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中和之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医学,2016,5(4),137-140PublishedOnlineNovember2016inHans.://dx.doi.org/10.12677/tcm.2016.54022文章引用:罗桂青,李磊.浅析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中和之道[J].中医学,2016,5(4):137-140.:Nov.2nd,2016;accepted:Nov.26th,2016;published:Nov.29th,2016Copyright©2016byauthorsandHansPublishersInc.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TheBookofChanges”onTCMtheories.ItsuggeststhatbothofthememphasizethebalanceofYinandYang,requiresthatallthingshavetokeepinbalanceandstability,andadvocatestoobeyingthelawofthenature.ThephilosophyofHarmoniousViewinthe“TheBookofChanges”hasrunthroughoutthetheoriesofTCMandclinicalpractice.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BalanceofYinandYang,TheBookofChanges,HarmoniousView浅析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中和之道罗桂青,李磊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收稿日期:2016年11月2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26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9日摘要本文从中和观的角度探讨了《周易》哲学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影响,认为易理和医理都同样强调阴阳和谐OpenAccess罗桂青,李磊138的中正之道,要求阴阳当位、守正而用中,以保持事物的平衡和稳定,主张顺从天地之道,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贵生广爱,追求“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至善境界。《周易》哲学的中和理念实际上贯穿了整个传统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关键词传统中医,阴阳和谐,《周易》,中和观1.引言《周易》的中和观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易理和医理都同样强调要把握阴阳和谐的中正之道,传统中医理论中明显带有《周易》哲学中和理念的深刻烙印。《周易》崇尚中和、强调阴阳和谐,以阴爻、阳爻是否当位、守中来推断人事的吉凶。所谓“中和”是指事物处于一个最佳的阴阳调和的理想状态,“中”指的是无过无不及,“和”指的是和谐、协调。中正与和谐是紧密联系着的。事物的各部份、各方面都能够适度,即是中的状态,事物总体就达到了和谐。阴阳既对立又统一,阴阳的中正、和谐是万物得以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易传·彖传》和《易传·象传》对《易经》的卦象、卦辞和爻辞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其中多处强调了中和、中正的重要性。六爻卦中的二位、五位为中位,处于此二爻位即是“得中”,象征亨通。阳爻得阳位称为“刚中”,阴爻得阴位称为“柔中”;如果“刚中”与“柔中”相应,则称为“中和”,表示事物处于最佳状态。如果阳爻居于五位,阴爻居于二位,则称为“中正”、“大和”,意为尽善尽美,是最理想的中和状态。“得中”、“中和”等概念是《易传》分析卦象、断定吉凶的基本准则,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君子言行要谨守中道,无偏无倚。《易传·彖传·乾》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1]。“大和”,即最高的和谐。为了达到和谐,必须阴阳当位,守正而用中,以保持事物的平衡和稳定。阴阳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之间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经常维持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动态平衡,因此是否达到中和便成为《周易》推断人事吉凶的主要依据。《周易》哲学的尚中致和思想既是对世界万物本质和发展的根本性认识,也是处世做人的指导原则。2.气血阴阳的调和思想在《周易》“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观念的影响下,传统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也是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之中。传统中医学理论把人体的生理状态概括为“阴平阳秘”,把病理状态概括为“阴阳失和”,而“调和阴阳”则成为中医临床施治的总体原则。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是生命的基本规律,而人体阴阳气血中和状态的失衡则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2],p.12。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中的精血津液属阴,气属阳;六淫邪气中的寒湿属阴,风暑燥火属阳。凡阳邪易于耗伤人体的阴液,阴邪易于损伤人体的阳气。正气虚则形成虚证,邪气盛则形成实证。阴阳的偏盛和偏衰是疾病产生的内在依据。以疾病表现而言,机能亢进属阳,机能低下属阴。阳邪盛所致病证的性质是实热证,阴邪盛所致病罗桂青,李磊139证的性质是实寒证。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盛而出现寒象,是为虚寒证;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盛而出现热象,是为虚热证。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阳虚可以导致阴虚,阴虚可以导致阳虚。而疾病发展的最后结果则是阴阳离决,亦即阴阳失去相互的依存和消长关系,标志着生命的终结。气血阴阳的失中、失和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传统中医治病以“中”、“和”为度,强调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调和人体与大自然的关系。阴阳之间的彼此平衡是人体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对于阴阳偏盛,则泻其有余。阴盛实寒,治疗原则为寒者热之;阳盛实热,治疗原则为热者寒之。对于阴阳偏衰,则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的虚热证,治疗原则为补阴;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的虚寒证,治疗原则为补阳。