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清水塘北辰小学万婷【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含义,并会写、会读。2.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3.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早上都是用什么方式到达学校的呀?2.议一议:杨子鉴和李雨桐走路上学用的时间:6分钟、8分钟,他们两人谁走得快呢?生:只提供了时间(板书时间),不好比较3.算一算,比一比那还要老师告诉你什么?出示路程420米、640米,(板书:路程)现在,你能比了吗?师:在本子上写出算式或者想法都行。师:这个每分钟是什么意思呢?在线段中怎样表示出来?将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分钟就是其中一份,多少米?李雨桐的你说给你的同桌听……师:那现在比出快慢了吗?是怎么比出来的?生:算出他们每分钟走多少米。在数学上,我们把每分钟走多少米给他一个名称叫速度。速度和什么有关?和路程,时间有关。二、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你们会求速度了吗?好,现在在算两个速度。(1)一辆自行车2小时行驶16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2)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40千米,飞船的速度是。2.设置冲突,引发问题,进一步体会速度的含义.自行车的速度是?飞船的速度是?谁的自行车骑得和飞船一样快?你有什么想法?这样一解释你明白了吗?这2个8千米一样吗?看来是不一样,那这样写(16÷2=8(千米)看得明白吗?每次都要在后面加一句话,好麻烦的)老师教你们一个办法,8千米/时,读作8千米每时,生跟读。把之前的都改过来。师:我们现在一直在讨论哪个量?速度,那速度是什么呢?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物体每小时、每分钟、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怎么求?路程÷时间=速度。三、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中速度的快慢生活中你们听过速度吗?生举例。我们人跑步也有速度,我们国家有个跑步很快的人。1.刘翔8.5米/秒8.5米/秒是什么意思?(飞人之称号)人步行4千米/时2小时能走多少千米?走12千米要多久?2.动物界的猎豹30米/秒(动物界最快的动物)3.自然界的自然现象:雷电,声音的传播速度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300000千米/秒(能不能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四、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数量关系的构建1.先出示图片,认识限速标记。2.再出示文字:爸爸驾车经过这一路段时,你坐在副驾驶,爸爸想花2小时行完140千米。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那你建议爸爸按()的速度行驶。3.同学们给出了合理的速度,那么我们按这个速度来解决两个问题(1)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2)照这样的速度,300千米的路程张叔叔需要开几小时?五、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开福区政府与北辰小学的距离大约是3800米(3000米可乘坐地铁,剩余步行,地铁速度500米/分,步行速度80米/分)。今天早上,万老师8:00分从北团镇政府出发,帮我算一算,我能在8:20分到达学校吗?开心一刻板书设计路程÷时间=速度420÷6=80(米)每分80米280÷74=70(米)每分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