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公开课《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8页的例题,第49页的“想想做做”[教材简析]认识线段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线段的认识以及用直尺画线段。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而不下定义。内容大体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这些物体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再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第三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谈话: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小根毛线,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这根毛线开始。请同学们将毛线摆在桌子上,我们来观察观察: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教师边演示边谈话: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这条线就由弯曲的变成怎样?同学们自己动手拉拉看。谈话:举起你拉直的毛线。大家看: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我们已经知道了线段都是直的。【设计说明: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毛线由弯曲到直的变化,告诉学生这直的一段就是线段,学生很容易形成对线段最初的感受就是直。选择毛线这个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引出学习内容,拉进学生对“线段”这个知识的理解。】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问:线段有几个端点?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一端和中间,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设计说明:在初步感知线段“直”这个特征后继续选用毛线这个实物的两端引出线段的端点,同时穿插让学生动手拉线段、指端点的实践操作,再次加深学生对线段的认识】3.认识线段的图形。谈话:我们把线段画下来:师“先画一条直的线,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4.小结线段的特征。大家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二、巩固线段的特征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谈话:大家都知道线段的特征了,那你能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2.找身边的线段。谈话: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能找到很多线段呢,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设计说明:这部分的设计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原则: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自己面前的书本来找实物中的线段,摸的实在,找的具体,再拓展到一些大的建筑中,虽然摸不到,但有前一段的铺垫,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线段。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对生活的热爱。】3.折线段。谈话:看来线段是时时围绕在我们周围,你看这样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打开,这样的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也能像这样折一折吗?小组内交流,请左面的同学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右边的同学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折完后在小组里比一比。引导:在比较中让学生看到对角折的那一条是这两纸上最长的一条线段。通过比较发现,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设计说明:此环节通过折纸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既感受到创造一条线段的神奇,又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感受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这样一个特点。学生了解操作活动的意图,把握操作和比较的重点,也有利于他们在此过程中逐步发现特性,并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4.数线段。谈话:这些图形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其实就是由线段围成的。谈话:这几个图形就在书上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集体核对。提问:谁来给大家数数看,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那么这一条呢?总结: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提问: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5.学生画线段。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如果让你画一条线段,你准备用什么工具画?为什么?如果没有直尺你还能用其它工具画线段吗?请同学们拿出纸试着画一条线段。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谈话: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吗?【设计说明:在教学画线段时,结合线段“直”这一特征,让学生知道直的物体的边可以用来画线段,也反过来通过画线段再次让学生感知、理解线段的“直”。在画线段时没有强制规定是先画线还是先画端点,只要画出这样一个图形即可,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6.连结两点三点四点画线段。谈话:刚才我们自由地在纸上画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请把书翻到第49页,做“想想做做”第3题。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读题。提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集体核对。提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在书上试着画一画。【设计说明:从连接两点到连接三点、四点,每一次的难度都有提升,这样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线段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还有长有短这样一些特征。】三、小结学习收获师:一条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从一条毛线里面,认识了谁?它有什么特点?你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