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施工进场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前言我公司受宜宾临港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施工进场道路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本次道路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宜宾临港建设有限公司编制的《110KV柏树林输变电新建工程进场便道参考方案》及四川同舟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现状带状地形图测量资料进行设计的。本次施工图设计共分两册。分别为第一册(道路施工图)、第二册(工程概算书)。本图为道路施工图设计。1、工程概况宜宾市电业局拟建柏树林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该工程地址位于临港开发区沙坪镇白莲村三社。输变电站工程施工前期需修建一条进场便道,以满足该输变电站建设需要的交通和大件运输条件。本次设计的进场便道工程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属于城市道路进场便道,采用城市道路一块板模式设计,泥结碎石路面,设计行车速度15km/h。路线起于原S307公路路口,止于规划中的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选址点,全长970.322m,道路路幅宽度5m,单向路拱横坡,在条件具备地段进行了加宽设计。路线沿现状机耕道裁弯取直前进,条件允许地段路线尽量利用现有机耕道靠近山坡采用挖方拓宽,条件不允许地段向农田侧拓宽,遇旱地采用填方边坡,遇水田和水塘采用挡土墙进行支挡。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2.1设计依据●我公司与宜宾临港建设有限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业主提供的《110KV柏树林输变电新建工程进场便道参考方案》●实测现状1:1000电子地形图2.2采用的规范标准2.2.1《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建设部)2.2.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2.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2.2.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2.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2.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2.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2.2.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2.2.1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2.2.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2.1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2.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2.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道路工程设计3.1设计原则路线沿现状机耕道进行改造,路线平纵优化时尽量少占农田,不拆迁房屋与沿线重要构筑物。3.2主要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进场便道道路路幅宽度:B=5m设计行车速度:V=15Km/h设计最大纵坡:15%设计最小纵坡:0%(起点处)路面结构:泥结碎石路面设计年限:交通量设计年限:10a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a路面设计荷载:车行道标准轴载BZZ-100KN防洪标准:20年一遇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3.3道路平面设计现有农用机耕道宽度3-3.5m,道路弯多路窄,弯道半径小,为满足大件运输条件,对现状机耕道采取裁弯取直进行优化,为尽量利用老路并保护沿线房屋,全线共设置16个平曲线。平面设计满足相关行业规范要求。3.4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以现有农用机耕道的高程为基础进行拟合,参考相关行业规范,结合大件车的最大爬坡能力,确定较为合理的竖向标高,尽量减少路基土石方工程量。3.5横断面设计道路的路幅分配:B=5m(车行道)道路路拱横坡采用1.5%单向坡,全线超高为1.5%单向坡,绕中线旋转。道路在条件具备的地段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加宽。3.6路面设计本次路面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TJ37-90)进行设计,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车行道路面结构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结构形式,其结构组合形式如下:8cm泥结碎石面层+25cm手摆片石基层。3.7路基设计3.7.1填方路堤设计对于一般路段的填方路堤,填方高度≤8m时,采用1:1.5填方边坡;当填方高度>8m时,8m以上为1:1.5,8m以下为1:1.75,两阶间留1.5m宽护坡道。3.7.2挖方路堑设计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开挖深度、岩性及地貌现状等,分别采用不同的边坡坡率。一般挖方边坡为土质边坡时,坡率为1:1~1:1.5,挖方边坡为岩石边坡时,坡率为1:0.5~1:0.75,挖方边坡高度大于8m时,可根据开挖岩性采用不同的边坡坡率分级放坡,本次挖方边坡参考地勘资料暂定坡率为1:1,根据现场开挖情况可作适当调整。3.7.3路基排水设计为防止雨水对路基的侵蚀,路基采用设置排水沟的方式排水,在路堑边坡坡脚处和易阻水的路堤边坡坡脚处设置排水沟,雨水通过排水沟收集后在地势较低处设置管涵穿越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如遇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等不利情况均需设置盲沟,盲沟采用双层土工布包裹卵石,卵石直径3~5cm。本次设计盲沟数量暂定,其工程量由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定。3.7.4路基支挡设计(1)为节约工程造价,本次设计的道路挡墙采用主动土压力最小的仰斜式,取填料内摩擦角35°,基底摩擦系数0.4进行断面尺寸计算。(2)场地内挡墙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3)挡墙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1.0,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4)挡墙基坑开挖建议采用不陡于破裂面的角度进行,待墙身的强度达到75%后在墙背破裂面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回填,回填应分层进行压实,分层厚度35~38cm最佳,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4%,顶部1.5米高度范围内≥95%。(5)挡墙基础埋置深度不应浅于地面线下1米且置于持力层上,地基承载力应在基坑开挖后通过实验或根据地勘报告取得,应力不小于设计要求值。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则进行低标号片石砼换填处理,方式见详图。(6)挡墙基底纵坡不应大于5%,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7)挡墙每隔10~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度不得小于15cm。(8)墙背采用泄水孔+反滤包排除积水,墙身露出地面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其尺寸为10X10cm。(9)考虑地形、地质、环境、水体来源及填料等情况,有效地做好挡墙排水。3.8涵洞设计3.8.1沿线涵洞分布情况整个路网共设钢筋砼圆管涵七座,分别位于K0+030(90°)、K0+413(90°)、K0+443.6(90°)、K0+530(90°)、K0+769.3(90°)、K0+837(90°),K0+952(90°)排水沟与涵洞连接,雨水通过涵洞穿越路基排入地势低洼处。涵洞基底应力要求不小于200Kpa,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对地基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可采用C15片石砼。3.8.2涵洞设计要点(1)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填土容重γ=18Kn/m3,内摩擦角φ=35°;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角分布。(2)管节内力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4、施工要点4.1路基4.1.1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自重12t~15t振动压路机碾压,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如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以下≥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说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床平整度:±20mm中线高程:±20mm宽度:±200mm横坡:±20mm且不大于0.3%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如下表:挖填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填方路基≥36MPa≤260挖石路基≥40MPa≤2404.1.2基本要求(1)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补压。(2)在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等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3)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级配碎石全断面铺筑整平并碾压密实,严禁用土充填。(4)为保证桥涵及挡墙的填方质量,避免因压实不足造成的沉降,宜在距构造物3~4米范围的路床顶部换填底基层同样材料,换填厚度50~60cm,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5)填挖交界处的填土处理。填挖交界处,在填方部分,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分层碾压密实,其密实度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并作好施工记录,防止交界处出现沉降、错台和开裂等病害。同时加强界面排水。(6)路基成型后必须平整、密实、均匀、稳定,具有同路面相同的路拱。路基强度验收应满足规范要求,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得小于36MPa。对强度不足的地方应分析原因,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4.1.3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疏通顺畅。路基应注意纵、横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4.1.4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宜采用综合开挖法施工。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全断面铺筑整平并碾压密实,严禁用土充填。4.1.5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以下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如果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2m,可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要求抛投片石最短边尺寸不小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宜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以便填石压密,然后在其上铺设天然级配砂砾料垫层,厚度60cm,再进行填土分层碾压。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