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临潼小学赵冲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3—6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简析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重、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1.猜谜语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玩猜谜语游戏吗?请注意听: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谜底各打一个数生:1/2,7/8,1/100师:这些都是什么数?生:分数2.提示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既然是分数的再认识,说明我们对分数并不陌生,其实早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对分数有所了解。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道题目来回顾一下三年级我们对分数的记忆。(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1、理解整体1,小结分数的意义。活动一:说一说,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1.2.师:在表示1/4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活动二:说一说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画一画。师:不管平均分的是一个图形、多个图形还是多组图形,在这里都称为一个整体,只要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了,就可以用3/4来表示。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活动三: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1、学生展示不同的图案。2、师: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分数“部分”的个数相同时,“整体”的个数也相同,但是形状不一定相同。)活动四:拿一拿,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师:你准备怎么拿呢?生: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3.生:铅笔的总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也不一样。师:如果这盒铅笔有20支,它的1/2是多少支?如果这盒铅笔有100支呢?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结:同样是取出1/2,总支数越多,具体的数量也就越多。(三)、巩固练习,反馈分析1、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1)一张报纸的1/4版面用于广告宣传。(2)我们班有3/4的男生喜欢打乒乓球。(3)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2/3.2、圈一圈,填一填,再说一说、3、如果让你一口气喝掉它的1/3,你会选择哪一瓶?(课件出示两瓶大小不同的可乐)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4)、辩一辩奇思捐了零花钱的1/5,妙想捐了3/5,妙想一定捐的比奇思捐的多吗?(五)全课总结。师:分数再认识,再认识了什么?总结: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具体数量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五)、课外拓展阅读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埃及在3700多年前的“莱茵德纸草书”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载,记法非常独特,如用类似三角形表示二分之一,用圆形表示四分之一。我国使用分数的时间也很早,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里,就有许多有关分数及其应用的记载。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