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边塞诗产生原因社会原因:1、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当时诗人视野广阔,精神振奋,边塞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当时人热心从军和密切关心边塞,还有政治制度和英雄人物的影响。2、盛唐时期边塞与内地联系空前加强,各族人民交往增多,交通便利这就为从军出使,漫游塞上提供了方便,实际上也就为诗人直接和间接地吸取边塞生活养料创造了可观条件。3、在边塞军旅中有一种类似于建安诗人的写作环境。将帅能文能武,他们延揽诗人入幕,使得诗人接触了边塞生活和战争场面,这些悲壮、雄壮的境界使诗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写作的激情。文学自身的原因从骆宾王到陈子昂,初唐边塞诗大大地发展了,丰富了,虽然还未能形成独立流派,但已为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做了多方面的准备,预示着一个更加繁荣的边塞诗创作时代的到来。边塞诗特征(1)从内容看特征------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等。(2)从风格看特征——雄壮、豪迈、奇丽、壮阔。(3)边塞诗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4)从意境上看——边塞诗情辞慷慨,意境雄(5)从体裁看——边塞诗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边塞诗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边塞诗的意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刀、铩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秋月、雪山、孤城、楼兰、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雁飞、箭飞、马走,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2、借事言志[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3、直抒胸臆[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杜甫·兵车行]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王维·少年行四首]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意点: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塞上听吹笛高适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创作背景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这首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译文寒霜落尽,胡天明澈,牧马已还,在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请问那梅花究竟在何处落下,没想到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便布满了关隘山川鉴赏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前两句写实景——胡人居住的边塞地区,冰雪已经消融,傍晚,放牧的马群陆续归来,一轮明月升起,清辉洒满大地,羌笛悠悠,在戍楼间响起。后两句写虚景——试问梅花被吹到何处了呢,那色那香一夜之间遍布了边塞的关隘山川。2、“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这一情景显示出一种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氛围。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3、联系全诗,赏析“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的表达效果。3a、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3b、三四句写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用的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战士听曲的感受。3c、联系全诗,说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此句巧妙拆分《梅花落》曲名,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注:胡地无梅花。3、联系全诗,赏析“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的表达效果。原答案:此句巧妙拆分《梅花落》曲名,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涉及的手法:修辞手法:通感、双关、离合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联想学习目标1.理解诗文“意奇语奇”的特点。2.把握岑参诗的艺术风格。3.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早死。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有《岑嘉州集》。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任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写的。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有一次,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曾参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赏析诗文: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韵译:您难道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缘,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韵译:轮台九月的秋风,随着夜晚在吼叫,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如斗一般大。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以上几句写出征前的自然环境1.前3句写景其实暗写了哪种边塞的代表事物?“莽莽”暗写狂风卷着飞沙的迷蒙景象;“黄入天”写大漠风沙的颜色,写风沙直入天际的情景。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的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2.请抓住“吼”“乱”两个关键词,揣摩风的特点及描写的作用。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象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韵译: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这三句写出征的原因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韵译: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韵译: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以上几句写出征行军的情况3.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请结合此部分诗文加以分析。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韵译: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小结: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