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课题:《诗二首》鉴赏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中的生字生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二、学习者分析1、认知能力特征分析学生为初中二年级学生,根据认知发展阶段内容,此时学生已经处在形式运演阶段,可以理解抽象的问题,脑中可以构想出画面,很有利于学习诗歌,理解其内容,含义,构想出当时的情境画面等。2、能力基础特征分析准确定位学习者的知识和能力起点,跳起来够够的着的桃子,如果将学习者的只是起点定的太高,脱离学习者实际水平,学习者在太难的问题前望而却步,降低教学效果;如果将起点定的太低,学习者做无效的劳动,造成时间与精力上的浪费,降低学习者兴趣。所以,根据这些,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不应该选择过难的古诗词,与不应该选择太过容易直白的古诗词,选择适合的,他们可以理解的。并且应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不要偏靠于优等生上课速度过快,也不要过慢,应该根据大多数人调整上课速度及内容。3、态度及动机分析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有的学生可能对于这些古诗词不感兴趣,有的学生或许认为学习这些没有用处。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学生消极学习。所以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比如幽默,互动的上课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多多提问学生,表扬、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等。多多说一些更多的关于古诗词的背景,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内涵,韵味,而不仅仅是死板的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学生正值表现力极强的时候,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古诗的简洁易背诵让学生对古诗有学习的兴趣。4、学情分析古诗是中国文化遗产,后人应该学习并继承我国历史文化。古诗中包含诗人在某个时期的思想,学习古诗是借助诗歌之手陶冶学生思想。三、学习任务分析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2.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四、教学过程(一)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课题。(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三)体会诗的韵律美1.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四)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1.学习《使至塞上》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全诗。②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③王维的诗曾给后世影响极大,人们评其诗,总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其最擅长写景。品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妙。并根据这两句诗的描绘发挥相象作一幅画。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2.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释题,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②指名读,思考:A.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B.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C.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③讨论: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