友,三是在未完全损毁的住房中,四是住进板房(预制临时住房),五是在自建的临时过渡住房中,居住环境水平相对往时大幅度降低;第三阶段是搬进新建的永久性住房,完全恢复正常。作者单位:1四川省什邡市人民政府(什邡,618400)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3乡村建筑工作室(北京,100872)收稿日期:2010-07-08摘要/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四川省什邡和绵竹市农村地区灾民自建临时过渡住房的实地调查,指出虽然自建临时过渡住房在安全、质量、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点,但也具有自主性强、成本低、建造周期短、材料易于得到、技术要求低、利于保持原有产权和社会关系稳定等优点,应充分重视灾民的创造性,加强灾后临时过渡住房的研究和指导。关键词/汶川地震临时过渡住房自建灾害农村地区2010.9ARCHITECTURALJOURNAL建筑学报126设计研究RESEARCHESINDESIGN本文调查的对象处在第二阶段,定义为自建临时过渡住房,主要是指农村地区灾民自行搭建的棚屋或与帐篷的混合体。本文相对应参考的国外研究主要是关于Shelter的内容。E.L.Quarantelli根据美国的经验建议对于灾后居住安置分为应急庇护所(EmergencySheltering)、临时庇护所(TemporarySheltering)、临时住房(TemporaryHousing)、永久住房(PermanentHousing)4个阶段概念以更好地认识灾后居住的本质[3]。虽然临时庇护所和临时住房在内涵定义上可以做出一定的区分,但是在现实的大多数案例中两个概念在物质形态上是难以分别的,因此,国际上对于灾后的居住安置形态大多以Shelter进行描述。3自建临时过渡住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灾后居住安置途径从国外的有关经验看,自建临时过渡住房在灾后恢复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土耳其马尔马拉(Marmara)和博卢(Bolu)地区的地震,震后1年的调查表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预制临时住房安置了15万人,而仍有3万人住在帐篷里,7万人住在自建的临时棚屋内,在自建棚屋内的人占到了28%;伊朗巴姆(Bam)地震,在得到经济和物质援助的前提下,半数以上的灾民自己搭建了临时住所[4]。根据2010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2)[5],四川省灾后需新建住房约152.2万套(户),其中城镇25.9万套,农村126.3万户。另根据有关新闻报道,四川省灾后共建62万套板房,40余万套用于城乡居民居住,20余万套用于医院、学校3),假使按照1套板房居住1户计算,40万套板房内居住的灾民户数只占需新建总户数的26.3%左右,其余约73.7%户的城乡灾民需依靠其他途径解决临时居住问题。虽然没有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自建临时过渡住房占总量的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建临时过渡住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灾后居住安置途径,特别是在山区,由于没有大规模成片的土地建设板房,自建过渡住房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4调查案例4.1调查地区概况本文调查案例地处什邡市蓥华镇和绵竹市广济镇、九龙镇、遵道镇。什邡和绵竹市均属四川省德阳市辖县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两市紧邻。什邡市幅员面积约863km2,辖1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43万;绵竹市幅员面积约1245km2,辖19镇2乡,总人口约52万。