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技术资料与技术管理一、施工技术资料整理收集依据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J14-023-2004;5、各市地建设委员会有关文件。二、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1、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分部施工质量验收资料2、建筑电气工程分部施工质量验收资料3、智能建筑工程分部施工质量验收资料4、通风与空调工程分部施工质量验收资料5、电梯工程分部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三、施工技术资料分类:内部管理类和竣工档案类(一)施工技术管理类资料(内部管理类)1、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电工、管道、试验、电焊工等。2、分包方资质与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分包工程资质证明及上岗证要齐全。3、项目总工或项目各专业技术员施工日志。4、监理报验资料。5、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项目管理实施规划。6、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对施工临时设施的施工记录等。7、音像资料及照片、电子版资料。8、工序交接记录。9、技术交底。10、项目技术总结(知识管理)。(二)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竣工档案类)1、图纸会审记录。2、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5、施工试验记录。6、施工记录。7、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8、竣工图。四、安装资料管理存在问题1、安装工程资料全面性差(资料是否齐全)因为安装工程涉及众多专业分包和众多部门,这就要求工程资料齐全、完整。总包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收集、整理一并归入工程档案,是对整个工程进行的评价;常见的有:缺消防工程过程资料;及消防工程的公安消防部门对设计审查意见书,工程验收意见书,消防检测报告,消防施工单位的消防施工许可证。缺智能化过程资料,及各系统操作维护使用说明书。缺燃气工程的安装资料,变配电工程的施工资料、环保部门的监测记录,人防部门的验收意见,技术监督部门的对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资料,防疫部门水质检验报告、环境监测报告、避雷检测报告、漏风量检测报告、智能化检测报告等。业主指定分包的设备安装资料:如制冷机组及附属设备,空调机组安装,发电机组的安装等,尽管有的是生产厂家安装的,大部分未按规范进行应有的检测和抽检的实验记录。建设单位指定分包施工单位(弱电),或者行业垄断部门施工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场区综合管网)。2、工程资料可追溯性差对如安装工程来说主要是:原材料、设备的来源和施工(安装)过程形成的资料。涉及到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检验实验报告(电气3认证)、抽检报告等。进货时供应商提供是原件的应归入工程档案的正本,并在副本中注明原件在正本;提供抄件的应要求供应商在抄件上加盖印章,注明所供数量,供货日期、原件在何处、抄件人应签字。重要部位使用的材料应在原件或抄件上注明用途,使其具有追溯性。举例说明:设备试运转记录应一机一表,同型号的多台设备只用一张表格,大家想一下,每台设备的起动电流、空载电流、出厂编号、轴承温度等数据能一样吗?怎么进行追溯?设备安装记录表格不能只有试运转一个表格,安装各程序的情况均应进行纪录,如:设备基础验收,设备开箱检查、划线定位、拆卸清洗,联轴器同心度,隐蔽工程等均不可缺少,如果没有这些纪录,设备基础是否符合要求,设备到货产品质量情况如何?设备安装平面、标高位置、纵横水平度、联轴器同心度,设备地脚螺栓尺寸、在孔内的位置、垫铁的位置、组数、每组垫几块,找正找平后是否电焊牢固,二次灌浆的混凝土的强度等技术指标均反映不出来,影响设备安装质量的评价,且出现问题后,不宜查找原因。3、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差各种工程资料的数据是否符合实际且满足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工长,检测人员就应该把关,真实反映检验和试验的数据,工程监理应确认检验和试验的结果,检验或实验报告抄录规范的技术参数(人造,为资料而资料),而不是真实地反映检验和试验的结果。材料、产品合格证,无原件,以复印件代替,但未注明原件存放处,无存放单位加盖红章和责任人签字。无合格证所代表的数量,无进货日期及使用部位;甚至合格证与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不相符;无进货时的检验单等。安装工程的隐蔽记录与土建施工资料时间对不上;记录填写过于简单,不能表明隐蔽工程的数量与质量状况;有的均压环的设置未纳入隐蔽纪录,以致均压环安装见不到任何资料;隐蔽记录不能覆盖工程所有部位,特别是重要部位,如屋顶钢结构与避雷引下线连接缺少隐蔽验收记录(责任分担?)。绝缘纪录不齐全,不能覆盖所有电气回路,回路编写混乱,不能与图纸一一对应,绝缘值千篇一律,使人感觉检测工作未做,很假。以及零线与地线间绝缘值漏项。如电气绝缘测试全是500兆欧,漏电开关测试全是30MA等。质量验收(验评)纪录,使人感觉到没有进行验收(验评)。整个表是人为编的,如:预留电管验评与穿线验评是一个时间,可能吗?且与隐蔽记录不同步,应先验评后隐蔽;有的还在使用作废的标准(老表),分项不准或掉分项验收(验评)纪录,如:电机接线与检查,尤其设备安装记录表格缺项较多。只有试运转记录一种;缺阀门强度试验纪录,焊口试验纪录,下水管道试验纪录,通风空调漏风量试验纪录,风量平衡记录等均较普遍。4、安装工程资料的签认和审批不规范各种工程资料只有经过相应人员的签认或审批才是有效的。各种检验和试验报告签字不全,有的只有操作者签字,有的虽然操作者、工长或技术负责人签字了,但未经过监理或建设单位代表签字,还有的质检员和工长竟是一人。现行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规定: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铅笔等;工程文件资料幅面尺寸宜为A4幅面,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所有竣工图均应盖竣工图章,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均需签字。如果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修改依据;凡施工图有重大改变或者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竣工图绘制不规范、不完整较为普遍。项目执行经理与中标项目经理不符,资料签字代签现象严重(包括施工记录等各种隐蔽资料),其有效性不足,出问题谁应负责产生疑问。5、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差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基础,是统筹施工全过程、推动技术进步、优化施工方法、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及指导施工全局的重要技术文件。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我们可以认真分析工程的特点、难点。明确管理目标(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四新技术应用等),针对工程的特点、难点和目标,制定工程进度、人力物质资源的调配与使用,施工现场的管理、项目成本的控制、预期的效益等各方面的措施,以完成企业对项目的各种目标、有效履行施工合同。