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涯规划显得十分重要,其前提是正确认识自我。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在高考之前就应当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上大学以后还要重新认识自我,调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作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的准备,努力实施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大学生首先需要进行自我评估,结合专业性的职业规划机构,借助于职业兴趣与性格测验,判断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向,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然后制定出恰当的行动计划,认真执行,并且不断作出评估与反馈。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生涯发展能够同频共振。职业生涯规划对所有工作年龄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职业生涯规划将对其一生的成就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徐小平(中国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设计专家)也许大家觉得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率之间没有关系,而更多的是和正确的选择职业有关系,是否是这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刘勇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始他想做一个软件工程师,因为这和他的专业更贴近。但是他从报纸上看到,说软件工程师是一个青春职业,和年龄有很大关系,35岁以后软件工程师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性,工作会不太稳定。于是他想去卖包子,他认为他家楼下卖包子的生意很稳定。从一个想做软件工程师到想卖包子,这给我们的震动也非常大。后来因为家里的反对,放弃了这个想法。于是决定去公司去应聘了,首先想到的是去做销售,因为他看到很多公司高层领导都从销售开始做的。但是求职销售没有成功,他又回到IT业,想做IT培训老师,但是还是没有成功。整个过程下来以后,他找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选择,但都没有成功,变得非常失望、焦虑,他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被社会所接受。人碰到焦虑的时候会去排解这种情绪,于是他去上网、玩游戏,这样可以暂时降低焦虑的情绪。毕业的时候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他决定考研,成为高校中的考研一族。这也是高校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每年考研的人数绝对比找工作的人数要多,这个数也是几年来积累下来的。那么,他的问题出自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就业率的因素是什么?很简单,每个学生能顺利就业,就业率就会高了。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在哪里呢?一个是他选择的方向正确,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向,求职的成功率就会极大提高。第二,他的行动要积极,能力再强的人,如果行动不积极,那也不会很快找到工作。从刚才我们分析的案例上也能看出,一方面他的求职方向变动很大,不太清楚自己适合的工作:另一方面,他的行动最后变得很消极,不是很积极。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正确的决策,清楚适合自己的工作呢,这就需要进行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在了解自我方面,职业测评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西方,每个学校都有心理学系,职业测评很完善。在中国心理学专业比较少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很难系统科学地了解自我。这时候职业测评就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自我。国内高校使用职业测评也很多,清华大学也在使用,就是将职业测评挂在高校网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去做测评,同时也可以向咨询中心的人员进行咨询。之前我们学校也在尝试,学校的就业网站上,好像也挂有相关内容,只是提醒大家,这些测评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有很多是从西方国家学来的,样本没有经过我们自己的测试和调整,是以人家的测试样本为背景的,并不完全准确,仅仅是参考。职业测评是否有用关键在于:1、测验本身的信效度如何;2、测验的题目是否隐蔽;3、测验的内容是否是岗位胜任力要求的;4、使用测评的人是否了解该测试。测评工具的信效度是测评的关键,一个没有信效度的工具,还会起到误导作用。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曾经对清华和北航两所高校做职业测评的评估表示,大学生用了测评以后有超过半数认为,做职业测评可以帮助他们做职业选择。同时测评工具对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认为有了这种工具,就业指导中心真正在起到就业指导的作用。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应该从大一开始,学业生涯规划,但现在开始也不晚,做总比不做好)大一有大一的内容,主要是学业生涯规划,刚进校,根本不懂或还没有意识到关于就业的问题,也只有到了大三或大四才有可能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块对我们是新内容,但在国外的高校,已经比较普遍。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包括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技能,获知毕业后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做出现实的就业决定以及学习如何成功的推销自己,而且这些活动和服务伴随着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全过程,往往是从学生入学时就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可见我们的工作与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我们也在积极的努力中)。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组织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随着个体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职业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它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而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通过对大四学生进行过求职准备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刚工作不久的毕业生进行过回访调查。发现学生在求职准备方面呈现出几个明显倾向:第一,在职业能力的自我评估上,许多大学生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倾向,呈现出明显偏差;第二,在职业信息的了解上,大学生们过于关注职业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却忽略了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匹配程度;第三,在职业准备的投入上,大多数学生比较被动。二、为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学生将会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社会里,使大学生能够立足的是所选职业,它不仅是生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每个人存在的价值。但调查发现,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什么。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许多人一开始根本没有考虑到事业发展会怎么样,在找工作时一个是看哪个单位的牌子大,再就是哪个单位能出国,第三就是挑哪家单位待遇高,而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问题。因此,进行职业规划,针对个人特点,确立未来发展方向,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但职业怎么发展,是有一系列科学讲究的,这个科学实际上就是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或者方法。大学生们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原则以及职业成功的标准,掌握正的职业生涯设计方法,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合理规划职业人生,列出具体措施和日程,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减少在人生路上的徘徊犹豫,避免浪费时光,为主动迎接未来职业发展的挑战好充分准备。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都会问:“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现在准备什么?就业环境如何?”这样,就有助于在校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个性张扬,而非“个色”发挥。在校生可以自己找点事情做,如自己对写作感兴趣并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试着写一本书。找出自己特长的东西,并发挥这种特长。因此,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趁早是十分必要的,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是重要的。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每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从事热爱的工作,这样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乐的人,他们最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最大的成功。“知己”十分重要,“‘知彼’也是同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