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风景园林考研热点大盘点必看小编将风景园林考研中的热点知识给大家总结梳理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雨洪管理、海绵城市与河湖治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马里兰州的一门新兴的城市雨洪管理技术,它倡导雨水利用与风景园林的有机结合,维护城市水系统的生态平衡。由于成本低,适应性强、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径流和消除污染,因此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的应用。海绵城市概念学术术语为“低影响设计和低影响开发”。即在降雨的时候,通过建设“吸收、储存、渗透、净化”系统来吸收雨水,在干旱时用来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一种城市建设系统。建设海绵城市就是建设城市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道路、绿化带、公园等公共场所,提升这些场所的生态蓄水功能,以此来恢复城市的河道、沟渠本身的水调节功能,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自然调节和供应能力。海绵城市的内涵:①海绵城市的目标——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一是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二是恢复被破坏水生态。三是推行低影响开发。四是通过种种低影响措施及其系统组合有效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②转变排水防涝思路。③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建设海绵城市的途径:①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②构建生态廊道。③划定全规划区的蓝线与绿线。④水生态环境的修复。⑤建设人工湿地。海绵城市的意义1、海绵城市与国际上流行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与方法非常契合,像低影响开发(UD)、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及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等,都是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良性水循环、内涝防治、水污染防治等作为综合目标。2、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净、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具有自然循环的“绿色海绵”雨水系统,使整个城市容易适应新的环境,遭遇水灾害后能够快速恢复,能够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并且不危及其中长期发展。3、我国官方文件明确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从学界层面走向社会管理和应用经济层面,并将在城建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广,从而利于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设计)城市双修主要指的是城市修补和城市生态修复两种方式。城市双修城市双修概念“城市修补”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对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型。城市修补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提倡有机更新。城市修补是在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时期,所提出的城市设计新理念和城市建设更新方法。(解决问题)主要针对城市中的现实问题,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性遭受污染和破坏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短板突出的问题等。城市双修意义:①是对城市修补利于渐进式的城市更新。②是对城市修补利于名城古镇的延续。③城市修补利于可持续发展。④是城市修补美化城市形象。简而言之,城市修补是在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时期,所提出的城市设计新理念和城市建设更新的方法。建成区规划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式——改变单一项目、单个地块碎片化的实施方式。二是建立规划单元的统筹机制——在一定范围内设立完善城市社区功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和绿地等补短板的规划“利益交换”机制。三是建立深入和广泛的公共参与机制——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决策权力交给居民。旅游休闲、特色小镇与PPP主要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字母的缩写,多数用来开发当地旅游特色小镇或者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设计转型与城市特色塑造城市设计转型现况:1、城市设计过去面对的城市发展方式(1)重速度(2)重规模(3)重经济(4)重形式2、变化与形势(1)临拐点:城镇化率50%(2)重文化: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呢?是在于流传文化和教育人民,让人们在城市当中接受熏陶,让他们懂得怎么样生活,以及怎么样更好地生活。城市要教会人们的是这个。(3)重生态:采取紧凑、集约、精明、低冲击的方式,以最小的干扰,来实现我们生活的更加人性化。海绵城市、韧性城市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方向。(4)重民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讲了,城市的发展建设要提高城市的持续性和宜居性。其中开放街区也是便民的一项举措,由过去尺度过大的、封闭的、割裂的模式,走向一个开放、融合、方便、功能混合的模式,或者说,重新回归城市的本能,让城市的魅力、活力以及它的交往功能发挥出来。(5)重特色:城市特色是城市的竞争力。今后应采取的理念与措施:(1)从增量转向存量:针灸式的修补,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从数量到质量:设计对艺术的追求;(3)从注重建设走向注重管理:如色彩管控,建设的管控;(4)从工程的设计转向制度的设计。城市特色塑造: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要求:重点地区应当开展城市设计,塑造景观特色,明确空间结构,组织公共空间,协调市政工程,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并作为编制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重点地区范围以外地区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重点地区范围以外地区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因地制宜明确景观风貌、公共空间和建筑布局等方面的要求。特色小镇概念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特色小镇和小城镇相得益彰、互为支撑。要点:①总体要求(1)坚持创新探索。(2)坚持因地制宜。(3)坚持以人为本。(4)坚持市场主导。②发展策略(1)突出特色,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2)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3)完善功能,强化基础设施新支撑(4)提升质量,增加公共服务新供给(5)绿色引领,建设美丽宜居新城镇(6)城乡联动,拓展要素配置新通道(7)创新机制,激发城镇发展新活力绿道与生态廊道绿道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城市中的绿色漫步,骑车,跑步的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系统。(结合奥姆斯特德理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世界各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在很多保护区被彼此分隔的情形下,单纯保护区模式无法达到维护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目的,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生物廊道”的概念。主张通过走廊的形式把若干个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连接起来,减少不利的“孤岛”效应,并逐渐成为传统濒危物种保护模式的重要补充。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全球保护策略中采纳了生物廊道的观点,随后被美国和欧洲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广泛接受中国虽只是在近几年才提出“生物廊道”的保护模式,但进行了很多有宜的研究和探索。生态廊道是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带状区域,除具有廊道的一般特点和功能外,还具有很多生态服务功能,能促进廊道内动植物沿廊道迁徙,达到连接破碎生境、防止种群隔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我国林业行业标准《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中将生态廊道定义为连接破碎化生境并适宜生物生活、移动或扩散的通道。生态廊道是在结构上不同于周围植被的狭窄的植被带,功能上则把曾经连为一体但因破碎化而产生的两个或多个植被斑块连接起来,有利于动植物在这些植被斑块之间运动,增强隔离种群的连接度。生态廊道的五大功能:栖息地、通道、过滤、源、汇。生态廊道的重要结构特征包括廊道的数目、宽度、连通性、曲度、内部环境及廊道与周围斑块或基质的相互关系。生态廊道宽度特征对于廊道的生态功能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着物种沿廊道和穿越廊道的迁移效率。一般认为廊道越宽越好,窄带廊道易对敏感生物种的迁徙产生影响,并影响廊道对有害物种和污染物的过滤。随宽度增加,多数物种可沿廊道迁移,并且宽度越大,环境异质性也会增加,边缘种和内部种都会随之增加。针对不同物种的保护,廊道的宽度也不尽相同。同时在设计廊道时应该考虑廊道中有利于物种传布的踏脚石的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