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浴湘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强渡湘江1934年的湘江畔,从11月27至12月1日,七天七夜的血战,中央红军由从苏区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其中仅牺牲和失踪的红军官兵就高达三万五千人,而实际上,关于红军伤亡的具体数字,至今无人能够统计清楚。在中共党史上,对此的描述只有寥寥八个字“湘江一战,损失过半”。数以万计的红军鲜血,已经把江水染成了深灰色,“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开始流传。湘江战役的发生地就是在广西的全州一带,国民党方面称之为全州战役。1934年10月,在100万国军、200架飞机的轰炸下,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国民党中央军不断地向中央苏区核心地带一步步压缩,10号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被迫离开瑞金。8.6万人的部队分成两个军委纵队和五个作战的主力军团,携带着这个国家大大小小几乎全部的家当开始了震撼世界的迁移,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很罕见的一个时刻。中央的计划是进入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主力在行动,但下层士兵甚至连高级指挥官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有中央的少数领导同志知道。蒋介石通过空中侦察,很快识破红军的企图,他看到一旦红军进入湘西,就意味着湘、鄂、川、黔连成一片新的苏区,他将永无宁日。反应迅速的蒋迅速制定了“口袋阵”的作战计划。30万国军,并分五路,前堵后追,南压北挡,左右侧击,企图把红军逼在湘江东岸决一死战。第一路,湘军刘建绪、4个师,即开广西全州,依湘江东岸布防。第二路,中央军薛岳、5个师,沿湘桂公路机动侧击防止红军北上。第三路,中央军周浑元部队取道宁远,抢占道县,压迫红军西进,防止其南下进入桂北。第四路,第五路湘军分别沿红军前进道路尾追。此战能否成功,桂系和湘军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极为关键。桂军,广西猴子兵,擅长山地作战和夜间作战。早在战事之初就给李宗仁、白崇禧送去了两个军3个月的开拨费100万元,另外还有堵截计划和电台等。对于湘军,职业杀手无湘不军,蒋介石则是想方设法进行拆分,一部分留在江西中央苏区清剿,一部分追剿湘西贺龙萧克军团。剩下的则用于追剿突围西征的中央红军。同时蒋委任时任湖南省委主席的湘军首领何键为追剿军统司令,而让自己的心腹薛岳率军入湘,接受何键的指挥,这样的安排,何键十分卖力。【蒋为何启用何健当总司令而不是自己的亲信薛岳?一个是何健是反共老手,对共产党绝不会不手软。(何键,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第三期,与后来的桂系白崇禧是同学兼好友,曾歃血为盟义结金兰。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大屠杀,何就在长沙搞了一个马日事变,屠杀了很多共产党员,杨开慧就是被他杀害的,还派人去挖了毛泽东的祖坟。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拥蒋反桂,即被提拔为湖南省主席,此后因为积极反共剿共,一路擢升为国民政府委员二级陆军上将。)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如果何键当总司令,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命令何的部队开进广西,而薛岳的中央军也可跟在后面,何进入广西的话,李宗仁、白崇禧不会反感,如果薛岳直接进入广西,肯定引起李白的怀疑。很明显,这里面蒋有很多小算盘。但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硝烟背后的政治博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湘江一战的发展,其一箭多雕的阴谋反而使红军没被全部消灭。在蒋的计划里包含了两个作战意图,一是把中央红军合围在天堂圩和潇水之间,二是把中央红军歼灭在湘江东岸。要在天堂圩和潇水之间消灭红军,必须抢占道州,但11月23日红军先于国军度过潇水占了道州,通往湘江的门户向中央红军洞开,但也危险,这里横亘在潇水和湘江两条大河的中间,地域狭窄,河渠纵横,地势平坦,大军一旦在这里被围,等同陷入绝境。