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7课《背影》时间: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第3节班级:初二(8)班授课教师:厦门英才学校初中语文组严文隆【教学目标】1、抓住特定时间、特定场景,解读在大背景下父子之间的关系。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3、抓住关键的词句,感受并学习质朴中蕴含深情的语言特点,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以及对展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作用。【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析语句,析背景,析父子关系,深刻体味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文中的父子间的关系和父子间的情感。【教学方法】研读感悟引导探究【课时计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课前,学生已经预习了《背影》的字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近来,心里颇不宁静,不知今天的视频课上哪一课好呢?思考良久,最终选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原因如下:理由一:我很钦佩作者朱自清,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他呢?(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文章写得好、有风骨的学者。)理由二:每每读到《背影》,总心有戚戚焉,不禁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父亲。(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父亲,从他的人生经历、身体、以及我参加工作以来对父亲的理解。)一篇好文章,总能唤醒我们内心共同的感觉!学生回答与作家有关知识:1、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2、经典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等。3、经典故事:宁死不吃美国救济面粉1、介绍作家作品,了解柯文设计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唤醒孩子们对父亲那特殊的记忆和情感。2新课讲解一、初读课文:回顾那个沧桑的时代1、读字词,体悟感情基调(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预习时,你们关注了这一组词吗?每个词读两遍,速度不要快。幻灯片投出:祸不单行满院狼藉惨淡赋闲踌躇蹒跚颓唐情不能自已琐屑情郁于中大去之期(2)师:下面大家将这一组词再轻轻地自读一遍。(3)师:谁来说说朗读后的感受?(4)师:是的,读了这篇课文,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感,不禁想知道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啊?2、读句子,感悟时代(1)师:读文章,文中哪些句子描画出这个故事发生的具体的环境?(2)师:谁来说说读完这些句子的感受?(3)师:的确如此,在那个艰难的悲惨的时代里,朱自清和他的父亲遭遇上家庭的种种不幸。而正是这种家庭的不幸和时代的沧桑与沉重学生齐读,教师抽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小声朗读。学生回答:惨淡凄凉伤感压抑沉重……学生划出,交流: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留下眼泪。”3、“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4、“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学生回答:悲惨艰难……总结,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1、读故事,要融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积累词语,借助词语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味文中的情感,加深理解。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体味文中重要词句进行文本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悟。3新课讲解更容易唤起读者的同情和追忆!文章感人的力量就自然而然生发出!二、细读课文:朱自清眼里的父亲同学们,读文章,读故事,都应在一个大背景下去解读,也许理解会更深刻点。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那个沉重、艰难、沧桑的时代,去看看朱自清的家庭故事。1、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父亲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的人?2、师:你们觉得文中的“父亲”在朱自清的眼里是什么样的人?3、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朱自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他们父子关系有点紧张,你从文章中看出来了吗?(教师结合文中句子和资料分析)幻灯片投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带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知识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4、师追问:为什么父子关系有点微妙呢?幻灯片投出: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2、文中字里行间地“沉重感”和“沧桑感”更容易唤醒大家的同情和感动!学生听,过渡到下一个模块学习学生回答: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偶像……学生回答:伟大关爱自己的孩子……“胖子”“迂”“说话不大漂亮”“脾气不好”……让学生发现出自己没有关注到的点。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引导学生学会资料的搜集。换位思考,激发兴趣。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一样地解读经典。课内外知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课外搜索资料,从而有助于对课文的解读。4新课讲解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5、师:细细读完文章,再有心去查查资料,其实不难发现文章遮遮掩掩隐藏了父子之间的“情感波折”。历经种种后,作者怀着羞愧、伤悲等复杂情感写下了《背影》。而正是这种沉重的忏悔和感恩之情让文章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三、研读课文:朱自清心里的父亲1、师:同学们,在朱自清的眼里,父亲说话“不大漂亮”,有点迂,有点胖……那又是是什么事让朱自清8年后拿起笔,写下这篇文章呢?幻灯片投出:写作缘由: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2、师: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聆听教师总结,感悟文本。引导学生过度到下一环节学习。学生:父亲写给朱自清的信。学生回答:对儿子的思念;希望儿子回去看看他……让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提高自己欣赏能力。自然过渡到写作缘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领悟作品的内涵。5新课讲解3、师:大家讲得很有道理,朱自清读到这里以后,也是泪如泉涌。文中作者怎么写的,一起读读看。4、师:正是这一封信唤醒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惦念。他情难自已,怀着感恩、思念……回忆着父亲的点点滴滴。文中你感受最深刻的有哪些?5、师总结:的确,心怀赤子心,心怀感恩,用心去体察父亲,感人的力量油然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周末大家回去写一篇作文,以“父亲”或“母亲”等自己最亲的人为写作对象,题目自拟,情真意切。学生齐读:“我读到此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学生概括出:父亲的五句话、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两次自责、两次外貌描写……学生习作练习。训练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学以致用,写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自己的对亲人之间关系或情感感受和思考。教师课堂结语同学们,文章读到这里,两代人的情感似乎有点懂了。但不懂也没有关系,也许在为人父母后,你会有更深刻的体悟的。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或许我们对《背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请记住,爱需要理解,爱是双行道而不是单行道!用眼去看父母,用心去爱父母,那么生活中感动处处有!学生聆听和思考触动学生用新的视角和心态去思考两代人的关系,也借此让学生去课外拓展阅读教学反思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