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级简介1.10年新招收的初一年级共有24个班,分成三部分:2个奥班,3个本部班,19个平行班。2.初一7班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住校生15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8人。3.座位的安排4.军训的口号:初一七班,真不一般,自强不息,永不放弃。5.班级的目标:作全年级最稳定,最优秀的班级。6.卫生,纪律,学习我对学生的理解没有不想进步的学生也没有只有缺点的学生我对教师的理解没有不希望学生进步的老师也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我对家长的理解没有不望子成龙的家长也没有不关爱孩子的家长语文:刘某(班主任)数学:李老师(*班班主任)英语:王老师(优秀教师)生物:和老师(*班班主任)历史:张老师(**年教龄)政治:宋老师(备课组长)地理:文老师(备课组长)科目教师联系电话语文刘某1*********3数学李老师1*********2英语王老师1*********1主科老师及联系方式每一个人都有习惯,习惯决定你怎么做。我的一些感悟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知识。知识会决定你做什么,决定哪些事情你做,哪些事情你不做。还有一个东西在人的生命中很重要,就是欲望。你对金钱、名望、对友情、对爱、对很多东西都有欲望。这个欲望决定着你想做的程度。这是形成一个人的个性的三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三个有一个最重要的连接点,它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果要想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要想改变性格,就要改变自己的知识或者欲望,或者习惯。如果你只是去埋怨别人是毫无用处的。改变你自己,才能改变你的命运我对学生成长的理解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播种人生,收获命运。我们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进步让学校看到班级的进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中学学习特点:1、学习任务:相对比较重、课程多;知识深、难度大,易分化;2、学习方法:从填鸭式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转化;从识记型——理解、应用型转化;从被动学习——主动学习转化;应对中学学习特点的措施:1、准备笔记本记笔记,课前课后预、复习,边听讲边思考,多练习……2、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青春期、情感危险期、学习的关键期中学阶段是青春期、情感危险期和学习的关键期。就初中阶段而言,初二是最为关键的黄金转折点,而初一的迅速进入角色,抢占制高点,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各位家长对孩子初一的学习生活也应该格外的关注。最不受孩子欢迎的家庭教育方式:1、采取命令式。2、唠叨。3、埋怨、指责。4、打、骂、体罚。5、爱得过分、过细。棍棒教育下的孩子表现:1.说谎2.懦弱3.固执4.怪僻5.粗暴6.喜怒无常请您反思,您是否做过以下事情:1.向孩子许诺却没有兑现2.孩子做错事,不断地责怪3.经常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4.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5.过多限制孩子的自由初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氛围1.安静,温馨2.干净,合理3.平等,自由六教育对策:家长们要学会做的五件事:一定不要在别人面前揭孩子的短一定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一定要告诉孩子你为什么生气让孩子懂得家长也需要帮助与孩子谈话多用肯定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如何与孩子相处1、平等。2、交流。3、容忍。4、鼓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1、抓作业2、抓态度4、抓效率3、抓能力5、抓技能家长一定要形成关注孩子的四个方面关注学习关注生活关注身体关注精神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学习过程。多了解子女学习情况,关心子女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想法。多了解您的孩子,多关注他的精神世界,多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因为今天的孩子比我们那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他需要您的一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扶他一把。关注的目的是:了解你的孩子,融洽两代人的关系,共同走好初中的路,为初三的升学奠定基础。关注的行动是:观察、沟通、交流。七学校及班级规章制度1.迟到2.校服3.发型和头饰4.课外书5.手机,MP3,电子词典希望家长配合的事项11、努力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1)安排好作息时间(迟到问题)(2)督促孩子做好预习、复习工作(3)有选择地看课外书(4)引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八希望家长配合的事项22、尽量保证每天与孩子的及时沟通(5)把握其身体状况(1)了解在校学习以及与同学相处的情况(3)掌握思想动态(4)生活上严格要求,关注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情况。(再富不能富孩子)(2)客观分析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学习过程希望家长配合的事项3、43、指导双休日的安排。对孩子玩电脑游戏、QQ加以监督和控制多安排全家户外的活动4、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及时反映孩子的异常动态。双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双休日您的孩子怎么玩?双休日您的孩子玩得怎样?希望家长配合的事项5、65、注意家长形象、营造家庭文化氛围。6、帮助子女树立远大的理想。7、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家长的辛苦。培养孩子勤劳的优秀品德。不学会生活,往往也不会学习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假如我们能与他们做朋友,多一点沟通交流,少一点打骂,多一点信任理解,少一点猜疑,那么我们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材。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