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此时的红军实际上已经钻进了老蒋另一个更大的口袋。毛泽东意识到陷阱的危险,建议原路回去或直接向北。这是毛关于关于西进路线的第二次建议。早在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刚进入湘南的时候,毛泽东就建议停止西进。此前他已经被博古排除在“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之外,仅仅保留了一个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的头衔。在道县停留了3天的中央红军,开始朝着陷阱继续前进,即1934年11月25日动身前去全州(要度过湘江,全州是必经之地)。幸运的是,早在22日白崇禧已经在全州给红军让开了一道生命线,他下令在全州一线的桂军全部南撤至桂林等地。(白为什么下令南撤呢?小诸葛,军事奇才,指挥作战常以谋略致胜,他早就看穿了蒋一石二鸟的阴谋,蒋先让其桂军与红军火拼,然后乘虚而入。白的一同学被安插在蒋的机要室,白空中视察发现追缴的中央军与红军保持了三天左右的行程距离,完全可以追上歼灭,老蒋明摆着是要“借刀杀人。所以白很清楚务必不能让红军深入广西,很快白决定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赶快送走的“送客式”作战方案,其核心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句,开放一条让红军尽快西进入湘的通道,你可以顺着边界往西走,不能深入广西境内。)也就是说白故意让出全州,就是希望红军早日度过湘江,离开广西进入湖南。但不幸的是红军25日才出发,在道县耽误了整整3天从而贻误了战机。正是这致命的三天,本可以避免的血战没能避免。当然为什么在道县停留3天,至今没有相应的史料解释。连白都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有意放马,你自己却偏偏不走。难道红军是投桃报李,好让白向蒋介石较差?蒋后来质问白为啥下令南撤而不堵全州?白很聪明,就说你看红军在道县停了那么久,没看出来要西渡湘江,而是意在进攻我柳州,所以南撤。而且蒋从飞机上看到全州防线打开的时候,就命令何健的湘军向南推进,接替桂军防务,何键却以“时机兵力两不许可”为由,拒不执行,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想削弱自己。抢占全州,实际上湘军也就比红军早5、6个小时。在11月22日傍晚,林彪手下的红一军团作为先头部队已经派人前往全州侦查,25日发现全州竟然是座空城,于是林彪向上汇报,请求抢占全州,然而将近12个小时之后,军团首长林彪才接到抢占全州的命令。然而就在六个小时前,湘军刘建绪部已经进占全州,而在蒋的督促下,白崇禧南撤的桂军也在这个时候开始重新北上封堵缺口。如果中央三人团不耽误那六个半小时的话,也许红军红五团提前占领了全州县城,能加快行军,迅速渡过湘江的话,那么湘江之战打不起来。但是直到然而直到12月1月,中央纵队才全部渡江。从道县到湘江不过160公里的行程,从11月25日到12月1日,160公里整整用了6-7天时间,平均一天行军20公里左右,11月27日才走了7公里,中央纵队为啥走的如此之慢?(这要先说说中央红军的“甬道”式行军方式,走在这个“甬道”中间的是包括共产党中央、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红军总司令部在内的两个军委纵队,包括党政军首脑、老人和妇女、部队和后勤人员,将近一万五千人。在两个军委纵队的前后左右是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第1军团和第3军团分别位于军委纵队前方和左右两边开路,第8军团和第9军团分别位于军队纵队的左右两侧护卫,第5军团在整个军委纵队的最后面担任后卫。对于这种行进阵式,就像一把太师椅一样,把中央纵队抬到这个椅子上,由轿夫抬着整个中央和军委机关向前进。所以,毛泽东“叫花子搬家”,刘伯承“抬轿子行军”,彭德怀“抬棺材走路”。它出自李德之手,其优点是,无论左右两翼的四个主力军团遭遇多么残酷的战斗,中间纵队很少伤亡,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时,红军就是以这种行进方式突破国军的前三道防线。其缺点就是看似很牢固,不机动灵活。中央纵队为啥走的慢呢?出发时啥都搬上的,物资太多,人均百八十斤左右,很多人累死。)然而,敌人很快赶到,11月27日,双方的侦查队在新圩首次交火,29日,红1、3、8、9四个军团分别在脚山铺、界首、新圩与敌方主力部队展开阻击。中央纵队一秒未过江,那就只有死守这几个渡口阵地,不能退,退的话通道就没有了,给中央指挥部汇报情况万分危急,但上面的电文封封回的都是继续坚守。