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专题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号】G2【复印期号】2005年11期【原文出处】《中国青年研究》(京)2005年07期第5~10页【编者按】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客观真实地了解和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特点,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成了课题组于2004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上海、福建、湖南、辽宁和陕西等六省(市)20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共发放大学生问卷4000份、教师问卷100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774份和945份,回收率分别为94.35%和94.5%。报告全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并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该报告发表于《中国青年研究》杂志2003年第7期上,现特予以转载。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1.高校师生普遍认同《意见》在调研中了解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出台以后,各高校都对《意见》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讨,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查表明,分别有80.0%的大学生和91.8%的教师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非常紧迫”;76.9%的大学生和83.4%的教师赞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首要工作”;71.6%的大学生和80.6%的教师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广大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明确清晰的认识,普遍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战略举措。文件下发后,各高校虽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学习和宣传,但文件内容和主要精神尚未被广大学生所了解和掌握。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表示对《意见》内容“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分别占3.3%和17.8%,有52.6%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但不太了解”,而“根本不了解”的则高达26.3%。相比之下,教师对《意见》的了解情况较好,有66.2%的教师表示了解。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了解比例比较高,分别达到75.9%和70.6%。2.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好的素质,发展较为全面,这为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见表1。表1:大学生与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思想政治素质的指标学生自评打分教师给学生打分竞争意识4.013.60爱国热情3.884.09遵纪守法3.743.52人际关系3.413.07社会公德3.293.03公民意识3.223.09开拓创新3.213.21讲究诚信3.212.96社会责任感3.163.15人文素养3.123.09集体观念3.093.05心理素质2.972.70艰苦奋斗精神2.652.39奉献精神2.582.65注:打分标准是1、2、3、4、5分五个级别,分数越高,表明该项指标的状况越好。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竞争意识分列思想政治素质指标得分的第一和第二位。同时,在“遵纪守法”、“人际关系”和“开拓创新”上得分也较高,与教师的评价比较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自身和教师对大学生都在“集体观念”、“心理素质”、“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等四个方面给了最低分。3.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从近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大学生进行的多次调查看,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已超过16%,心理不健康或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四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由于就业、学习和经济上负担沉重而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有10.6%和6.8%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压力来自于“人情冷漠”和“人际关系紧张”。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选的倾诉对象是朋友(79.8%),其次是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而选择向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班主任倾诉的仅分别为3.4%、3.2%和2.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校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二是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未将某些异常表现与心理健康联系起来。三是部分大学生为社会偏见所左右,担心去看心理医生会“丢面子”或被视为精神不正常,因此宁愿忍受疾病的煎熬。4.高校社团组织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中一种自发的具有很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组织形式。调查数据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参加跨校社团和网络社团的大学生也分别达到6.5%和14.0%,平均每人参与的跨校社团为1.76个、网络社团为1.99个。由此可见,网络结社、网络社团与网络组织已经对相当多的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最想参加的社团类型中,大学生首选是体育健身类社团(26.8%),其次是文学艺术类社团(25.4%)、志愿服务性社团(22.0%)和学术类社团(17.3%),选择思想政治类社团的有4.3%。由于思想政治类社团的建设较为滞后、指导老师缺乏、社团经费难以筹措,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较弱。2004年12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从而使高校社团工作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5.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调查中,65.1%的大学生认为在高等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实践活动”,在12个选项中列第一位。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社会、课堂和受教育者紧密地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了国情、社情和民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动手能力,增长了才干。共青团在高校开展的活动中,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社团活动、“挑战杯”活动以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最受大学生的欢迎。