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书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湘潭大学读书报告题目《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书报告姓名王许朋院系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10社会学系学号2010070328指导老师王荷英2013年4月28日《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书报告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到伤害的不幸事件的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一,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彼得.布劳(1918—2007)出生于奥地利,后移居美国并获得美国国籍,长期任教于美国各个大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劳一生从事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问题。布劳的理论起初与交换理论并没有关系,只是霍曼斯在20世纪60年代写作《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一书时,引用了布劳的某些实地调查资料,并认为布劳的观点同自己的观点相接近,因此可以说是霍曼斯把布劳拉近了社会交换理论的阵营。一个人的原有思想和行为往往会对他以后的人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使得布劳在之后从事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时总是存在两大特点:一是将关注的视角永远放在社会结构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布劳能将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结构统一起来从而建立“结构—交换”理论,而不像霍曼斯那样只是研究小群体的社会交换行为的原因。二是布劳在进行社会研究时,注意对经验性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强调将抽象的理论和经验性材料结合起来,关于这点我们也能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找到很多例证。另外需要说明和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布劳虽以“结构—交换”理论而闻名于世,但对社会交换的研究从来都不是他的理论重点所在,而毋宁说是对他研究宏观社会结构的一个注脚而已。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劳已经脱离了社会交换理论的阵营,而专心于对宏观社会结构的研究之中,并以此构筑他的整个社会学体系。所以,当我们在阅读和试图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这部巨著时,我们关注的焦点应是布劳对复杂社会结构的论述,而不仅仅是他对微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交换行为的生动描写,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写的那样,“本书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构。这儿提出的基本问题是,社会生活怎样被组织成日益复杂的人与人交往的结构。”话虽如此,但是在阅读了不少的相关材料之后,我发现人们往往引用最多的是布劳关于微观社会交换的理论,而对于其在宏观结构中的作用却鲜有提及。这又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许要涉及到对另一个问题的解答,即社会交换理论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走向衰落。我们知道,一个理论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导致该理论解释力的下降,即它已经不能对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那么,社会交换理论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它的解释力贫乏又体现在哪里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本文的末尾部分予以讨论。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梳理。二,对全书主要内容的概述无论是古典社会学理论还是现代社会学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可以认为他们都是在试图对“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这一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尽管答案繁多,且众说纷纭,但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或多或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社会的的视角,从而使我们能够对我们所存在且与之密切联系的社会有一个更新、更加深入的了解,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即是如此。当霍曼斯提出小群体社会交换的原则时,布劳敏锐地观察到霍曼斯理论中的不尽完美之处。因为前者一昧地将研究重点放在小群体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并企图用几个干巴巴的命题解释整个社会的运作,却全然忽视了社会的突然属性,作者说道“社会生活的研究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永远涉及突生属性。”正是由于突生属性的关系,使布劳有了将微观中的社会交换和宏观社会结构结合起来的想法,而这一思路也正是布劳理论的独特点之处。如何解读这本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其一是按章节顺序逐章书写其大概内容,但这样做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而只能得到一些片段性的话,并且这一工作早已被作者已经不厌其烦地做过了,之所以说是“不厌其烦”是因为作者前前后后共作了4次总结,前言的后一部分是一次,第一章是一次,每章的最后一部分加起来还算一次,最后第13章又对全书作了一次大的总结。所以采取分段总结的方法不免有“东施效颦”之嫌。其二是按照作者的思维,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微观社会中交换行为的研究,第二部分的研究主题是微观社会是如何与宏观社会联系起来的,第三部分的重点放在讨论宏观社会结构中的交换之上,并讨论社会交换所带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反抗力量的产生。相对于第一种方法而言,第二种方法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整体思路和他试图为我们所描绘的一个世界,,所以在写作思路上我选择后一种方法。在对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之前,首先我们要树立两种观点,那就是作者对书中的社会性质和交往主体的一般性假设。关于本书所描述的社会性质,布劳这样写道“我们所讨论的人际关系过程也许对类似于我们的社会要比由先赋属性制度所统治的文化要更加典型些。在前面那种社会中,人们有许多亲密不等的熟人,群体经常组成和重组。在后面的那种社会中,人们倾向于不是亲属而是仇敌的方式对其他人加以分类。对于反抗的分析主要在民主价值(虽然不一定是民主制度)的框架中加以思考的,而不考虑根本不同的政治气候中的相应冲突。”(P7)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作者看到笔下的社会交换活动是发生在一个以自致性为主的社会之中的,虽然作者说的不一定是“民主制度”但民主制度是这个社会最好的例证。