阴阳的失衡都与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有关,但却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阴阳既相互依存和相互资生,又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彼此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一直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当中,所以阴阳的平衡只能是相对的。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性质决定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偏盛或偏衰既可以是自身变动的结果,亦可以是由于受到另外一方的影响而造成。因此调和这种偏盛偏衰,使之重新达到和谐的相对平衡,不仅要针对变动异常的一方,还必须同时考虑相对立的另一方。而阴阳概念本身特有的抽象内涵,使得这种平衡状态带有模糊和不确定的特点。为了达到这种模糊和不确定的相对平衡状态,《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调”、“和”的概念。“调”是指使之和谐或协调,“和”是指使之和合或和谐,因此“调阴阳”或“和阴阳”的含义都是指使阴阳之间达到和谐而协调的相对平衡状态。彼此不偏不倚,既无太过,亦无不及。这样,“调和阴阳”,使阴阳之间达到正常而和谐的平衡关系,便成为传统中医治疗人体阴阳失衡的最佳表述。“和”是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调剂,以达到总体上的和谐。“中”与“和谐”是紧密联系着的。事物的各部份、各方面都能够适度,即是中的状态,无太过,无不及,事物总体就达到了和谐。“和”、“中”的概念彼此密切相关。为了达到“和”,就必须“中”。“中”是要求适度。这个度,只有在事物的两个不同和对立方面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把握,整体的和谐对于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离开总体和谐的需要便无法把握局部因素的度,所以执两而用中,无太过无不及就成为达到“和”的关键。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调和阴阳”是易学“中和”概念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临床应用时,“调和阴阳”同样采取了执两而用中的思维方式。天地阴阳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人体中的阴阳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季节,天地阴阳有着消长变化的过程,人体的阴阳也因此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如春夏阳气偏盛,秋冬阳气收敛,认识了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本质,就能更准确地把握机体的病理现象。“调和阴阳”中的协调阴阳以达到阴阳和谐,最终维持阴阳相对平衡的观点,明显地受到了易学“中和”等思想的影响。3.祛邪理念中的和谐观除了调和机体气血阴阳的概念外,传统中医祛邪的治病理论也明显受到了易学贵和思想的影响。传统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产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正虚,一是邪盛。正虚,指的是阴、阳、精、气、血、津液等正气的亏虚;邪盛,指的是六淫、疠气等病邪的偏盛。正虚邪盛、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是机体产生病理变化的主要机制。由于机体正气的虚弱,加上种种致病因素的侵袭,结果导致了疾病的产生。在《周易》和谐思想的影响下,当邪气侵犯机体之时,传统中医并不赞成以攻击杀戮的方法来对抗邪气。皆因正气与邪气均是天地间的自然之物,两气相搏,必然违反自然之道,亦会损伤自身,传统中罗桂青,李磊140医的祛邪理论就是在《周易》崇尚和谐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不断完善和最终确立的。《周易》“贵和”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邪气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仍属天地之间的自然之物,杀戮和破坏会违背了天地和谐之道,最后也必将危害人体自身。因此,当邪气侵犯人体,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之和谐共处,为邪气预留出路,适当的时候引导邪气离开人体,使正、邪两气各守其位,互不侵犯,疾病自然痊愈。祛邪的理念还体现了传统中医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可损伤正气。《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2],p.581。《素问·评热病论》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p.197。治病的目的是为了调和平衡人体的气血阴阳,然而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若强行以武力歼灭邪气,必然损伤正气,最终得不偿失,惟有保存正气,才能真正的保身安康。清代医家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中说:“治六淫之病,如逐外寇,攻其客,毋伤其主,主弱则客不退矣。”[3]。上工治病,要在善存正气,切忌强行克伐邪气,否则只能会引发邪气的激烈反抗,加重伤害正气。因此,与其使邪气作困兽之斗,损耗正气,不如助其另谋出路,采用各种因势利导的方法,引导邪气离开人体。“开鬼门,洁净腑”、“去宛陈莝”(《素问·汤液醪醴论》)的祛邪理念便是在易学“贵和”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照现代西医在治疗癌症过程中以杀灭癌细胞为主要目的的霸道思路,传统中医的“贵和”理念无疑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4.小结《周易》哲学中和的思想始终指导着传统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强调阴阳有位,必须守正而用中,以保持事物的平衡和稳定,并且要顺从天地之道,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贵生广爱,从而追求“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至善境界。传统中医的中和之道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特征。参考文献(References)[1]宋·朱熹.周易本义(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2]佚名.黄帝内经素问(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6.[3]清·尤怡.医学读书记[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4.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1.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2.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3.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4.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5.专业的同行评审6.知网检索7.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