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遗传多样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认同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涵义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他们所包含的基因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遗传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作用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总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使用价值食物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文化科研畜力使用实物价值非实物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价值有机质生产调节气候固定CO2释放O2污染物降解选择使用保留使用存在价值(1)物种高度丰富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占世界总种数10%,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裸子植物约250种,居世界首位;哺乳类、鸟类、鱼类均位于世界前列。⑵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占中国高等植物的57%以上;哺乳类动物中,特有种占总种数19%。特有属、种中,尤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暨豚、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等等。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⑶区系起源古老由于第四纪冰期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较小,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如松杉类植物,世界现存7个科中,我国有6个科。动物中大熊猫、白暨豚、羚羊、扬子鳄、大鲵等都是古老孑遗的物种。(4)经济类生物资源异常丰富中国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共有家养动物品种(或类型)1938个,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有1000种以上的经济树种、l万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牧草和2200多种观赏花卉。(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中国具有各种类型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竹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6)空间格局复杂多样我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大,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气候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北热带。生物群落包括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风雨林。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高原、山脉、平原、盆地和丘陵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是生物多样性基础。地球上生物产生30多亿年以来,由于自然原因出现过五次生物多样性危机,其中最高峰出现在人类产生的新生代后期。由于人口激增、土地盲目开垦、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态破坏,引起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消失。据科学测算,目前物种多样性的衰退比自然界本身的速度快了大约1000~10000倍。世界在最近300年中,大约减少了一半的森林面积。北美洲200年前150万Km2的大草原现在只剩下不到1%。在澳大利亚和北美洲,体重超过44kg的大型动物已有74%~56%因人类狩猎而灭绝了。(二)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我国目前有398种脊椎动物濒危,约占我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温带有10%的植物濒危或临近濒危;热带、亚热带濒危或临近濒危的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5%~20%。我国原有的犀牛、糜鹿、高鼻羚羊、白臀叶猴、崖柏、雁荡润楠、喜雨草等已经灭绝。濒危的物种有朱鹮、东北虎、华南虎、云豹、大熊猫、叶猴类、多种长臂猴、儒艮、坡鹿、白暨豚、无喙兰、海南苏铁、姜状三七、人参、天麻、草苁蓉、肉苁蓉、婴粟及牡丹等。过去较多的物种,如白鲟、江豚、白暨豚变为稀有、濒危动物;鲟鱼、银鱼已十分稀少;海中对虾、海蟹、带鱼、大小黄鱼也在大量减少。云南景洪县1964年发现两种野生稻24处,至20世纪80年代末只剩下l处。我国生物多样性濒危现状中国主要生物类群濒危物种数目(一)生物生境(栖息地)的破坏栖息地的丧失已成为我国一些生物减少、濒临灭绝的最主要原因。许多为保护濒危物种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被大面积的已经开发的土地所包围,成为“生态孤岛”,物种在被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保护区内,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小种群,其迁移、扩散受到制约。我国濒危动物大熊猫的保护就是受到栖息地片段化的严重障碍,目前我国计划为大熊猫建设绿色走廊,就为解决这个矛盾,通过建立保护走廊带,将大熊猫保护区连成网络。三、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森林的过量开采,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乱捕滥采等开发行为严重胁着生物多样性。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许多野生动物因被作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如象牙、犀牛角、虎皮、熊胆、鸟的羽毛、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的绒……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二)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如今藏羚羊总数仅存不足5万头,而且每年的数量仍在减少,反盗猎行动仅仅停留在收缴皮张的水平上无法解决藏羚羊仍被猎杀的现实问题。工人串起蟾蜍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二氧化硫污染使对其敏感的地衣从许多城市和近郊森林中减少或消失;●酸雨和酸沉降使等水体和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生存;●农药的污染对小型食肉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等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人类排放CFC物质引起的臭氧层浓度的减少,使紫外线强度过量增加,抑制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了浮游动物、鱼类、虾和藻类的数量,并因食物链的作用,将使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三)环境污染的影响外来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方式下,外来种在传入地适宜的气候、食物供应和缺少天敌抑制的条件下,迅速繁衍自己的种群并伴随着大规模的个体扩散,同时对传入地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的现象。研究证明,生物入侵是仅次于生境丧失的导致全球生物样性丧失、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大原因。生物入侵主要有自然入侵和人为入侵。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更广,会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四)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这3个国家每年由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高达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O多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外来生物引起人们的伤害和死亡、本地生物物种灭以及环境景观美学价值丧失等损失。多样的生态系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中国由于生物入侵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74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除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都能找到外来物种。部分国家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公布的物种入侵名单图1.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草)(Eupatoriumadenophorum)。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图2.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原产中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6-8米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和风景林。图3.空心莲子草(水花生)(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原产南美洲,现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图4.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为一种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在我国见于东北、华北、华东和湖北。图5.毒麦(Loliumtemulentum)原产欧美洲、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是我国限制检疫对象,我国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图6.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原产美国东南部海岸,1979年引入我国,分布于我国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图7.蔗扁蛾(香蕉蛾)(Opogonasacchari)原产非洲,1987年随巴西木进入广州,现传入我国10余个省、直辖市、威胁农作物、果树、名贵花卉等。图8.强大小蠧(红脂大小蠧)(Dendroctonusvalens)原产非洲,现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严重危害松树。图9.非洲大蜗牛(褐云玛瑙螺)(Achatinafulica)原产非洲东西部,20世纪20年代末在福建厦门发现,现已扩散到我国香港、台湾、海南、广西等地,已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图10.美国白鹅(秋幕毛虫、秋幕蛾)(Hyphantriacunea)原产北美洲,现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危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图11.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原产美国,1988年随湿地松无性系穗进入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报道,严重危害松林。图12.福寿螺(大瓶螺)(Pomaceacanaliculata)原产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云南、浙江等地,危害水稻,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植物,也是一些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图13.牛蛙(美国青蛙)(Ranacatesbeiana)原分布于北美洲,1959年引入我国,现几乎遍及我国北京以南地区,由于其适应性强,易于入侵扩散,使本地两栖类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此外,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农、林、渔、畜牧业品种单一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型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全球气候变化等。除此,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如法律和制度上的缺陷;缺乏科学的生态知识,没有认识到资源和环境的真实价值;生物资源利用、保护之间产生的效益分配不均衡等等,均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深刻根源。(五)生物样性丧失的其他原因(一)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迄今为止,已有160多个国家批准或接受了该公约。该公约是全面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第一个全球性协议,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公约涉及面很广,包括各国政府的承诺、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主权、应采取的措施、技术转让与生物安全监测与预警等。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加入和批准该公约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该公约后,我国于1993年初成立了国家履约协调机构,年底,编制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工作做了初步概略性的分析和评估,列出了中国需优先保护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名录,提出了具体优先目标和行动,包括重点保护的156个区域,450多种动物及150多种植物。是我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采取的最早行动,我国是继印度尼西亚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完成该行动计划的国家。就地保护就是在被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原先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十五”期末,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4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总面积已达15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系统的就地保护: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陆地水生生态系统、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野生生物的就地保护:我国野生生物的保护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种自然保护区,其数量仅次于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二)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实施易地保护的一种方式。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我国目前己建立110多个植物园,我国还建设了一些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基地与繁育中心。——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动物园,我国已建立动物园和大型公园的动物展区总数达数百个。(三)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我国还建立了以保护为目的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和基地26个,大熊猫、扬子鳄、朱鹮、丹顶鹤、东北虎等濒危动物开始繁育。我国还将原产我国但已在我国国内消失的糜鹿、野马、高鼻羚羊重新从国外引回我国,获得成功。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