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走近苏轼(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苏轼之三任妻子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苏轼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再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升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惠州西湖风景区名胜之地,是惠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一回:苏轼的人生经历一.初踏官场春风得意:虚岁21岁的苏轼进京应考,高居榜首,从此进入仕途。一生几次在京任职,位居高官,勤政爱民,辅佐君王,以兴天下。二.密州、徐州、湖州、杭州任上任知州恪尽职守,兴修水利,赈济灾民,体察民间疾苦,尽力为百姓做好事,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其间亦不断写作,诗文却给他带来灾难,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乌台诗案三、乌台诗案九死一生湖州任上,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给他罗织罪名。于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四、被贬黄州,几近流放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工作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如陶渊明一样过起了躬耕自给的地地道道的农夫生活。“东坡居士”的别号也由此而来。苏轼明白,被贬黄州宣告了一个道理:你之前很高端、很正确、很完美,现在,你不完美了,你得开始面对新的生活,你得重新证明自己。他不断地修正自己,也在改变当地的陋俗。苏轼在黄州改变很多,他知道只有在劳动中,在关心他人中,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才能去掉那种桀骜不驯惟我独尊的傲气,养成一种虚怀若谷的宽容之气,才能去掉那种文人的小家子气,酸腐气,那种文人意气,而使自己身上具有一种宏阔的,博大的丈夫气。他尽可能的创造丰富的生活。这才有了“大江东去”,有了《赤壁赋》。除了耕田之外,他又开始寻幽探胜,享受大自然的美妙。与此同时,他的才情也油然勃发,思若泉涌,佳作频现,创作了大量最瑰丽的诗文。贬谪黄州的几年,是苏东坡人生的低谷。黄州五年,几近流放,他的思想变化很大。他吸收儒家乐天知命、独善其身和佛家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变得随缘自适,旷达超然。苏轼在黄州的生活坎坷艰辛,颠沛流离,甚至贫病交加,但他却怡然自适于陋室粗食,旷达直面于惨淡的人生,像清风一样自由自在的高歌,正所谓“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对待生活的萧散简远的旷达态度,深深影响着后世的文人。五、被召入京,再贬惠州、儋州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的路上,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幼儿不幸夭折。贬谪之苦与丧子之痛,并没有打倒苏轼。再贬惠州儋州的苏轼,活的更通透更明达了。在惠州,他惠泽于民,建议减免租税,推广新农具等政策。在儋州,亲尝百草,制成药剂,为百姓免费行医治病,并亲自设帐讲学。这一阶段,他痛定思痛,开始对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进行深刻的反省,终于走出了人生的泥沼,找到了人生的支点,形成一种淡泊、通达、荣辱得失无系于心的处世哲学,不以物伤性,不以谪为患,摆脱了名缰利锁,悟透了穷达得失,心灵得到了极大的自由。被贬惠州,苏轼被逼到了一个绝境,他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在给朋友的信里边说道,大不了我就是惠州人了,我乐得自在,意味着他对自己之前的荣耀一笔勾销。所谓人生的快乐和痛苦,就是看你站的位置,退一步海阔天空。被贬儋州,在《与王敏仲书》中写道:“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一个人的境界是被反复磨练出来的。看似退缩,实际上是在前进,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他愈挫愈奋,反而激发起了他丰富的想象。虽然贬谪让苏轼更加的绝望,但是反省和对生命的体验更接近于苏轼的本真的自己,只有久经磨砺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他才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千秋苏东坡。66岁的苏轼从海南返回,5月,他来到了金山的龙游寺,这个寺庙里挂了他原来的一幅画像,看到自己的画像,他很感慨,写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三次被贬,累积十一年,占了他仕途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这三次被贬,我们后人或许就不会对苏东坡那么敬仰,也许就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他不凡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不凡的人生,也创造了他独特的思想品质和艺术风格——儒道结合的思想境界、浩方、旷达、婉约融于一体的艺术风格。(1101年)遇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苏轼自画像:【传世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间有味是清欢。•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