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科特性(P5)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自然文化层:(自然文化遗产)物质(态)文化层:文物、农田、城市、工厂、交通制度文化层:政、经、文、教、军、法、婚姻书面文化(凝固性文化)行为文化层(活文化):民俗、语言艺术文化:诗歌、绘画、书法心理文化层:价值、观念文化的结构内——表1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人化特征的人的球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概念——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特征——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文化现象:语言、宗教、心理等.功能文化区•概念——指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特征——都有中心,功能中心位置是明确的,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国家、城市、农场、教区、学区等乡土文化区•概念——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特征——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上的文化文化区的划分(一)撒帕根据人类文明文化之影响进行划分(二)柯达尔根据宗教进行划分(三)美国地理学家J.E.斯潘塞和W.L.Jr.托马斯划分的11个文化区(四)(五)肯达尔划分的文化区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区的迁移与扩散。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扩展扩散概念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a空间上的连续性b扩散速度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电视机的传播)、等级扩散(语言、商业网点)和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收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得其在当地存在并得到传播,如滑冰)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递的该地。•特点——a空间上的不连续,会出现孤立的点或者区;b扩散速度快3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综合体现。构成: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文化地理学对文化景观的主要研究领域:•聚落的布局:聚落形态、道路格局及建筑物的式样和组合的不同•土地利用格局: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和社会用途划分土地的方法•建筑风格:反映和记录了居住地的文化特征小城镇:各种功能混杂积聚在中心旧城小城市:以旧城为中心,“摊大饼”式的向外发展,各种功能用地在中心外围散布。中等城市:功能分解,工业离开旧城,居住向外疏散,旧城向集中明确的综合功能中心转变。丰县县城时空演变图谱人地关系的几种主要理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生态论(与适应论的观点大体相同)、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P47)a传统方法b新技术和新方法(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P62)定性分析,是研究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现代科学都向计量化方向发展。c社会学方法(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综合分析某类人文事物现象的时空分布格局、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分析驱动力因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等生态位理念:竞争机制)d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e哲学方法(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4举例说明3S技术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GIS以处理与地理有关的空间信息为特长,以综合处理空间信息为方向,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能有效地解决人文地理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如GIS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GP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航天、航空和测量。R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3S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工业布局、资源调查、生态旅游规划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环境灾害监测:如大兴安岭火灾(火场的发现、准确地点、范围、发展趋向、灾情评估、火灾现场监测);江河湖水的洪水预警。规划数据获取。章节重点•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文化的内涵及其文化结构的定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作业1-1•选择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探讨其主要人地矛盾及其协调措施。(写一篇小论文)。•作业要求:不准抄袭,若是有雷同作业,全部都按作弊处理,评分为D。以后的作业要求相同。人口地理学研究主要内容:人口各种现象的地域差异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用综合的观点(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的差异)研究人口现象的地域差异;人口分布、人口构成和人口迁移三个方面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重点。5人口与发展:A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发展特征:(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朝阳、干燥、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威胁的固定或半固定营地。(4)迁移范围较广(前农业社会人口的分布已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公元前8000年,狩猎和采集者已开始迁移,只剩南极洲还未被人类占据;如亚洲的蒙古人,沿白令海峡“冰桥”到达美洲,形成黄种人的分支,即印地安人、爱斯基摩人。)B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人口特征(1)人口密度增长(2)高死亡率:食物丰富——死亡率下降;疾病易传播、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死亡率上升(3)高出生率:食物丰富,社会进步——出生率上升(4)分布定居的村落生活,大规模集聚的居民(5)社会劳动力分工、手工制作业地发展及社会阶层的分化。C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人口特征(1)死亡率下降(2)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3)人口增长加速(尽管发展中国家死亡率持续降低,但是出生率依然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6人口转变模式概念: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研究意义: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A.Landy)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三个序列”:原始阶段:极高出生、极高死亡、极低增长中间过度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现代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美国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将兰迪的第三序列(现代阶段)细化:阶段一:人口高增长阶段,高出生、低死亡阶段二:人口过渡增长阶段,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下降阶段三:低增长阶段,低出生、低死亡美国寇尔(A.Coale)的人口转变模式:数量界限英国布莱克(C.P.Blacker)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HS):高出生=高死亡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开始下降后期扩张阶段(LE):出生率开始下降低位静止阶段(LS):低出生=低死亡减退阶段(D):出生率死亡率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因素:科技水平提高,物资丰富;医疗卫生水平和保健措施提高,有效控制传染病和治疗疾病,以及接生法改善减少母婴死亡,使得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持续下降: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西北欧模式——传统型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它们最早进行工业化,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处于显著的领先地位,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向海外移民也得到了化解。因此人口转变完全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成了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家庭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切均导致死亡率和出生率自然、平稳、缓慢的下降.日本模式——稳健型与西北欧国家相比,日本产业革命进行得较晚,人口转变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人口转变模式高位静止阶段:19世纪早期扩张阶段:19世纪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扩张阶段:二战期间,增长缓慢;二战后增长迅猛后期扩张阶段:20世纪50-70年代低位静止阶段:20世纪80年代-2010年绝对衰减阶段:2010年前后——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剧烈的人口转变并未出现人们生育意愿上的明显抵触,原因主要是日本战前工业化已有相当基础,50~60年代又以世界罕见的高速度完成了国家的现代化,从而为人口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当然,日本由于快速推进人口转变,近年来老龄化的压力日趋沉重,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小的消极影响。这也说明人口数量控制和自然结构优化,是人口转变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现代世界人口的转变实质就是出生率的转变。•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障碍因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不能选择和发达国家同样的人口转变模式,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的控制人口的难题。•一般以印度和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进行研究。在后面进行专项介绍中国模式——强控型Ø加速增长阶段(AG:Acceleratedgrowing)1949-1959Ø负增长阶段(NG:NegativeGrowing)1959-1961Ø高速阶段(HG:HighGrowing)1961-1971Ø减速阶段(DG:DeceleratedGrowing)1971-1980Ø波段阶段(FG:FluctuatedGrowing)1980-1992Ø持续增长阶段(SG:SustainableGrowing)1992-2020Ø低位静止阶段2020-2040Ø绝对衰退阶段:2040--100102030405055606570758085909500自然增长率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和计划生育因素被看成是中国初步实现迅速的人口转变的两大基本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诱催生育率下降理论: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传统观念改变→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并重视孩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日渐成为自觉的行为取向。2)社会发展生育率下降是与教育、卫生的发展以及贫困程度的减轻紧密关联的。生育率自然而然的下降与人的发展尤其是妇女生存境遇和受教育状况的改善关系密切。妇女得到更多的良好的教育是降低生育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第一,有利于晚婚;第二,有利于提高避孕节育率;第三,赋予妇女以理想和参加工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单一的生育劳动中得到解放;第四,使得妇女能够更好地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并乐意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方面花费较多的力量;第五,对降低疾病率和死亡率也有很大帮助。3)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大幅度下降,自然源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弥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人口增长控制力较小的缺陷。今后计划生育因素的作用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文化现代化→生育观念转变→个人本位的生育决策形成。印度模式——失控型•人口转变模式:•高位静止阶段:——20世纪20年代•早期扩张阶段:——20世纪40年代•扩张阶段:20世纪50年代——•印度生育控制因素较弱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分布、人口密度产生重大的影响,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概念:又称人口结构,指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