两市均属于平原与山区交错地带,什邡市山区面积约496km2,占全市57%,绵竹山区面积约649km2,占全市52%。在此次汶川地震中,什邡和绵竹市受灾非常严重,分别死亡5924、11117人,失踪198、258人4),位列极重灾区第4和第3位。灾后什邡和绵竹市农房新建户数分别约为7.7万、12.4万户5)。本文调查的案例,什邡市蓥华镇的位于山区,绵竹市遵道镇的位于沿山地区,绵竹市广济镇、九龙镇的位于平原地区。4.2案例案例1:木结构、木板和塑料布围护类型本案例地处什邡市蓥华镇穿心店,在山区公路一侧,原宅基地附近,地震后该户人家在亲戚家暂住到5月底,然后开始搭建临时过渡住房。结构类型为木结构,平面长方形,约8×8.5m,分为3间,一间是女主人做裁缝的工作间和厨房,一间就餐和学习,一间卧室,总建筑面积约68m2。房屋为坡顶,檐口最低约为1.6m,高处从约2.43.5m不等。外围护结构1m以下局部废砖砌筑,其他主要是木板和石棉瓦,大部分外罩塑料布。屋顶材料为石棉瓦外罩塑料布,有一间为内罩塑料布,中间铺有稻草,外层为帐篷布。地面是土地。内居4口之家,夫妇2人,孩子1个上中学,另1个已成年,长期在外打工。根据房屋主人的描述,建房大部分材料是原倒塌房屋的材料,另购买了石棉瓦和塑料布等,房屋共花费了约1000元,断续大约用了1个月时间搭建。房屋内接通了电力,做饭主要靠木柴。距该棚屋南侧10m处左右为一简易的公共厕所(旱厕),约1.4×2.6m,面积约3.6m2。取水点在房屋西侧10m左右处,由山泉水蓄池接通自来水管道引到此处(图1、2)。案例2:木结构、竹胶板围护类型本案例地处绵竹市遵道镇蓬花村一处约30余户的临时过渡居住点内,临沿山公路,该居住点在震后5个月左右(2008年10月)才开始建设,在此之前,受灾居民主要是住在附近一片较大空地的帐篷里。结构类型为木结构,平面长方形,约6.6×5.4m,分为3间,一间厨房和就餐,另2间卧室,总建筑面积约36m2。房屋为坡顶,檐口最低约2.4m,脊高约3.5m。外围护结构主要是竹胶板。屋顶材料为石棉瓦。地面为水泥地。1案例1外观2案例1平面示意127ARCHITECTURALJOURNAL2010.9建筑学报本案例地处什邡市蓥华镇雪门寺村,在山区公路旁一处不规则形状台地上,与山区公路高差约4m,地块长约130m、进深约30m,总占地约3300m2,地形内主要是进深方向有一定高差,约1m左右。台地上方有铁路通过,方向基本平行于地形长向,与台地高差约4m。聚落内总户数为46户,总体布局大致为3排棚屋,局部4排。调研入户39户,由于有住户不在家,访谈26户,均为震后自行搭建。在聚落靠山一侧有简易搭建的公共厕所(旱厕)。聚落内5处取水点,由山泉水接自来水管道引至。房屋内接通了电力,做饭主要靠木柴和煤气罐。该聚落居住成员主要是雪门寺村2、3组的农户,相互熟知,邻里关系融洽(图5、6)。2009年10月,该临时居住聚落已被拆除。5调查分析本文调查什邡市蓥华镇53户,绵竹市广济镇4户、九龙镇12户、遵道镇34户,共计103户。参加此次调查的人员主要是来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入户调研81户(什邡46户,绵竹35户),全部绘制了平面简图,其中访谈55户(什邡33户,绵竹22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点、周围环境、间数、面积、结构形式、高度、材料、建造费用、能源使用、人口、功能等。其余22户样本内容有缺失,仅作为参考。下面主要根据81户平面简图和55户访谈样本对自建临时过渡住房进行初步的汇总、归纳和分析。5.1人口以55个样本计。每户人口1~6人,1人户占3.6%,2人户占20%,3人户占27.3%,4人户占29.1%,5人户占18.2%,6人户占1.8%。3~4人户居多,占到56.4%。户均3.4人。5.2建筑1)以81个样本计。每户的面积从14~72m2。20m2以下(含20m2)占19.8%,20m2以上到30m2占38.3%,30m2以上到40m2占19.8%,40m2以上到50m2占12.3%,50m2以上占9.8%。大部分是40m2以下,占77.9%。户均31.5m2。每户间数从1间到5间,大部分是2~3间,占总数的69.1%。平均间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