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浅析作者:李婉姝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03期[摘要]生态环境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民族繁荣的依托,是万物生存的基石,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站在时代的前沿,高举十九大光辉旗帜,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战略性规划和构想,希望能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建言献策、有所裨益。[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构想[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1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新的阶段,继工业文明后衍生的文明形态,是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以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体现了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文明成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到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科学论断,将生态问题上升到战略性的高度,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2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十八大至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能源资源消耗比重逐年降低,国土空间开发得到合理规划,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强。唯物主义辩证法要求我们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可观成就倍感欣慰的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龙源期刊网峻,任务艰巨,当下仍存在许多棘手的难题,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松懈。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1能源资源匮乏我国能源资源开采过度,大量出口导致了资源短缺、储量不足等问题。由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很多能源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就不复存在,而可代替性资源尚未开发,故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紧缺的问题。2.2环境污染严重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交通运输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我国的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日趋恶化,天降酸雨的现象频发,农作物被破坏,水资源受到污染,人类、动植物面临生存危机。2.3自然灾害频发能源资源的大量开采,大批树木被砍伐,使植被破坏、土壤松动。加上“三废”的大量排放,导致频降酸雨,土壤进一步被腐蚀。暴雨的猛烈冲击使地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进而引发洪涝、泥石流等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2.4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许多动物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工农业生产产生的“三废”使动植物的生命受到威胁,加上人类对动物的大肆捕杀,导致不少珍贵稀有的动物徘徊在灭绝的边缘,生物多样性锐减。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3.1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作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只有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人们的需要才得以满足,美好生活的愿望才得以实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幅蓝天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3.2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龙源期刊网必然要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充分发挥生态的优势,就拉长了发展的链条,增进了人民的福祉。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被实践证明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终将被历史淘汰。利用科技和创新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才是长远之策,才能在与强国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3.3生态文明建设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环境就是聚宝盆、摇钱树”,我们不能吃着祖宗的饭,还砸子孙的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创造一切财富的基础,是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依托,只有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的后代才得以延续,才能在祖国的净土上繁衍生息,实现永续发展。3.4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能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能源资源的过度开采最终导致其枯竭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可代替能源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压力,天然气、可燃冰等新型能源的发现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开端,人类即将步入“洁净新能源”时代。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融入生态理念应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密切配合。国家要建立低碳经济体系,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增强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落后企业转型,支持采摘、草牧业、沙棘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建设生态旅游业,倡导生态富民,让百姓在绿水青山中体会到获得感和幸福感。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日复一日地制造、加工、装配着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用、行等方方面面的生产生活资料。要实现生态、绿色生产,企业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专业人才,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将绿色生产理念上升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生产过程中给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地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其次,企业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加工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逐步从低端的组装、装配的加工型企业向自主研发型高端科技企业转型,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飞跃;最后,在消费流通领域,企业要降低龙源期刊网能源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地减少流通环节,对产品的包装要讲究适度,避免过度包装,真正将“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生产理念贯彻落实到产品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弥补法律上的漏洞,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严管,在过程中严格执行,从结果上严厉问责。巩固环境改善成果离不开严格监管、铁腕治污,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予以严格处罚,建立问责制来倒逼生态的良好,用“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作为衡量企业的标准。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树立模范典型和诚信经营意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查。作为社会公民,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自己的社会参与度,积极行使自己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谨慎负责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自觉加入参与到社会、社区的决策中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妥善管理好自己分内的事务。实现文化生态化发展要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一致努力。政府要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倡导人们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到建设生态博物馆,小到在社区和道路两旁的宣传栏里利用文字、图片普及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在全社会掀起共同学习生态知识的热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进行文化生产的企业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文化作品的始终,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塑造鲜明的主题,以影视作品、相声小品、魔术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优秀的文化作品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目的,使人们群众在休闲娱乐之时也能受到影响、熏陶、感染,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摒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的行为习惯,在维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社会建设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衣、食、住、用、行五个方面。首先,公众要自觉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购买衣物时尽量选择天然棉质为原材料且颜色较浅的产品,尽量不要购买含有化学添加剂成分、含有染料的衣物,要崇尚简约、轻便的生活观;在食品方面,要尽量购买绿色纯天然无公害不含添加剂带有“绿色产品”标识的食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可以种植绿色蔬菜、水果,尽量多食用清淡、新鲜的食物,减少吃煎、烤、炸等油腻,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有危害的食品。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能力、经验不足,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许多困难与挫折,基于此我们要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需砥砺前行,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一定会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指导老师:陈虹)[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赵成,于萍.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杨柳,杨帆.略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战略[J].探索,2010(5).[3]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4]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环境经济,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