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临床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省内二类医疗器械(非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技术要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2临床评价路径1临床豁免2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3临床试验3临床豁免适用于: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目录》:总局2014年第12号通告要求:能证明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的产品具有等同性。4临床豁免证明资料:(1)申报产品相关信息与《目录》所述内容的对比资料。审评关注: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的结构、临床功能、适用范围应等同。5临床豁免(2)申报产品与《目录》中已获准境内注册医疗器械的对比说明(对比产品),对比说明应当包括《申报产品与目录中已获准境内注册医疗器械对比表》和相应支持性资料。审评关注:①对比产品应具有效期内的医疗器械注册证。②对比产品各项目的描述应客观。③有差异的项目应予以识别并进行差异分析。6临床豁免产品名称及适用范围的核定:•不超出《目录》•尽可能采用与《目录》一致的表述7临床豁免对《目录》使用的理解:1、申报产品只是《目录》内某产品的一个部件,是否适用临床豁免路径?例如:申报产品为TCD超声探头,申请用于超声经颅多普勒检查。而《目录》内只有”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符合二类产品单独申报要求,且不改变《目录》所述用途的,可按临床豁免路径申请。8临床豁免2、申报产品是由《目录》内的多个产品组合而成,是否仍适用临床豁免路径?该产品已超出《目录》中任何一个产品的组成,不属于《目录》产品,不适用临床豁免路径。9临床豁免3、如果申报产品只有部分功能或用途在《目录》内,还有一部分不在《目录》内,是否还适用临床豁免路径?超出《目录》的那部分功能或用途,不适用临床豁免路径。临床豁免常见问题:1.目录引用错误现行目录为:临床豁免2.《目录》内产品判定错误例:申报产品为新生儿CPAP,按《目录》内“简易呼吸器”申请豁免临床。3.未提交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内容的比对。4.未提交申报产品与已获准境内注册医疗器械的对比说明。5.未对对比产品进行充分研究,相关信息随意编造。6.未对差异进行识别并进行差异分析。临床豁免举例1213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适用于:未列入《目录》,但有基本等同的产品已获准境内注册,申报企业能合法提供该产品充分的产品数据及临床数据。要求:1、能证明申报产品与已获准境内注册的产品基本等同。2、能合法提供该产品充分的临床数据。14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1、申报产品与所选择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基本等同的证明资料:申报产品与一个或多个同品种医疗器械(对比产品)的对比资料,对比项目均应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附2列举的项目(总共16项)。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审评关注:①所选择的对比产品应具有效期内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注意:如果注册证上包含了多个型号规格,型号规格间又有较大差异的,企业需进一步确认所选择对比的型号规格16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②与选择的每一个产品都要求全项目比较,每一个差异点都应该得到识别,并进行差异分析,以确认差异性是否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注意:有些差异可能用一句话就能分析清楚,有些差异则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性资料。③差异性分析应通过申报产品自身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或确认。如申报产品的非临床研究数据、临床文献数据、临床经验数据、针对差异性在中国境内开展的临床试验。17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④对所选择的对比产品的描述应客观真实。注意:申报企业在不了解或未充分研究对比产品的情况下,勿主观编造对比产品的相关信息。以避免出现因申报资料虚假或矛盾不予注册的后果。⑤递交临床评价报告时,企业应给出是否基本等同的结论。18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对比项目(共16项):p基本原理(工作原理&作用机理)评价要点:(1)应有相同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不同的,不视为同品种医疗器械(2)其他项目(例如结构组成、材料、性能指标、作用部位等)的差异已引起基本原理、作用机制变化的,不视为同品种医疗器械19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p结构组成(产品组成&核心部件)评价要点:(1)结构形式、组成应一致(2)对减少的组成,一般来说,应重点考虑对有效性降低及应用范围缩窄的影响;对增加的组成,一般来说,应重点考虑安全风险增加及新增临床功能的影响20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p性能要求【性能参数&功能参数(有源第7项:软件核心功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评价要点:(1)在安全有效范围内的性能要求应一致(差异分析及举证),对比产品的性能要求应能提供合法来源。21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2)功能参数并非都可以通过检测手段来验证,对临床功能而言,检测往往只能验证产品是否具有该功能,未能确认该功能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3)某些临床功能需要提供基于临床试验的临床评价资料(注:软件指导原则),如彩超弹性成像功能,注射泵靶控输注功能等。22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p适用范围(适用人群&适用部位&与人体接触方式&适应症&适用的疾病阶段和程度&使用环境)评价要点:(1)适用范围并不仅是指注册证中载明的那一行字。(2)企业有义务查清、阐明、举证对比产品的适用范围全信息。