普遍存在问题如下:将工程的投标文件直接拿来用,在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没有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这样对工程的实施缺乏指导意义。企业内部审批程序不严格,不严肃。有的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一般技术人员编制,项目总工或项目经理审核,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没有进行评审。而有些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了,企业各有关部门也都参与了会签,但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对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使得编制、审核、批准的程序流于形式。甚至出现编制、审核、批准存在计算机打印、代签现象。严肃性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参差不齐。即使一个施工企业不同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无论是内容,还是格式都不尽相同,这说明企业无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编制标准,技术管理不到位。无主要项目工程量,如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如何编制各个施工阶段的劳力计划?缺材料、设备供应计划,缺指定分包进场计划,缺各种源开通计划,缺主要工序交接计划,缺进度控制点计划等。缺专业分包施工组织设计。6、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率低如果说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全局的统筹安排,是战役的总策划,那么专项施工方案就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战术性策划。所以,施工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目前不少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的针对性较差,大多是把规范、工艺标准或参考资料的有关内容摘录、抄写一遍,拼凑起来。编制施工方案除应贯彻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时应该参考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但这绝不应该是简单的摘录、拼凑,而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和吸收,再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加以运用。有些施工方案粗看没问题,面面俱到、引经据典,但细一看有些就与本工程项目根本不相干,工程中没有使用的材料、没有采用的工艺等都罗列在方案中。这样的方案根本就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可操作性了。在编制施工方案方面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应该编制方案的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或工序恰恰就没有编制。比如给水及采暖工程中的管道压力试验、排水工程中的管道灌水试验、消防喷淋系统的压力试验和管道冲洗、设备吊装、联合试车等都是保证功能的重要的试验和检测,按规范的要求都必须编制方案,并且应该在方案得到认真的审核、批准之后才可以实施。7、技术交底可操作性差技术交底的编制和交底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创优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个环节将我们在前面所做的各种策划、各项施工方案落实到施工操作中去,使操作工人清楚地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如果这个环节抓不好,那么我们在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将无法实现。在技术交底的编制中我们应注意的首先就是“可操作性”。技术交底的对象应是作业班组的技术工人,所以交底的编制必须针对工人的技术水平、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必须使他们充分理解并牢记自己所做工作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在这方面,通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交底的深度不够,有些交底的深度还停留在施工方案的深度,只是简单引用规范、标准的要求而没有说明操作的要领、应注意的事项和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这样的交底就不具备可操作性,工人无法依据这样的交底去操作,所以这样的交底也就失去了意义。技术交底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我们检查工人的工作质量确定了检查验收的标准。达到了交底所规定的要求就可以验收,否则就必须整改。工人的工作质量必须有标准,否则过程控制就失去了依据。技术交底编制得好不好,也可以反映出总包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如果这些技术人员自己就不熟悉规范、标准的要求,不清楚施工工艺,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编制出符合要求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多级交底制度未建立,哪些内容需要交底,由谁来交?这也是反映企业技术管理的水平,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变更、“四新技术”首次采用(合同交底属管理范畴)基本无交底纪录。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重要施工方案由企业总工向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交底;一般专项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技术人员、分包交底;“四新技术”首次采用交底由企业技术管理部门编制操作规程,经企业总工审批,然后由编制人向有关技术人员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由现场技术人员向班组长交底。交底内容缺安全和环保措施。8、施工日志内容不全施工日志是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纪录,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关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工作的原始记录,是施工活动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记载,是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总结、施工管理分析和评价的基础,同时也是评价工程技术、质量事故、过程、分析原因的依据,也是对计划、目标管理评价的依据。所以要求施工人员从开工之日起到工程竣工时每日真实记录,连续完成反映施工全过程的状况,记录内容要齐全、文字简练、清晰。存在主要问题有:填写内容有漏项,特别是重要内容(试验检验、调试、材料进厂、隐蔽检查等),没有纪录。时间不连续、记录人未签字。有的过于潦草、不清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9、缺总分目录。不便于查找,需总目录、卷目录。10、合同主体与资料不符。合同时集团的,资料显示市分公司的。11、检验批划分不合理。质量验收应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