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电子系统、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集成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等宽厚的基础和系统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在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电路与系统、微机电系统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3.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4.获得较好的器件、电路及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具备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5.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三、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固态电子论、微电子工艺、微电子器件原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于Verilog的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2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67.0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5.0学分,实践环节34.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3六、学年教学进程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1600010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34304GC15000101大学外语√1.540328GC00000100军训及军事理论3.03周(10+10)GC03000120大学计算机II2.0423012GC17000101体育1.03030GN12000121工科数学分析√5.08484(6)GN12000220代数与几何√3.55656(4)GN07000130大学化学II3.0483018SC2120010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1.016106小计22.0350+3周302+(20)181218+(10)春季GC15000102大学外语√1.540328GC1600020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32284GC00000200文献检索0.51212GC17000102体育1.03030GN12000122工科数学分析√5.08484(6)GN11000121大学物理II√5.08080(5)SD08000130工程制图基础3.5644816(48)SD03000510C语言程序设计I2.5543024GH00000001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小计22.04163644012+(59)夏季GH0000000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GO00000001全校任选课1.02020SP00000100大一年度项目二选一2.02周SP00000200暑期外语能力训练2.02周小计4.040+2周404备注参加创新教育类课程或活动获得创新教育学分,要求见第九项“有关说明”。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1600030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604812GC15000103大学外语√1.540328GC17000103体育0.51515(15)GN11000122大学物理II√4.06464(3)GN11000211大学物理实验I1.533330GN1200030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4444(4)GN12000400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54242(4)SD06000130电路III√4.06464SD06000220电路实验II0.51818SP08001330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2周小计23.0380+2周3124820+(26)春季GC1600040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48408GC15000104大学外语√1.540328GC17000104体育0.51515(15)GN12000500数理方程2.03232(4)GN11000212大学物理实验I1.02727SD0600052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I√3.55656SD06000600模拟电子技术实验1.02424SD05000210信号与系统I√4.5726012SC21200200固态电子论√4.57272SC21200300固态电子论实验1.02020小计22.54063078316+(19)夏季GO00000002全校任选课1.02020GH00000003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GH00000004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SP21209100创新训练I1.01688SC21209100专业前沿专题讲座1.01616小计5.092848备注参加创新教育类课程或活动获得创新教育学分,要求见第九项“有关说明”。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N12000700数学实验1.5401624(6)SD05000310数字信号处理I√3.050428SD06000720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I√3.55656SD06000800数字电子技术实验1.02424SD03001030微机原理与接口III3.0483612SC21200400微电子器件原理√3.05252SC21200500微电子工艺√2.54040SC21200600微电子器件与工艺实验1.02020SP21200700认识/生产实习3.03周GO00000003全校任选课1.02020小计22.5350+3周2625632(6)春季SC21200800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052448SC21200900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双语)√3.048408SC21201000嵌入式系统及应用√3.0523220SC21201100基于Verilog的数字系统设计(双语)√2.036288SP08001400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2.02周GO00000004全校任选课1.02020专业选修课4.062以下为专业选修课SE21201200SoC设计基础(英文)2.03232SE21201300微传感器技术2.03030SE21201400微电子机械系统基础(双语)2.032284小计18.0270+2周夏季SP21201500数字集成系统课程设计2.02周SP21201600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2.02周SP21209200创新训练课II选修1.01688小计4.04周7备注参加创新教育类课程或活动获得创新教育学分,要求见第九项“有关说明”。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专业选修课7.0108以下为专业选修课SE21201700微电子器件可靠性2.03030SE21201800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2.03030SE21201900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2.03030SE21202000射频微电子学概论2.036288SE21202100嵌入式软件2.03030SE21202200传感器接口集成电路2.03030SE21202300集成电路抗辐射设计概论1.524168SE21202400生物芯片技术(英文)1.5241284小计7.0108春季SP21202500毕业设计(论文)15.015周CQ00000100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08次小计16.015周9备注毕业设计(论文)在4秋学期开始安排。10七、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课程名称学分实践训练(周)军训及军事理论3.03周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08次数字集成系统课程设计2.02周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2.02周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2周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2.02周认识/生产实习3.03周毕业设计(论文)15.015周大一年度项目二选一2.02周暑期外语能力训练2.02周创新教育2.0详见第九项有关说明合计34.031周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大类课程类别学分%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合计通识教育类公共基础课22.517.147820.11260+(30)67.0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36.527.763426.62475(4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4.03.0803.4全校任选课4.03.0803.4专业教育类学科基础课30.022.753022.34890(48)65.0专业核心课24.018.240817.18766专业选修课11.08.31707.1合计132.010023801009224166+(120)132.0九、有关说明1.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8次,最后统一记录1.0学分。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其中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需选修2.0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类模块各选修1.0学分。3.全校任选课分十大类课程,包括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历史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体育类、综合类,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课程,要求四11年内完成4.0学分。4.专业前沿专题讲座:要求学生至少参加8次,最后统一记录1.0学分。5.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至少修满2.0学分,获取途径有:(1)学院创新训练基础实验室开设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按照实验级别获得相应学分(初级0.5学分/项、中级1.0学分/项、高级2.0学分/项)。(2)选修全校开设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学院开设的创新训练课,并通过考核,相应学分认定为创新学分(1.0学分/次)。(3)学生参加学校备案的国际、国家或省级竞赛项目,获得奖励或完成项目任务:获国际或国家级一等奖(含国家级特等奖)得3.5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得3.0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省级二等奖得2.0学分;同一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计算。(4)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者,每人次得3.0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顺利结题验收者,每人次得2.0学分。(5)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得2.0学分,要求论文发表必须体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文为“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且排名在前两位有效;获得专利授权每项得2.0学分,专利申报必须体现第一持有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6)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及讲座活动(1.0学分/8次)。*注:创新学分可以累计,不设上限,但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