23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3)适用范围应一致,对超出对比产品的部分,应再提供相应临床评价资料。(4)不同的适用范围,不具可比性,不视为同品种医疗器械。24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p使用方法评价要点:应有相同的使用方法。p禁忌症、防范措施和警告评价要点:除非申报产品经过更多的验证和确认,否则至少应包含对比产品的禁忌症、防范措施和警告p安全性评价、交付状态、灭菌/消毒方式、包装等应与产品特点、风险水平、临床需求相适应。25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2、收集同品种医疗器械充分的临床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数据集:数据集1:临床文献数据集或临床研究数据集数据集2:投诉和不良事件数据集数据集3:与临床风险相关的纠正措施数据集如果某些产品的临床性能和/或安全性存在人种差异,为评价中国人群使用该产品的安全性和/或有效性,可建立中国人群的数据集。26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临床文献数据集的几点要求:•收集要求:(1)公开发表。(2)检索和筛选需确保可重复,避免人为剔除不利数据。(3)检索需提供检索方案和检索报告,检出的所有文章需提供目录。(4)筛选需提供筛选方案和筛选报告,纳入分析的所有文章还需提供全文。27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内容要求:(1)文献应能确认所用的产品是对比产品(型号规格有较大差异或风险较高的,应关联到具体型号规格)。(2)文献中的使用方法、性能参数应与对比产品/申报产品一致。(3)文献内容应能体现使用的方法学、结果以及该研究得出结论的可验证性。28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质量要求:应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以治疗类产品的研究文献举例:(1)研究设计:患者分组是否随机?患者数量是否足够?试验前各组情况是否相似?随访是否完整?时间是否足够?是否采用了盲法?各组除了试验的治疗措施不同外,其他医疗措施都相同吗?(2)研究结果: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应用?受试者的脱落数是否过高?治疗效果有多显著?把握度有多高?(3)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对患者的利弊等。一般来说,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级别较高。29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数量要求不限定数量(可一篇或多篇)•分析要求(1)如果多篇文献的研究数据报告了相似的结果,就提高了安全有效的确定性(定量分析)(2)如果多篇文献的数据中观察到不同的结果,那么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就很有意义(定性分析)(3)临床文献中出现的正面效果、负面影响(如不良事件、副作用等)都应纳入分析30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临床研究数据集的几点要求:(1)合法获得(需提供授权使用原件)(2)需提供伦理委员会意见(如适用)、临床研究方案和临床研究报告(3)研究数量不限定,同文献型研究一样,应评价数据质量并进行分析技术审评要点:按当前的要求进行审查!31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投诉和不良事件数据集、临床风险相关的纠正措施数据集几点要求:(1)应告知数据的来源(如查询了哪些数据库)、查询的时间、查询的字段等有助于查询结果重现的信息。(2)即使查询结果为空,上述两个数据集也不能缺省。(3)对所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或召回等信息,需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后认为与对比产品相关的,则应告知申报产品在这方面所采取的降低风险措施(如设计更改、加入新的禁忌症等)。32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常见问题:1.临床评价思路和架构未按《指导原则》进行。注意:这将容易错失一次补正的机会。2.与对比产品存在差异,但未予以识别,或未进行差异分析,或缺少支持性资料。3.对对比产品不够了解,或未进行充分研究,相关信息凭主观编造,无法提交客观依据。33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4.提交的临床文献与所选择的同品种医疗器械与文献不相关(即临床文献不是对比产品的文献)。5.临床文献质量低,如观察例数少,仅是对个案的研究。6.申请多个适应症的,部分适应症无对应的文献支持。7.未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总结。8.未给出临床评价的整体结论。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注册申请人通过临床评价应得出以下结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品可达到预期性能;与预期受益相比较,产品的风险可接受;产品的临床性能和安全性均有适当的证据支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评价报告中未给出结论的,视为评价尚未完成。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举例3536临床试验适用于:未列入《目录》,又无法按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评价路径提供充分的评价数据。相关规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第5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未发布)37临床试验Ø提供临床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报告。Ø要点:(1)开展临床试验之前,务必确定好产品的临床定位。这将决定试验的方向。举例:诊断?筛查?治疗?辅助治疗?38临床试验(2)应采用临床公认的试验方法、评价指标、接收准则。例如:心电自动诊断VS人工诊断靶控注射泵药物浓度靶值VS实测药物浓度值(3)样本量估计、对照组设置、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应同时遵循统计学要求。(4)统计学结果应采用临床知识进行解释。(5)试验报告应对试验方案的规定作出回应。39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