仅11月29日一天,脚山铺,红一军团伤亡1500人,新圩,红五师伤亡1200多人。从11月27至12月1日,七天七夜,新圩、脚山、光华铺三大阻击战加上渡江过程中的牺牲,导致红军8万多人只剩下3万余。这三个地方,均是小土丘,海拔不过300米,无险可守,而且红军武器装备落后,(林彪的红二师三个团加一师二团,只有小口径火炮4门,炮弹60来发,连一门高射炮都没有,敌人是飞机炮弹。所以只能死守,只能近距离开枪,50米之内。打三次以后一个反冲锋,去捡子弹。)红军擅长山地游击战,但这里恰恰是他们最不利的阵地阻击战。又时值严重,冷得打摆子,极度疲劳的士兵,站着就能睡着。在脚山铺,林彪所率红一万多名红军,三天的激战伤亡达六千多人,林彪差点被俘。红四团政委易荡平,原名汤积平,湖南浏阳人,牺牲时年仅26岁。大腿中枪,为避免被俘,让警卫员开枪,朝他脑袋开枪,警卫员拿着枪那个手直发抖,不忍心。易夺过那个警卫员的手枪,就对着自己的脑袋自杀了。在新圩,红五师撤出后,一百多名重伤员因为来不及转移,被国民党及当地民团,活生生的丢在那个水井里面。酒海井上面口子小,中间肚子大,当时听老人回忆,将近一个星期,还在喊救命。锺山,当时一个排打得剩下一个人,桂军包围上去的时候,他拉手榴弹同归于尽,一个排的人都全部牺牲。很多阵地都是在全部战士都牺牲光了以后,才被敌人给夺去的。究竟是用怎样的意志和信念,来扛起“生死存亡”这四个字,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无解的谜。我想,若无左右两翼主力战队的誓死坚守,中央纵队命运未知。在这场战争中,34师仅剩1人,第八军团成建制消失。当整个中央纵队终于抢渡湘江后,殿后的第五团34师却被截断在湘江以东,孤军陷入绝境,成为湘江血战中红军最为惨痛的印记。分头突围中,34师师长陈树湘腹部受伤在昏迷中被俘,他趁敌人不备,用手把自己的肠子拉出来绞断了,死时年仅29岁,其头颅被割悬挂于道县的西门城墙上,示众两天。今日陈的身首异处,头在长沙,尸体被埋在潇水河畔渡江的那座浮桥附近。最后,34师1000余人仅幸存一个,团长韩伟。它是怎么幸存下来的?在师长陈树湘宣布分头突围后,韩伟带着100人的团部掩护,一直战斗到剩下30多人,韩伟再次宣布部队解散,分散到群众中去寻找党组织。保存种子,而他自己带了五个同志,收集了所有的弹药,就把敌人引到了他自己的身边,最后他带着这五个同志,就从灌阳和兴安交界这边的这个山上,就滚下了山。幸运的是由于山腰上树木草丛的抵挡,包括韩伟在内,有三个人大难不死。然而不幸又接踵而至,三人再次遇上了民团,除了韩伟幸运逃脱,其余2人都被杀害。韩伟在寻找部队的途中被叛徒告密,被武汉国民党判10年有期徒刑关进了监狱,被周恩来营救出来时已经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前后了。在数十年生涯里,,韩伟一直在为34师的官兵们争取烈士荣誉而奔走。但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要评为烈士的这一个荣誉称号的,必须要有两个团以上干部的证明。但整个34师唯一活下来的团级干部只有他一个。【老百姓待红军】34师在分散突围中,很多士兵死于民团之手。民团是有政府或军阀。地处边陲的湘南桂北,自古环境恶劣,经济文化落后。明代以前,一度是朝廷重犯的流放地。加上常年的战争,这里民风骠悍,人们骁勇好斗。而“红匪祸患”的教化,红军过境时,村子里的五六百人全部跑完了。这里的百姓对红军,几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一个小红军,打散以后,到老百姓家里去讨水喝,刚好拿个瓢子舀水喝的时候,那个妇女一把锄头把他的后脑一闷,就打死了。除了百姓的敌意,当地民团对红军的打击更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广西,是当时全国的治安模范省。拥有全副武装的民团常备大队,八千六百余人枪,更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壮丁百万。当年广西的八大民团区相当于1个正规师,这些土生土长的民团队员,熟悉地形。对于那些被打散的,掉队的红军,民团就是他们的噩梦。山里的小路上设陷阱,埋竹签,竹签用那个桐油跟尿,小便熬煮的。所以一旦戳伤,严重的要把腿、手据掉。红八军团的任务是保卫军委纵队侧后的安全。由于组建时间短,未经过系统训练,全部牺牲。(该团组建于1934年9月21日,甚至连成立大会都没召开,组建不过20天就匆匆踏上了长征之路。从组建到撤销番号不到2个月。)从22号到25号,在道县停留的三天的时间,后来抢占全州完了6个小时,全州到湘江行军6、7天。假如不是在道县耽搁,或者在道县改变方向或者早于湘军抢占全州,或者在行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