只有在民主社会中,作者笔下的一个个社会交换行为才会有可能普遍地发生,而不用担心被横枝权力(先赋性社会)冲击和破坏。其次关于社会主体的假设,即书中的所有交换主体都被作为理性人来看待,“没有目标取向的,由无理性的情绪冲动所引起的行为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P5)个人之所以会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交换都因为其中有利可图(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就连非理性因素占很大部分的爱情也被他纳入到理性的讨论中来了(P89)。这两个观点是本书的前提,也是贯穿于全文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开始时就将其点名,从而使我们能更有利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一)对微观社会中社会交换的讨论要了解微观社会中的社会交换,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社会交换”。并非社会中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属于社会交换,布劳认为一个行为要导致社会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他人的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有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P5)因为这两个条件存在,使我们讨论的范围只限于“价值合理”和“意图合理”的行为中。在明确了社会交换的涵义和其发生的范围之后,我们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即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发生社会交换行为。对于这一问题作者以社会吸引和社会报酬作为答案。布劳说道,“支配着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社会过程,其根源过程在于原始的心理过程,如作为个体目标吸引的情感及获得各种报酬的欲望之基本的过程。这些心理的倾向使它们被看成是已知的,而无须探求他们的进步力量,因为我们只关心他们所产生的社会力量。”(P22)“社会吸引是诱导力量,它使人们主动建立社会交往,一旦形成了交往,社会吸引又会使人们扩大社会交换行为范围”(P22)而社会吸引的潜在意义是对社会各种报酬的期望,即一个基本场景是这样的,如果某一个人期待和另一个人交往以便获得某种方式的报酬,那么这个人将被那个人吸引,他对他所期待的报酬的兴趣使他去接近那个人。而“不管动机是什么,在以下两种期望之间有一种重要的区别。前一种期望是,交往是一种内在性的报酬的经验,后一种期望是外在的利益,如劝告。”为了得到社会报酬(这必须在社会交换中实现),一个人必须证明自己是有吸引力的,从而使别人有意向和他交往,“一个人受他人吸引,对于证明自己对他们有吸引力很感兴趣。因为,他与他们交往并以交往获得他所期待的利益的能力,取决于他们是否发现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伙伴,因而愿意与他互动。他们与他的吸引力,像他对他们的吸引力一样,取决于交往将会获得报酬这种期望。为了唤起这种期望,一个人设法给别人以深刻的印象。在结识和群体形成的初期阶段,人们普遍都试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一个人深刻的印象会使一个人变得吸引力,并且预示着与此人交往会获得报酬。”(P23)布劳在这里引入了戈夫曼的“印象管理”概念(我们也将看到布劳在书中多次引用戈尔曼的观点,并表现出敬佩之情,这使我们有理由将社会交换理论和戈尔曼戏剧理论联系起来看待)。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概念,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影响着另一个人对他的评价(即使这些评价不太正确),而我们总是希望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布劳认为这是由于社会吸引的缘故,而良好的第一印象则有利于原始社会群体的形成。另一个有利于实现社会交换的行为是向别人提供“社会赞同”,因为“人们渴望社会对他们的决定和行动、意见和建议表示赞同。别人的一致赞同有助于肯定他们的判断,证明他们行为的合理性以及证实他们的信念。”(P72)因为社会赞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它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报酬和社会影响的一个基本源泉。同“印象管理”一样,社会赞同也有利于社会一体化的实现并且也是社会权力分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第二部分进行讨论。“社会交换”是从经济交换的概念中借鉴而来的(这一点可以从社会交换中“理性人”的假设和布劳对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的比较中看出,P109—113),在经济交换中有一定的交换规则和原则,正是由于这些交换规则和原则的规范和制约,经济交换才得以正常进行。同理,社会交换如想正常进行下去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也是不可或缺的。那么,社会交换的规则和原则又有哪些呢?通过对全书的理解,我们看到,布劳将社会交换中的规则和原则总结为四点:其一是基于信任的互惠性原则;其二是公平性原则;其三是社会交换的不平衡性原则;其四是社会交换中的边际效用原则。对于社会交换而言,基于相互信任的互惠性原则应该说是最重要和最具基础性意义的原则,正如齐美尔所言“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接触都是以给予和回报等值这一图式为基础的。”我们常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人和人之间的交换是在信任对方会做以回报的情况下才发生的,因为“这儿所设想的社会交换仅局限于下述行动,这些行动视他人对报酬的反应而定,而且在这些预料中的反应并不马上发生时行动便停止。”(P7)这正如跷跷板一般,规则是必须要在两个人的相互配合之下才能一上一下开始游戏,如果这期间有一人不愿继续配合或中途退出,这个游戏便会终止,社会交换的原则也是如此。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之上,社会交换的公平性原则也对社会交换有重大的约束和指导作用,“有些社会规定了社会利益与个人为生产这些利益而做出投入所应得的报答之间的公平交换比率,共同的规范就在这样的社会中发展起来。”这个原则似乎同互惠性原则发挥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交换之时所怀有的一种期望,但与互惠性不同,对公平性原则的讨论布劳将之放入了对社会交换的公平比率和现行比率的比较中来。公平正义的社会交换是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的社会交换模式,但在现实的社会中却往往是现行比率下的社会交换大行其道,布劳写到“然而,许多群体中的现行比率是从公平比率出发的,对某些人来说,它使得现实以他们的投入为基础的某种公平回报变成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某些人甚至不可能在他们的交换交易中实现现行比率,因为这些社会规范和标准以外的因素也影响着交换过程,尤其是特殊群体中的供求条件以及已经形成的权力关系。”(P181)这并不是说公平性原则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实施的可能)而是它的被破坏的部分以另一种形式被表现了出来,“然而,因为公平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像一种道德原则一样,仅仅规定待遇,在该社区中,第三方将不赞同那个不公平对待处于他权力之下的其他人的人,而公平和公正地对待其他人的人会赢得普遍的社会赞同。最后,内化了的道德标准可能使人们因为不公平的对待了其他人而感到内疚。”(P183)由于公平性原则的存在,使人们对不公平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