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简介《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冠以此名,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被后人效仿。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遗(wèi):赠。•远道:犹言“远方”。•还顾:回头看。旧乡:故乡。•漫浩浩:形容路途遥远无尽头,无边无际。•同心:古代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相思、思乡之情。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本来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荷花也是一种有着幽香的花,古诗中常常用香草比喻高洁的品质。这一意象为本诗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采芙蓉为什么要涉江,而不就近采摘呢?涉江,有经历险途之意。为所爱的人而涉险,可见其情意深重。爱人在心中的份量如此之重,使爱情超越了时空的阻隔而愈见真挚美好。兰泽,是采摘芙蓉之地。诗歌凸出兰泽的芬芳,也就暗示了其他地方的芙蓉颇有不如,从中,似可感受到主人公在爱情上的专一和执着。分析“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中抒情主人公的动作及思想感情。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无法送给爱人,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这两句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而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为何可以给读者余味悠长的感觉?最后两句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只能“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牵动读者的关切,令人回味悠长。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曹操‖题解什么叫短歌?《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少机警,任侠放荡,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因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他主政时期实行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进步措施,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统一北方。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谥号魏武帝。‖作者简介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为乐府歌辞,却不受古诗题旨的束缚,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直接“叙汉末时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原题是感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曲调,他用以抒写自己统一天下的抱负、自强不息的斗志等,富有创新精神。在形式上,曹操将日趋衰落的四言诗体又“自开奇响”,气韵沉雄,文辞简朴,诗风悲凉慷慨。‖听读正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jīnwèiyōuduōqièmòzābǔpì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对着美酒对着欢歌,人生短促能有几何?好比晨露转瞬即逝,过去时日实在太多。举杯高歌激昂慷慨,人生忧患填满心窝。凭谁排解心中忧苦?唯有美酒可以解脱。‖疏通诗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将生命比作晨露,借助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如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伤呢?诗人遭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结束战乱、一统天下而倍感艰难,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喟叹。诗人的忧愤可从他的《蒿里行》中得到佐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衫士子才华出众,久久盼望为我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悄吟低唱子衿之歌。鹿儿呦呦发出欢鸣,悠然自得寻食草坡。我有美意延揽贤士,我将奏乐宴请嘉宾。诗歌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开篇的成句。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贤才。诗意是:你着装美衣领青青,我久挂念时时在心。《子衿》紧接的诗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yí音贻)?诗意是:即使我不前来找你,你为何不主动寄信?曹操事实上难以一个一个地去寻访贤才,他用这种含蓄的话来提醒天下士子,希望他们理解自己求贤若渴的的情感,主动来归。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此处引用了《诗经•小雅•鹿鸣》开篇的成句。《鹿鸣》是一首描写贵族盛宴款待贵客的诗歌。诗以鹿鸣起兴,诗意是:野鹿呦呦叫唤同伴,欢快聚餐吃着艾蒿。我有许多尊贵客人,席间举杯奏瑟吹笙。诗人引用这几句诗,既有物以类聚而贤才来会的渴求,又有主雅客欢贤才得用的自信。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皓月当空高高照耀,什么时候能够揽获。忧愤久蓄出于内心,绵绵不断汇成长河。穿越小路宾客远来,屈驾探望慰问多多。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往日情谊争相诉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月,以喻人才。诗意是:贤才有如天上明月,我在何时能够摘取?这种贤才难得的愁思,溢于言表。据《三国志•郭嘉传》载,郭嘉,字奉孝,颍川(河南禹州)人,曹操手下著名谋士,世称“奇士”。曹操初见郭嘉,与共论天下大事,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接着说:“真吾主也!”北征途中,郭嘉染病,不久逝世,年仅38岁。曹操哀痛不已,对荀攸等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曹操兵败赤壁,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指田间小路,南北向叫“阡”,东西向叫“陌”。诗意是:客人穿越田野小路,屈驾来访我心欣慰。主客久别重逢聚首,举杯畅谈不忘旧谊。这种贤才既得,喜不自胜的描写,多少有些想象的意味,于虚实互见里感受了深长情意。要指出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汉政治、文化的僵化,曹操在乱世提出“唯才是举”,具有积极的意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月高挂星儿稀少,乌鹊寻巢向南飞度。绕树三周难以敛翅,哪棵大树成为栖所?山不辞土才见巍峨,海不弃水终能壮阔。周公吐哺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倾心归我。匝,圈也。诗意是:明月朗朗星儿稀少,乌鸦向南高高飞翔。绕树盘旋圈圈难定,哪根树枝可以栖止。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贤才徘徊歧路,无以适从,像乌鹊般没有归宿感,是在所难免。诗人希望贤才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清人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诗比兴笺》)这番话是很精到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前两句借用《管子•形解》篇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后两句援引典故,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诗人自比周公,表明自己礼贤下士,以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愿。末了这几句卒章显志。千古诗人中,也只有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才写得出如此抱负。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字,是什么?“忧”2、作者的“忧”从何而来,又何以解忧?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人才的辅助,求贤。‖问题探究3、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4、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态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表达出招贤纳士的诚意决心。5、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6、“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没有贤主。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主旨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巧用典故,语言简约而含蓄。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和化用其它典籍中的语句,使诗作更加精炼含蓄。2、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3、运用大量反诘语句,启发读者联想和思考,使诗味更加蕴藉。‖艺术特色‖课堂总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陶渊明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出生没落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早年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腐败,41岁时毅然辞官归隐。檀道济作江州刺史时,至其家:“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檀道济馈以粱肉,被拒。元嘉四年冬,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陶渊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