调查显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心理健康(50.7%),时事分析能力(35.5%),健康的生活方式(32.4%)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31.7%);而对待网络的态度(10.9%),社会实践能力(19.4%)和社会交往能力(19.6%)排在最后三位。而他们最想得到的帮助分别是:社会实践能力(50.3%)、社会交往能力(49.6%)和就业择业(46.6%)。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在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高校都认为,在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时间安排、经费保障、制度建立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6.大学生面临就业、学习和经济巨大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及“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时,有43.1%的大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大”;以下依次为:学习压力大(39.3%)、无法确定发展方向(36.5%)、经济压力大(30.1%)。由此可见,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主要来自就业、学习和经济三个方面,而其中最突出的是就业压力。其背景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自主择业、高校扩招等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大学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使昔日的“天之骄子”不得不为求职和生存而努力拼搏。调查表明,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与就业问题相互关联。由于对毕业后能否就业心中无数,36.6%的大学生无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21.4%的大学生没有学习动力,9.3%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出于未来就业的需要,学习实用技能成为大学生的首要选择。在大学生中,贫困生占有相当比例。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23.9%,501~1000元的占26.5%,两者相加超过了半数;1001~2000元的占28.1%,2001~3000元的占11.9%,而3000元以上的仅占9.6%。在学费来源上,完全由家庭支付的占54.7%,基本由家庭支付的占30.3%,大部分靠借贷的占10.0%,完全自筹的占3.6%。正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家境贫困,难以由家庭承担全部学费,所以面临的经济压力很大,不得不在学习之余千方百计地兼职或打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3.9%的人从事过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从事多种校外经济活动的大学生则达到59.2%。在这些学生中,以从事家教和打工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7.2%和29.7%;还有3.9%的大学生充当经济中介,3.4%的大学生业余编写书籍,2.2%的大学生充当考试枪手,1.5%的大学生从事股票和证券业务。在此必须引起充分警觉的是大学生中的“枪手”现象。调查中已经有2.2%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做过“枪手”,实际规模肯定要大于这个比例。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着代写情书、代早锻炼、代上课签到、代写论文、甚至代考的现象;有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专业枪手一族”,“服务”范围还延伸到外校。而且,“枪手一族”已不再遮遮掩掩,他们在海报栏里张贴“广告”,在BBS里面发布信息,甚至通过一些知名网站或者手机短信等方式公布价位,而许多学生对此习以为常。“枪手”现象如果不及早予以根治和杜绝,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危害高等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7.高校辅导员在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方面尚需改进调查表明,分别有78.5%和75.4%的学生反映班级内配有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辅导员队伍中,专职占49.5%;专兼职结合占15.8%;在班主任队伍中,专职占44.9%,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占32.2%,行政人员兼任班主任占9.8%,另外还有师兄(姐)兼职班主任占13.0%。调查还发现,有71.5%的学生认为辅导员“认识自己”,认为辅导员“不认识自己”的学生只占17.0%,有11.5%的学生不能确定。在过去的一学期内,有65.0%的学生反映辅导员与其谈过话。其中,谈话次数1~2次的占46.2%、3~4次的占20.7%、5~6次的占7.7%……尽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仍分别有83.1%和84.6%的教师愿意担任专(兼)职辅导员与班主任。据学生反映,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定位不够准确,部分辅导员也存在威信不够(27.4%);处理事情不公正(16.4%);在入党(15.3%)和奖学金评定(10.8%)等方面欠公允等问题。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的现状1.多数教师高度认同中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近年来,大学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例如,很多教师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也有一些教师持有自由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等观点。调查数据表明,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尽管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但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大学生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更高,达到82.3%。同时有46.7%的大学生认为多党竞争和代议制民主好,比教师多出6.9个百分点。对保持社会稳定,有64.7%的教师认为“稳定压倒一切”。这表明,大多数教师认识到稳定是发展的根本保障,支持渐进式的现代化道路。大学生对此的认同度高出教师近20个百分点。2.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总体乐观为了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我们从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两个角度,设计了5分制评价体系。统计结果显示,公共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而且大多数指标均超过了4分。图1: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评分附图注:A.尊重学生B.爱岗敬业C.诚实守信D.公平公正E.爱党爱国F.敢讲真话教师的差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自评结果显示,专业课教师比公共理论课教师更“尊重学生”、“敢讲真话”;第二,公共理论课教师在所有指标中,除了“爱党爱国”一项,其他得分都要低于专业课教师。学生打分的统计结果就更加明显。第三,随着职称升高,教师自评的差异越显著。教师在“敢讲真话”和“公平公正”方面略显不足,在所有的指标中,得分最低。3.教师的价值认同、讲授内容与教材主旨存在相背离的情况调查显示,有41.6%的教师和41.8%的学生认为,公共理论课教师对教科书中的观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