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是人类的一种意志、情感、精神,作为人类的精神生活而存在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医学是研究人的生理指标处于良好状态的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为目的。它研究的对象是人,因此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所以要让医学发展的更合理,健康,文明,就要在对医学科学精神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如何将人文关怀用到临床医学中人文关怀是近些年首先由欧美的护理专业研究团队提出的全新的护理概念,其目的在于面对于一些身患绝症的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的时候,跳出医学的范畴,用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法,从心理和感觉上让患者走出绝症的阴影,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医学目的。随后,人文关怀的概念逐渐被用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然而,在中国,临床人文关怀的发展还很滞后,如何将人文关怀用到临床医学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是临床人文关怀?人文关怀,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而医学人文关怀来自于医学人文学这样一个学科。从二十世纪七十年起,现代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了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全新的医学模式跳出了人体生理科学这个较为狭隘的概念,将心理学和社会学引入其中。曾经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稳定的人,在生理上健康的概率要超过那些心理病态或社会关系混乱的人。医学中的人文关怀事实上只是医学人文学的一个分支。近些年,医学专家将“治愈”这个概念从“结束疾病”改为“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水平”,医学人文关怀也逐渐在护理和治疗中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最早的人文关怀首先出现在癌症患者的手术、放疗与化疗后的护理中。人文关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来改善其生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可以来证明心理状态对于一个癌症患者的重要性。曾经有两个患者都怀疑自己得了肿瘤从而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个人真的患有恶性肿瘤,时日无多,而另一个人只是良性瘤,手术切除即可。可是糊涂的医生将二人的化验单弄错,健康的人得到了恶性肿瘤的消息,而患病的人却以为自己健康。于是,前者心情沮丧日日以泪洗面借酒消愁,后者心情愉悦回归日常生活并开始与医生相约手术时间。不久之后,前者久郁成疾,体内的健康肿瘤迅速恶化,真的发展为恶心肿瘤。而后者的肿瘤恶化情况竟然奇迹般的停滞,之后通过治疗很好的控制住了体内的癌细胞。由此可见,心情愉悦对于生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样一则例子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依然给了医学研究者很好的探究方向。心理健康成了生理健康的一大间接治疗指标,人文关怀治疗也就此应运而生。临床人文关怀的运用如上文所说,人文关怀首先运用在术后护理中。很多疾病会出现术后伤口剧烈疼痛的情况,人文关怀的作用就是充当一针安慰剂,通过给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患者能顺利度过疼痛期。人文关怀包括给患者安排明亮的病房,在病房中放一些绿色植被,从视觉上给患者生命的暗示。更加频繁的出入患者的病房,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的照顾,从心理上给患者一种医方正在积极治疗的暗示。在患者疼痛的时候在患者耳边称已经滴注了止疼剂,从听觉上给患者一种得到照顾的暗示。这些暗示最终将会化作心理的暗示,让患者的身体开始自主的开启恢复模式,这样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患者的心理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对治愈出院有了极大的信心,这种信心也是加速身体自主恢复的关键之一。随着人文关怀在护理领域的初步成功,有些专家认为可以将人文关怀的方法引申到临床的其他领域,比如门诊。本身医学就是一门人与人直接对话的科学,这注定了医学作为科学范畴的特殊性,也注定了医学与人文学的相关性。而门诊又是临床医学中医生与患者面对面接触的第一个步骤,因此有专家认为,门诊中使用人文关怀,要比在术后护理中使用更加有效。要想在门诊中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就必须要理解人文关怀的由来,也就是跳出疾病的范畴,做到以人为本。事实上,目前在中国甚至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门诊医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在大部分临床医生的眼中只有器官、疾病、化验、检查,然后是下结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在人文关怀上的作为要比西医做的更好。中国就素有“人文学术之邦”的美称,人文关怀一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涵。中医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医疗活动是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着对病人的尊重、关怀,主张与病人进行情感的沟通,充分体现了“医乃仁术”的基本原则。中国古代南齐阳泉在《物理论?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这表明“仁爱”、“达理”是“医者”的必备条件,“医者”正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因此,如果在临床实践中将人文关怀引入到门诊治疗,对于中国医生来说,是重拾曾经遗落的文化的过程,并非从零到有的摸索,这将是中国发展医学人文的重要优势。临床人文关怀的意义让医学人文关怀重回临床实践,不仅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对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为中国医生建立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医生的低工资催生了“以药养医”、“收受红包”、“大处方”等医疗乱象,严重影响了医生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将医患信任推到了冰点。医生的“仁心”之气也在这样的不良风气中逐渐难寻。患者的仇视更是让本来怀有仁心的医生忽视患者冷漠的表情,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久而久之,医生们也就会逐渐失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能只专注于疾病而忽略了交流,如此恶性循环,无形中不仅医生失去了一个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也让医患关系越来越差。因此,人文关怀对医患关系的重新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临床人文关怀的实施临床人文关怀从理念到实施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来实现。面对当前复杂的就医环境,有些专家提出分阶段,逐步地将人文关怀引入临床实践。第一阶段为恢复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和医院的信任。对于现在的一些患者而言,他们受到了媒体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医院和医生是抱有不信任的态度的。但是身体有疾病,除了医院他们不知道能去哪里。这样的矛盾心情非常不利于他们疾病的康复。因此,医生首先要做的是要恢复信任。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让医生摆脱冷冰冰的医生形象,以关怀为主体,在关怀中问诊,让患者感受到一份朋友间的情谊,而不是赤裸裸的医生和患者。这样的沟通气氛可以让患者和家属更快的放松,忘掉心中的矛盾,有利于双方信任的建立。第二阶段为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这是临床人文关怀最早的目的之一,医护人员无微不至地关怀可以让患者有种宾至如归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心理上变化对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帮助,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是有实质性的帮助。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尊重让患者对病情恢复更加有信心,这对早日康复出院也是极为重要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医院的声誉除了和疾病的治愈能力和较低的死亡率有关外,更与患者就诊率和社会认同率有着莫大的关联。其中患者满意度是影响医院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倡导人文关怀的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过程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关爱,主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改变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纯技术服务理念,使广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尊重和人性化服务的温馨,从而显著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和患者的忠诚度。诚然,临床人文关怀的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会非常多。比如,对于那些已经是人满为患门诊和病房,能保障现有的服务水平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和护士而言已是长期“超负荷”运转,许多医护人员自身已是“积劳成疾”,很难有精力顾及本应做到的人文关怀。因此,配套的改变急需跟上,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质量的医疗是最昂贵的医疗”,医改必须在就医质量和就诊数量之间做出政策性地调控,医院管理者也必须从尊重医疗服务本身的需要出发,科学地管理医生和护士工作量。总之,临床人文关怀不仅对每一个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而且对当今的中国医学大环境而言也非常重要,其效果不仅体现在科学性的疾病治愈上,更会体现在医患关系的缓解上。如果医患关系健康,医生们有了更多的经历在科研上,那么对中国的医学水平发展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的。2/2院长在门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诚信、守规矩、守纪律。依法行医、依规做事。强大的发展思路、强烈的用人意识、强大的创新意识。管理问题:统一管理,充分发挥诊室作业,不能空置,更加专业化,单病种特色负责制,认真做好特色项目的支持。建立健全门诊目标考核制度门诊管理相对独立,医技科室权力支持,职能部门严格配合,继续宣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